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為孩子打開安全之窗~Port-A的安全窗

為孩子打開安全之窗~Port-A的安全窗

護理部 劉靈美

柯識鴻

張家甄

游竹薇

沈青青

一、創作動機
  Port-A是病童化學治療時常用的給藥途徑;起疱、刺激性的化學藥物,常因外滲而引起皮膚傷害,如紅腫、組織壞死、潰瘍等,為確保病人安全,護理師至少需每小時檢查Port-A周邊有無針刺感、燒灼感、疼痛、紅腫等反應。由於使用期間需每小時檢查注射部位有無滲漏;因此常驚醒孩子、干擾休息,或造成孩子的哭鬧;為了方便觀察注射部位時,不影響孩子的活動和作息,因而製作了「透明式安全窗」、「窗簾式安全窗」兩款病人服。並運用治療性遊戲的概念,希望能降低孩子住院時因治療造成的失控感,以增加參與感與掌控感,而讓孩子能依自己的喜好,選擇安全窗上的圖案;除了提升病童安全,也能減輕護理師照護時工作負荷。

二、文獻查證與學理依據
  在兒童癌症病房最常見的中心靜脈導管管路就是植入式人工血管(a portal and a catheter,Port-A catheter 以下簡稱Port-A 導管),用以灌注化療藥物、輸注血品及抽血監測,是治療癌症病童時不可或缺的工具,經由Port-A注射化學藥物可避免重複注射導致的週邊血管硬化,及免除病人反覆穿刺週邊血管的痛苦(潘等,2001),在癌症照護上提供長期安全的靜脈通路。但兒童活潑好動,常易發生管路拉扯,增加管路滲漏的機會;且年齡越小皮膚越薄嫩,對藥物刺激的耐受性越差;注射部位需每小時觀察是否有浸潤、腫脹及皮膚變色情形(陳,2011)。
 幼兒期對住院的反應,失去控制力與身體傷害、疼痛,運用治療性遊戲,協助孩子瞭解如何保護管路,並提供圖案造型,讓兒童選擇,以減少失控感(張、蔡,2014)。

三、創新設計流程
 1.透明窗式
  (1)測量病童port-A的位置
  (2)在病童服上進行開孔及縫製
  (3)放入透明防水布料,再將透明布料放入衣服窗口中,並將其扣緊。

 2.窗簾式
  (1)測量病童port-A的位置;(2)在病童服上進行開孔及縫製;(3)窗口上方加上布簾及緞帶 

 

四、運用之效益
 1.病人部分
  (1)注射部位可直接觀察,夜班或病童休息時不會影響病童睡眠,也不用擔心觀察注射部位吵醒孩子,孩子會反抗、哭鬧,在平時也能隨時看到注射部位的情況,減少作息干擾。
  (2)降低延遲發現化學藥物外滲造成之傷害,增進安全性
  (3)兒童可選擇喜愛的卡通圖像,增加控制感 


 2.照顧人員部分
  (1)護理師:縮短檢查注射部位的護理時數,每天每位病童可節省約40分鐘的時間,更能落實觀察,降低外滲風險造成之傷害
  (2)家屬部分:因為可隨時觀察,除了減少擔心之外,病童及家屬獲得良好的休息,也提升滿意度。 
  (3)具推廣性:使用Port-A的小孩皆可使用,窗簾式的成人也適用,尤其是使用Port-A,難以入睡的高齡病人,可避免觀察注射部位而中斷睡眠。 
  (4)實用性:在不影響病童的活動及休息下,Port-A的安全窗即可隨時觀察Port-A注射部位,增加治療時的安全性。


五、成果
  臺北榮總護理創新第三名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