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參加The 12th Asia Oceania Congress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Biology (AOCNMB 2017)成果報告

>>下載本文PDF檔<<

參加The 12th Asia Oceania Congress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Biology (AOCNMB 2017)成果報告

核醫部核醫科住院醫師  李哲皓

摘要(含關鍵字)

這一次是參與第十二屆 Asia Oceania Congress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Biology (AOCNMB),此次會議與第57屆日本核醫學會學術總會聯合舉辦,地點是日本橫濱市的橫濱國際和平會議場(PACIFICO Yokohama)。在這次的會議中我投稿發表了一篇壁報論文,標題為FDG PET is helpful in SEEG mapping in MRI negative focal cortical dysplasia。主要是探討癲癇病患接受腦部手術治療前的影像評估,正子影像對於癲癇病灶的定位有一定的角色與貢獻,並在報告案例中得到病理檢體和臨床改善的證實與回饋。另外在三天豐富的議程當中,也盡可能地參與聆聽不同的會議演講,參觀各種不同的展示攤位以及來自各地學者發表的壁報論文。吸收各種新知,學習大師和先進們研究學問的精神和方法。

註:Asia Oceania Congress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Biology(AOCNMB)、橫濱國際和平會議場(PACIFICO Yokohama)、日本核醫學會學術總會。

 

一、目的:

這是我第一次出國參與國際醫學學術會議。此行第一個目的就是發表學術壁報論文。我選定一個關於癲癇手術治療前用腦部正子影像以及腦部深部電極定位的案例報告(圖一)。因為我們臺北榮總關於癲癇治療的領域,是國內首屈一指的醫院,也可以是我們醫院最大的特色之一。站在於國際場合上宣傳我們醫院的角度,用這樣的題材應該也是蠻適合的。這次報告的案例會提到腦部深部電極的應用,雖然這是神經科老師們熟悉的檢查,由我來介紹其實並不合適,我只是以此為引子來介紹腦部正子檢查在腦部深部電極定位的角色。回歸學術角度,腦部正子檢查對於神經科各項檢查以及手術最終結果預測的角色和功能,一直是我很有興趣的一塊領域。也希望藉由案例介紹,獲得和各國學者交流的機會,聽聽他們對於癲癇手術前各項定位檢查的看法,或是有沒有甚麼新的檢查(包括不同的正子檢查藥物選擇)可以應用,增加自己的見識和經驗。

二、過程:

這次會議舉辦的地點在橫濱市的橫濱國際和平會議場(Pacifico Yokohama)。會議場地主要分為兩大區域:Exhibition hall以及Conference center(圖二)。我所參與的壁報論文展示是在會場的Exhibition hall,這個地點同時也是大會註冊報到以及廠商展示攤位的所在。雖然說是壁報論文展示,但大會還是有安排每一位作者分別在不同的特定時段於壁報論文張貼處前以簡短幾分鐘的口頭方式介紹論文的內容。我被安排至議程第一天下午1:30至2:00的時段報告(圖三),報告後來自當場聽眾的發問也展開相關的討論,包括和各國學者交換癲癇術前評估影像的心得等等。除了發表論文是我此行最主要的目的之外,整整三天的議程演講和各項活動是我最期待的。在Exhibition hall我也有機會欣賞其他學者專家的壁報論文,並且抽空逛逛廠商的攤位。除了有最新核醫造影儀器(包括PET及SPECT等)展示,以及還有一個攤位是介紹碘-131大劑量治療後用全身近距離大面積的輻射曝露偵測器來偵測評估治療後輻射曝露值。此外也有幾家日本的書商展示攤位,賣的主要都是日文的醫學書籍(以核醫或放射科書籍為主)。我還看到一本疑似傳授如何進行研究和成功投稿發表的書籍(圖四),還蠻有趣的。會場第二區域是Conference center,主要是口頭論文發表、演講及研討會舉行的場地,總共有12間大小不一的會議室同時在進行不同主題的演講及論文發表。其中今年以腦部退化性疾病的核醫影像相關的討論還滿多的,也介紹一些新的放射性同位素應用在這領域上(例如18F-THK-5351用在偵測Tau protein等等)。

三、心得:

這次經驗之前,我只有參加過國內核醫領域的學術場合。這次最大的不同首先就是語言的差異。除了英語外就是日文。AOCNMB這次是和日本核醫學會學術總會等其他會議聯合舉辦,在聯合會議的議程總表上,會用不同顏色來區分這是哪一個會議的演講或發表,AOCNMB的會議可能大多是以英語為主的演講(圖五),若是日本核醫學會學術總會的會議大抵都是用日語發表。我在篩選上可能先以英文的場合為主(畢竟日語是更聽不懂了)。不過我有時候還是會跑去日語發表的場合,畢竟就算聽不懂,演講學者的投影片可能也會是用英文來呈現,或許還能少許吸收其中內容。另外隱身在這些日本人的場合之中,更能感受到他們做事情低調及嚴謹的精神,是還滿特別的。在這核醫界高手如雲,最新且高深的學問交流場合之中,其實也有些相對平易近人或是針對我這種核醫界新鮮人的教育節目。像是在Conference center 5樓有一個小展示區,把一些我們日常接觸到的核醫檢查中的一些有趣影像用壁報展示出來,並讓大家猜猜看這有趣的影像會是甚麼原因造成的,像是(圖六)中所示是一個FDG-PET/CT的檢查,它是問為什麼左手臂會有那麼強的藥物聚集,讓大家猜猜看答案會是1到5選項中的哪一個。而答案其實是用綠色紙覆蓋住,我們只要把它翻開就可以看到答案了。先忍住自己的好奇心腦力激盪一下然後再翻開答案比對,還蠻有趣的。這次會議有很多演講是關於腦部退化性疾病影像的主題,比較可惜的是沒有癲癇腦部造影的相關主題,但是針對腦部退化性疾病例如阿茲海默症等的正子檢查,除了我們比較知道的18F-florbetaben以及18F-florbetapir等藥物,像是18F-THK-5351等較新的藥物也是這一次會議熱烈討論的主題,除了Tau protein偵測外,也做了許多體內生理性藥物分布的相關研究發表,讓我開了眼界,督促自己要在這領域多涉獵一些。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關於癌症治療新的同位素像是釋放α 粒子的放射免疫治療應用在胃癌併肝臟轉移的情況,目前都還是動物實驗並評估正常藥物生理性分布的狀況及是否會有身體毒性等階段,非常期待日後的發展。當然這次參與最深的,就是自己發表的壁報論文。在各國學者面前用英語簡要介紹自己的案例報告其實對我來說還是需要點勇氣的,畢竟英語不是我的母語,報告當中也明顯感受到自己說話的不流利,但我還是完成它了。在報告完的那一刻,我的心情是慶幸且感到滿足的。我再次學會了勇於表現自己的勇氣。就是即使自己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但也不要覺得氣餒,盡力去做就好的那種精神及成就感。報告完之後也和在場的學者交流了意見,由於自己是報告癲癇相關的案例,免不了要提到腦電波圖。但腦電波圖對核醫學界的人來說相對較陌生,包括我在內。我自己是希望將來有機會能再花點時間學學腦電波圖的基本判讀,並整合於核醫影像或放射科影像的定位上。最後讓我驚豔的是這次舉辦會議的場地,據說是全世界最大的會展中心之一(圖七、圖八),親臨現場才真的是感受到場地的壯觀,同時更感受到日本人辦活動處處貼心的地方。在第一天註冊繳費的時候,填寫基本資料、繳費及收據領取、領取大會手冊及紀念品等地方都是分開的(圖九、圖十),但彼此之間動線又是非常順暢,讓一大早即使一堆人註冊報到時也不會有擁擠不堪或是等待太久的情形,這種情形若只有單一報到櫃台處可能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四、建議事項(包括改進作法)

參加完會議回國後,我希望自己下次若還有機會參與國際型會議,能挑戰口頭論文報告。因為這可以再進一步訓練自己外語的表達能力,更挑戰了能夠整合自己研究發表的內容在有限的時間清楚地傳達。而且我發現口頭論文發表後的討論相對會更多元及熱烈,或許會有更多的交流及進步的空間。最後我要謝謝臺北榮總及尹書田基金會對我的贊助和幫忙,也希望自己此行回國後能有實質的貢獻及回饋。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