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大腸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利用糞便潛血反應來進行大腸直腸癌的篩檢,使得接受大腸鏡檢查的人變多了,早期大腸癌診斷的機會也增加了。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資料,利用篩檢診斷出來的大腸直腸癌,有42%屬於第零期或第1期的早期癌症。如果在大腸發現較大的扁平狀瘜肉或是早期腫瘤(侵犯深度不超過黏膜下層,也就是第零期腫瘤,或原位癌),無法用傳統的大腸內視鏡瘜肉切除術處理時,在以前病患只能接受腸道切除手術來治療此類病灶。現在多了一個選擇,就是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

最早在1999年日本人就發表此技術用來治療早期胃癌,後來技術純熟之後,又推廣到治療其他消化道的早期癌症,包含咽喉、食道、胃、十二指腸、大腸的早期癌症或癌前病變,現在此技術在日本已是早期消化道癌症的標準治療方式。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的優點是對於較大之病灶(尤其是大於2公分) ,能提供完整的病灶切除,可以有比較明確的病理診斷,病灶的復發率較低。缺點為需要更高階的技術設備,執行時間較長,且有較高之併發症比率。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的進行是先置入大腸鏡,確認病灶位置及範圍後,在病灶下方及周圍注射玻尿酸(內加染色劑)的混合液於黏膜下層,使病灶隆起,再利用各種內視鏡刀進行病灶周圍切開,接著逐步進行黏膜下剝離,將病灶與其下層之組織完整剝離開來,使其完整切除。一般而言,術後應禁食並住院觀察1-2天。隔日若無腹痛,發燒或出血狀況,即可開始喝水及進食清流質飲食,再隔日如無出血狀況或其他不適,即可正常進食及出院,出院後不須服用藥物。術後一週內宜避免劇烈運動及出遠門,飲食以清淡為主,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喝酒或進補。

黏膜下剝離術示意圖

 

 

 

 

 

 

 

 

 

 

 

並不是每一個大腸有扁平狀瘜肉或是早期腫瘤的病患都可以接受此治療,如果有凝血功能障礙而無法矯正,解剖位置不適合,大腸鏡操作困難,無法配合的病患等,均不建議施行。當然,如果不願意接受內視下黏膜剝離術的病患,還是可以選擇傳統腸道切除手術或腹腔鏡腸道切除手術來處理此類病灶。其實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最大的優點是在於不需要全身麻醉,只要輕微的鎮靜劑就可以完成此治療。對於一些年紀大的病患,或是心肺功能很差,全身麻醉風險太高的病患,此技術是替代手術治療最佳的方案。再者術後病患只要住院觀察2天就可恢復進食和出院,比傳統手術住院天數短,恢復也較快。

本院大腸直腸外科自2011年開始發展大腸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至今,已完成115例。以腫瘤大小來看,小於3公分有26例,3至5公分有71例,大於5公分有18例。最後病理切片結果有14例為第1期癌症(圖2),後續接受手術治療,37例為第零期的原位癌,其餘皆為良性腫瘤。這些病患中有22人為80歲以上老人,3人有90歲以上老人,另有1人是因心臟功能不佳被外院麻醉醫師拒絕的病患(左心室收縮功能LVEF只有23%)。此技術能提供給這些病患傷害更小,恢復更快的治療。

黏膜下剝離術後之大腸鏡照片,標本及病理切片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