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標靶治療

 

標靶治療

傳統的癌症治療方法是無選擇性的細胞殺傷治療,隨著人類基因的解碼,基因治療與細胞治療等逐漸成為未來的醫療主流,分子生物學的進步,找出癌細胞表面所特有的表面標記與各種訓息傳遞之接受體,並以此作為新一代抗癌藥物的作用目標,相較於傳統治療之毒性作用,此種癌症標靶治療,其毒性與全身性副作用更小。

近年來,由於癌症新藥相繼問世,癌症的治療方法也有所突破,這些抗癌新藥的研發,皆是先找出致癌機轉中或是癌細胞轉移關鍵的標靶,再設計合成出適當結構式的藥物。

 

  • 抗血管新生(anti-angiogenesis)的標靶治療,如

    1. SU-5416(阻斷 VEGF 的訓息傳遞)
    2. Marimastat、Neovastat、BMS-275291(抑制 MMPs)
    3. Thalidomide(抑制 VEGF 及 bFGF)。

     

  • 訊息傳遞(signal transduction)阻斷的標靶治療,如

    1. Cetuximab(阻斷表皮生長因子)
    2. Iressa(EGFR-TK 活化過程中所需的 ATP 結合之競生性抑制物)。

     

  • 酵素抑制劑的標靶治療,如

    1. Imatinib、Glivec。

     

  • 腫瘤細胞表面接受體阻斷的標靶治療,如

    1. Herceptin(抗 HER2 蛋白質的單株抗體)
    2. Mabthera(與 B 細胞之表面抗原 CD20 接受體結合)
    3. Mylotarg(抗 CD33 單株抗體)。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