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追蹤轉移

 

乳癌骨轉移與雙磷酸鹽類藥物

預防早期乳癌復發並提升存活的治療新選擇

 

骨骼系統是乳房、攝護腺、肺臟、和腎臟癌症患者的常見轉移部位之一。高達 70% 乳癌患者,及 40% 其他惡性腫瘤患者可能發生骨骼系統的轉移。隨著腫瘤治療進步,患者生命延長的同時,如何維持病患的生活品質,維護生活自主及免於疼痛是一個日趨重要的治療目標。

 

乳癌的轉移

當癌症病情進入轉移階段,癌細胞就會擴散到身體其他的重要器官組織。大部分癌症的死亡是由於癌細胞轉移至肺臟、肝臟、骨骼與腦部等器官所引起,而根據統計,乳癌經常轉移的器官是骨骼、肺臟、肝臟與腦部。

過去認為癌細胞要在原發病灶長到一定之大小(有如種子在土壤中長大),才會隨著淋巴循環或血液循環,蔓延到局部淋巴結或身體之其他部位,然而事實上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之乳癌病人,在還沒有淋巴轉移時,癌細胞已經有轉移到其它組織了,原因在於微小的乳癌細胞會透過血液的路徑漂流到其它遠端適合停留的器官,待時機成熟就會開始萌芽長大。這種轉移的過程猶如「種子與土壤」的關係一般。

 

 

腫瘤週邊由於血管新生作用產生大量微血管以吸收養分,這類微血管屬於糜爛型,種子癌細胞較易於通過。癌細胞會藉由入侵周遭微血管,進入血液,來到身體中其他器官部位停留,等待器官組織微環境適合癌細胞生長時就再次鑽過微血管,進入器官的組織中潛伏。這時的癌細胞稱之為「微小轉移」。此時器官的微觀環境就如同土壤,環境適合時癌細胞會利用器官細胞所分泌的酵素作為養分,進而鬆弛組織的細胞結構,讓種子癌細胞得以鳩佔鵲巢。轉移之腫瘤增殖長大後會在附近用同樣手法形成更多之轉移之病灶,所以在臨床上發現遠處之器官轉移,往往是多發性病灶。骨骼就是的乳癌細胞最常轉移潛伏的器官; 乳癌細胞一旦入侵骨骼後,會刺激蝕骨細胞,加速骨骼的分解並破壞骨骼結構以從中獲利,導致骨轉移的病患常發生骨痛、骨折、或脊髓壓迫等症狀而導致生活品質急遽下降。

 

骨轉移的治療選擇

針對惡性腫瘤骨轉移造成的併發症及疼痛有許多治療選擇;傳統上,治療方式包括化學療法,放射線治療,止痛藥和手術等,但這些療法皆未能治療造成骨骼病變的主因(如骨吸收率增加),也無法預防發生後續骨病變。相對而言,使用抗骨骼吸收藥物(如雙磷酸鹽藥物)可控制造成骨骼病變的致因,且同時預防後續骨病變事件的發生。

 

含氮雙磷酸鹽類藥物應用於乳癌治療的轉變與發展

由於癌細胞入侵骨骼之後,會造成蝕骨細胞大量增生,所造成的骨質流失程度較一般年齡老化或婦女停經後的情形更為嚴重,因此需要更強效的含氮雙磷雙鹽藥物來抑制蝕骨細胞的產生。含氮雙磷酸鹽類藥物可以切斷蝕骨細胞生長的源頭營養補給、並減少癌細胞在骨骼內持續生長的機會,因此對於保護癌症病患的骨骼有其效果。適當使用此類藥物治療可預防因癌症併發骨轉移所造成之骨折及骨痛之發生。國內目前使用於癌症骨轉移之雙磷酸鹽類藥物有骨復舒(Bonefos)、雷狄亞(Aredia)、卓骨祂(Zometa)(表一)。

 

表一、癌症治療雙磷酸鹽藥物差異比較表

*Z/ZO-FAST study

** ABCSG-12 study

 

預防荷爾蒙輔助治療造成的骨鬆症

乳癌病患手術後,以荷爾蒙輔助治療時,常見的副作用是大量骨質流失導致發生骨鬆症,一般補充鈣片加上維他命 D3 來預防並無法追趕上骨質流失的速度。根據國際大型臨床研究(Z/ZO-FAST、ABCSG-12)證實,使用含氮雙磷酸鹽類藥物(卓骨祂 Zometa)合併荷爾蒙(芳香環酶抑制劑)治療,每半年注射治療一次,可減少乳癌患者骨質流失,提早使用更可提升患者骨質密度。第三代含氮雙磷酸鹽類藥物-卓骨祂(Zometa),是目前廣泛應用於預防或延遲乳癌骨骼轉移病人發生骨折、骨損傷及高血鈣的主要用藥,已被證實可以預防乳癌手術後荷爾蒙輔助治療時骨鬆症的發生。

 

使用「雙磷酸鹽類藥物」對於早期乳癌復發已有初步結果

年輕的早期乳癌患者最害怕的復發問題,目前有了新的治療發現,根據 2008 年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以及歐洲腫瘤醫學會所發表的最新臨床研究(ABCSG-12)發現,使用雙磷酸鹽藥物-卓骨祂(Zometa)合併荷爾蒙療法可降低癌症復發或轉移的風險達 35%。台灣女性發生乳癌年齡較歐美有年輕化的趨勢,這次的臨床研究發表對於台灣乳癌年輕化之治療提供了另一種選擇。


 

 

回追蹤轉移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