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醫療新知

夏天毒蛇出沒高峰 遭咬傷切忌放血處理

發佈日期:
發佈者:CT
類別:醫療新知
點閱數:994

夏天毒蛇出沒高峰 遭咬傷切忌放血處理

http://www.rmim.com.tw/news-detail-12670

文/許資旻 |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 2016.08.02 (新聞)

 

夏天風光明媚,但同時也是蛇類出沒的季節,尤其在山區,更是少不了被毒蛇咬傷的案例,只要短短半小時,就可能有喪命的危機,究竟,一旦被毒蛇攻擊,該如何正確的緊急處置,才能保住小命!

台灣陸上毒蛇約12種,北部與南部大多以龜殼花為主,中部則是眼鏡蛇,其中,在所有遭咬傷中毒的案例中,最常見的兇手就是龜殼花。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楊振昌表示,每一種蛇毒成分對人體的影響都不同,大致可分為三種,包括出血性、神經性與綜合性。

出血性的毒蛇如青竹絲、龜殼花與百步蛇等,被咬傷後,患部會出現腫脹、瘀青或水泡等症狀;神經性毒蛇如雨傘節,咬痕傷口通常不會有明顯反應,然而,最快30分鐘至1小時就會出現呼吸衰竭。

而最後一種綜合性毒蛇,以鎖鍊蛇為代表,被咬到後,一般會有出血反應,但症狀嚴重恐造成凝血功能異常或腎衰竭。

坊間流傳,被毒蛇咬後可放血治療是否可行?楊振昌解釋,這其實是錯誤的資訊。放血或是以嘴將傷口中的血吸出,只會造成二度感染,最正確的處理方法還是盡快就醫。

目前台灣的醫院或診所大部分都配有純度高的抗蛇毒血清,只要能及時送醫,就能大幅降低死亡機率。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