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磁振影像醫學科

磁振影像醫學科簡介

一、歷任科主任:

第一任科主任:本科自八十二年設科後,首位科主任由郭萬祐醫師於八十二年八月留瑞返國後先行代理,並於八十八年七月真除。於95年8月轉任神經放射科第四任科主任。

第二任科主任:於95年8月由至107年2月由陽明大學醫學系專任副教授凌憬峰醫師兼任。

現任科主任:於107年3月由吳秀美醫師接任。

二、本科儀器簡介:

本院於民國八十二年啟用第一部磁場1.5T磁振造影系統服務病患。後因臨床及研究需求增加,陸續於民國八十六年啟用第二部1.5T磁場磁振造影系統;民國八十八年與教學研究部共同建置Bruker高磁場(3T)磁振造影系統,提供腦功能研究的環境與利器;民國八十九年啟用第三部磁場1.5T磁振造影系統;民國九十三年汰換第一部磁振造影系統,補進更新型1.5T磁場GE twinspeed磁振造影系統;民國九十四年啟用第四部1.5T高解相磁振造影系統;民國九十八年汰換舊型高磁場Bruker 3T磁振造影系統並重新安裝3T GE MR750,以兼顧臨床及研究之造影需求;民國九十九年將八十九年及九十三年裝置之1.5T磁振造影系統軟體升級更新以加速臨床檢查作業之速度;民國一零三年汰換第二部舊型1.5TSiemens磁振造影系統並重新安裝GE 1.5T MR450w磁振造影系統;民國ㄧ零七年與核醫部合作共同啟用高磁場3T GE Signa PETMR正子磁振造影系統,提供病患一站式檢查,同時獲磁振影像與生物代謝功能訊息;民國ㄧ零七年十二月安裝新型高磁場3T Philips Elition磁振造影系統;民國ㄧㄧ零年九月: 汰換第三部1.5T磁振系統改裝設3T Siemens VIDA磁振造影系統。
目前本院共計有9部磁振造影儀,其中6部在中正樓B1,1部(PETMR)在核醫部全方位正子磁振中心,2部在2樓榮科健檢中心(以健檢作業為主),全年共服務病患四萬多人次。

三、本科服務範圍:

本科磁振造影儀配置齊全先進,搭配本部陣容堅強之各影像專科醫師及醫事人員團隊,可提供全方位、高品質之臨床磁振影像診療服務,業務包含腦部、頭頸部、胸部、乳房、心臟血管系統、腹部(肝膽胰臟)、股盆腔臟器及軀幹四肢骨骼關節系統、週邊神經等各式磁振造影,腦部及攝護腺、乳房之磁振頻譜,腦部功能性磁振造影,磁振造影導引之骨骼軟組織腫瘤和乳房病灶生體切片等磁振造影檢查。並發展各種先進磁振造影像技術,定期參與各部會醫療團隊會診與合作,提供患者優質影像診斷及高篩檢率。

四、本科傑出醫療技術或成就:

1.Gamma Knife立體定位放射手術治療動靜脈畸形及廔管、原發性及轉移性腦瘤及研究

2.功能性腦部磁振影像研究。

3.頭痛病患腦部之磁振造影、磁振血管造影及磁振頻譜之研究。

4.癲癇病患腦部之磁振造影及磁振頻譜研究。

三年來共發表國內外相關論文近50篇。

五、發展目標:

以先進磁振造影技術深入研究人體生理奧秘及病理發生,以達早期偵測早期治療疾病之效。

六、發展計劃:

(一)短程(1-2年)

1.配合神經外科建置及營運術中磁振造影儀及超音波聚焦治療儀。

2.建立磁振造影基本原理與技術之教學資料檔。

3.機器檢查條件優化與標準化並簡化工作流程。

4.透過各種跨領域的學術活動,學習各種MRI相關知識。

5.發展介入性磁振造影技術,如:磁振造影導引生體切片,高頻聚焦超音波腫瘤燒灼術等。

6.發展多定量磁振參數影像於在全身器官之應用。

7.改善臨床檢查環境,縮減病患候檢時間及排檢時程,以達優質服務病患之目的。

──汰渙老舊機器,功能不足之機器予以升級。
──整修登記櫃台及病患候檢區。
──增聘相關科主治醫師,加速報告製發。

(二)中程(3-4年)

1.自動化流程和使用人工智能輔助影像分析與報告製發。

2.配合陽明交通大學五年五百億計畫,規劃3T高磁場磁振造影儀新技術及使用,加強榮陽團隊基礎及臨床研究之合作。

3.進一步開放研究時段,爭取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院及國際間之大型研究合作計劃。

(三)長程(5年以上)

1.發展磁振造影診斷利器,協同各醫療單位,擴展到分子精準醫療與治療。

2.建立全台最優之磁振造影診斷及研究中心。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