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3D腹腔鏡手術

讓手術畫面更逼真- 3D腹腔鏡手術

台北榮總大腸直腸外科  楊逸文醫師

腹腔鏡手術最早在30年前被提出,1991年開始,便有人運用腹腔鏡完成大腸切除手術,這樣的進步減少了病患的手術傷口大小和感染率,同時被證明並不會影響大腸癌症治療的成果。腹腔鏡發展到今日,已經從最早期長得像望遠鏡(需要把眼睛靠上去)的設備,演變成現在可以把高畫質鏡頭放到體內,讓體內的影像傳輸到高畫質螢幕上,透過鏡頭放大的效果,畫面甚至比肉眼還清晰,在台北榮總已經有超過七成的大腸相關手術是透過腹腔鏡來執行。大家所說的微創手術也就是腹腔鏡手術,其實已經是現代手術的基本配備,只可惜一般的腹腔鏡無法呈現出畫面的層次,這樣的問題在3D鏡頭和螢幕的出現之後終於有了突破,如果大家還記得的話,3D影像是從電影《阿凡達》開始進入大家的生活的,3D技術的成熟造就了一部跨時代電影作品,如果大家曾經欣賞過這部電影,應該還記得3D效果所帶來逼真的臨場感,而很快的,這樣的技術被應用在腹腔鏡手術的改良,讓手術的畫面更逼真,可說是創造出微創手術的一個新領域,另外大家所熟知的達文西機器人手術也是使用3D影像技術。

台北榮總統計了2016年開始至今的腹腔鏡大腸切除手術,並且發送問卷給有3D腹腔鏡使用經驗的外科醫師,並得到以下結論:透過問卷,我們瞭解到外科醫師偏好使用3D腹腔鏡來進行手術,普遍覺得3D腹腔鏡能帶來更好的手術表現,但是同時3D視覺效果也讓部分醫師帶來額外的疲勞感;在手術治療結果方面,對於絕大部分的病人,我們無法比較出兩者在手術時間、出血量、住院時間、淋巴結括清數量的差異,可是對於BMI>29的肥胖病人,我們發現3D腹腔鏡能縮短手術的時間與住院天數,這些肥胖病人對外科醫師來說是執行腹腔鏡手術相對具挑戰性的族群。

相較於達文西機器人手術動輒二、三十萬的花費,3D腹腔鏡所需的三、四萬元自費花費更能讓病人負擔,這些嶄新的科技讓外科醫師能用更適合自己的方式完成手術,就像一名廚師能用適合自己的刀具一樣重要,我們也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元的科技能帶給病患更好的醫療品質。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