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病人與醫師

>>下載本文PDF檔<<

以下為純文字貼上

病人與醫師

一般內科主治醫師 張景智

  「病人」顧名思義就是生病的人,他們和你我一樣有工作、有家庭、也有喜怒哀樂,但是當他們出現在醫院中,由於身上帶著疾病,他們的面容便漸漸地模糊了,彷彿像「神隱少女」中出現的「無臉男」。在許多醫療人員眼中,他們的疾病比他們本人有趣多了,愈是罕見、恐怖的病愈吸引醫師的目光。有時會聽到醫護人員彼此閒聊:「我最近遇到一個病人,身上有三個腫瘤,開過十幾次刀,做過幾百次化療,結果居然還可以走來走去,開心地大吃大喝,真不可思議!」彼此分享這些故事時,似乎忘了這些悲慘的事曾經發生在一個活人身上。至於那些微不足道的小病,通常無法吸引醫護人員的注意,反倒造成他們的困擾。常聽到住院醫師互相抱怨:「昨天你的病人半夜又睡不著要安眠藥了!」「假日值班你的病人便秘還要我處理!」這些芝麻蒜皮的小事,彼此發發牢騷就算了,幾天後也沒有人記得哪一個人睡不著或誰又便秘了。因此無論大病小病,我們常常關注疾病,卻忘了病人。儘管我們經常提醒自己要將病人當作一個人來對待﹝Treat a patient as a person.﹞,為甚麼多數的時候卻做不到呢?因為我們接受醫學教育時,面對不同器官的疾病﹝disease, disorder﹞,往往從疾病盛行率、發生率、病理機轉、各種分類、治療及預後開始學習,我們將疾病當做敵人去認識他、瞭解他、想要擊敗他,卻忽略疾病是發生在人的身上,使人不舒服﹝dis-ease﹞,讓人的生活秩序被破壞﹝dis-order﹞。

  醫師存在的目的是為了治療病人的疾病,或至少減輕疾病所帶來的痛苦。近代內科學之父奧斯勒醫師﹝Sir William Osler﹞曾說:「一位好醫師必須擁有三項特質:人性、謙遜以及幽默感﹝Humanity, Humility and Humor﹞。」「人性」要求每一位醫師必須關注病人的需求,而非陷入疾病的圈套,不要治好了病卻害死了人,結果變成一部冷冰冰的治病機器。「謙遜」希望醫師必須認清自己的不足,知道醫療的不確定性正是唯一可確定的真理,我們唯有謙卑在人、在神、在真理面前,才能減少犯錯的機會。「幽默感」要求醫師必須善待自己也寬容別人,好醫師必須是一個有趣的人,而不是刻薄寡恩、偏激善妒,隨時想要將別人踩在腳下,高舉自己的人。然而成為一位好醫師並不容易,這是終生學習的課題,但如果有一天醫師自己也成為病人,或許他可以學得快些。

  2003年5月17日我在關渡醫院值班時發現自己發燒了,趕緊照了胸部X光片,發現肺部浸潤增加。那是SARS風聲鶴唳的年代,於是我報告長官後,自己通報自己是SARS的疑似個案,準備聯絡救護車將自己送到臺北榮總隔離病房。當我走向救護車,後面一位清潔的班長沿路噴灑消毒水,彷彿正在送走瘟神,第一次發現自己那麼不受歡迎。上了熟悉的救護車,原本護送病人的角色轉換成為病人,忽然覺得車子開得飛快,坐在後面的我被甩得七葷八素超級想吐,為什麼從前護送病人時,總覺的司機大哥開得太慢,耽誤我的時間呢?到了榮總長青樓隔離病房門口,通報了護理站之後被告知要稍待片刻,等待他們整理病房。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病房門口,感覺度分如年!提醒自己現在身為病人的角色,忍住不要拿起識別證感應,直接衝進去要求特權。好不容易入住病房,坐在病床邊望著點滴架上慢慢滴落的輸液,不知不覺早已淚流滿面!面對未知的疾病,醫師病人角色的錯亂,我所學的一切似乎像是預知死亡記事般更加深自己的恐懼與不安。住院的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並不是主治醫師滔滔不絕地分析病情,而是護理人員願意坐在病床邊,陪著我一起看老婆和小孩的照片,那時才發現自己以前追求的效率,只是把事情做好,卻忘了關心病人內心的感受,如果能夠更深刻理解他們的期待,或許不會常覺得病人的決定不可理喻,因為他們做決定原本就是用「心」,而不一定是用「腦」來做決定。

  平安離開病房後,我開始努力成為一個能夠解決病人問題的醫師,而不只是期待戰勝疾病的人。醫師因著病人而存在,醫療技術可以解決疾病的問題,然而只有人才能處理人的問題。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