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2020 TWINC Endorsed by ICN之見聞

>>下載本文PDF檔<<
以下為純文字貼上

2020 TWINC Endorsed by ICN之見聞

護理部督導長 廖淑貞

一、簡介2020 TWINC

由臺灣護理學會(Taiwan Nurses Association; TWNA)主辦,受國際護理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 ICN)認可之2020臺灣國際護理研討會(Taiwan International Nursing Conference; TWINC)於2020年9月9日到11日,一連三天在臺北國際會議中心(Taipei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Center)舉行,大會主題為『護理師在全球健康的關鍵角色(The Vital Roles of Nurses in Global Health)』,會議主旨在反映現今醫療保健系統,全球健康面臨挑戰,而護理師擔任重要及領導的角色,是實現全民均健願景的基礎與支柱。2020年全球遭逢新冠病毒(COVID-19)肆虐,疫情嚴峻史無前例,相較於世界各國疫情嚴重,臺灣相對輕微,此時全球各大國際性會議面臨取消或延期的考驗,而臺灣則因防疫措施得宜,疫情受到適當控制,使會議得以如期舉行,受到世界各國肯定,但大會考量外國學者無法來到臺灣,因此採用實體會議及同步視訊方式辦理,總計有23個國家,2,250位護理師共襄盛舉。

 

二、過程

大會於2020年9月9日下午,假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開幕式,由臺灣護理學會理事長陳靜敏教授致歡迎詞,而ICN理事長Annette Kennedy也透過同步視訊祝賀大會順利成功,此外,我國衛生福利部健康照護司蔡淑鳳司長、考試院王秀紅委員也親臨現場,與ICN執行長Howard Catton共同視訊擔任致詞貴賓,為為期三天的大會揭開序幕。

大會邀請衛生福利部陳時中部長專題演講,主題是「全民健康覆蓋:臺灣經驗」,臺灣自民國84年實施全民健保迄今,國人對健保制度之滿意度由實施初期的39%,持續提升至民國108年的89.7%,當中除了民國91年因調漲健保費調漲,滿意度稍有下降(59.7%),民國102年實施二代健保滿意度下降至67.6%。以國際指標『全面健康覆蓋(universal health cover, UHC)』當中的「服務涵蓋指數(Service Coverage Index, SCI)」來評估各個國家提供的健康照護,臺灣排名全球第二(87%),僅次於加拿大(88.7%),與英國並列,其中第一類生產、孕婦、新生兒與兒童照護(Reproductive, maternal, newborn and child health, RMNCH)全球排名第25、第二類傳染病控制( Infectious diseases)全球排名第6、第三類非傳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NCDs) 全球排名第15、第四類服務量能與可近性(Service capacity and access)全球排名第1;接著部長介紹臺灣對抗COVID-19的成功模式,截至109年9月7日臺灣共有494位確診、475位解除隔離、7位死亡,494位確診者中402位為境外移入、55位本土案例、36位磐石軍艦人員、1位原因不明,相較於國際疫情,臺灣之所以能防疫成功,歸因於三大關鍵因素:(一)超前佈署並即早反應:成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進行邊境及運輸管制、落實疫調追蹤、照顧與支持系統;(二)應用健保大數據及人工智慧:透過健保資料庫迅速勾稽移民署資料並以健保卡進行防疫追蹤、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的公開;(三)資訊公開透明:多元管道及時公布疫情資訊、澄清錯誤訊息、發布防疫指引。部長特別向與會嘉賓報告,在疫情嚴峻的時刻,護理師仍堅守防疫第一線,在許多場域均能看見護理師的身影:(一)邊境檢疫:護理師支援邊境檢查、自願參與海外包機任務、國際郵輪登船檢疫、27個檢疫所及檢疫站;(二)臨床醫療照顧:10萬個急診工作人員、134檢疫所及專責醫院、480個感染管制醫院;(三) 醫療追蹤:2,900名公共衛生保健人員協助疫情調查、居家隔離照顧、症狀追踪、檢查和醫療協救;(四)社區緊急應變計劃:1,500家護理機構參與防疫規劃和執行;依據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由109年2月14日到9月7日止,共計有613名護理志工投入284護理志工站,並提供113,756次電話諮詢服務,陳時中部長特別藉此機會感謝臺灣護理師們無私的奉獻與無懼的投入,藉此國際護理大會感謝護理師們,『護臺灣助世界』Taiwan can help , health for all。

 

三、心得

感謝院方與護理部長官們的支持與鼓勵,讓護理同仁們有機會參與國際會議,發表專業成果,為院爭光,此次會議臺北榮總護理部有督導長、護理長及護理師共17位參與海報發表,海報刊頭採用本院統一格式,成功吸引與會者目光,不乏駐足欣賞,更甚有進一步與作者進行交流討論,充分展現本院護理部團隊精神與研究產值。為期三天的研討會收穫滿滿,感受最深的三件事分別為:『臺灣經驗』、『投資護理』、『創新共榮』。
第一『臺灣經驗』:三天會議內容圍繞著COVID-19的議題,ICN理事長Annette Kennedy盛讚臺灣的成功經驗,值得全球學習,從ICN執行長Howard Catton的專題演講中談到因為COVID-19的威脅,讓護理工作面臨極大的挑戰,但危機就是轉機,在此危急存亡之秋,護理工作的重要也因此而被看見,陳時中部長分享成功的臺灣經驗,乃因為資訊透明、超前佈署、健保大數據資料庫、及國人優質的公民素養,讓臺灣成為相對安全的國度;我們也應掌握時機,適時分享成功的北榮經驗,包括:積極應變、專責病房、發燒篩檢站、環境監測、陪探病管理等,適當彰顯臺灣經驗、推廣北榮經驗。
第二『投資護理』:英國的James Buchan在專題演講中談到,全球護理勞動力短缺,世界上六分之一的護理人員將在十年後退休,臺灣也面臨相同的問題,招募困難、留任更難,臨床護理人力工作年資逐漸呈現M化,資深與資淺的占多數,中間支柱逐漸凋零,面臨人才培育斷層,因此,護理管理者應思考如何活絡人才招募與培育,『讓人材進的來、讓將才留下來』;此外,期盼醫院經營者能體現『投資護理就是投資健康,支持護理就是尊重生命』。
第三『創新共榮』:5G時代的來臨,醫療照護必須架構在人工智慧的鏈結上,疫情期間人工智慧為醫療服務帶來許多的便利性、實踐許多過往作不到的事,包括預約探病、體溫監控、VPN查詢、TOCC自動攔截等,因此,護理照顧模式面臨挑戰,創新乃勢在必行;護理照護工作是群體活動,必須藉由團隊合作方能成就優質的照護成果,身為護理工作者必須體認典範移轉,『創新共榮』乃當今護理照顧工作必然之趨勢。 

 

四、 建議事項
(一)強化論文簡報及海報製作的能力:一份好的簡報或海報能夠協助發表者適當呈現專業成果,亦有利於讀者瀏覽,建議發表者可以妥善利用院內相關資源,參與教學部、護理部舉辦之論文簡報及海報製作相關實作課程,提升簡報及海報製作技能。
(二)勇敢嘗試英文口頭發表:由於COVID-19全球大流行,此次國際會議以實體及視訊同步的方式辦理,對鮮少參與國際性會議的護理同仁們來說,亦是一大契機,國外專家學者採用視訊方式與會,同步搭配文字畫面,增加閱讀理解能力,大大降低異國語言的震撼,此外實體口頭發表者多數為臺灣學者,不論是語言發音或表達方式均易於理解,大大降低現場英語互動的緊張度,目前疫情尚未緩解,未來應有更多機會以視訊同步的方式辦理國際性會議,此時是嘗試英文口頭發表的大好機會,建議有初步研究成果的護理師們不妨勇敢嘗試,把握機會參視訊國際會議發表研究成果。
(三)積極組織團隊爭取同步發表:此次會議有機會觀摩分場同步發表,學習到成功大學護理系由柯乃熒教授主持以感染症為主題,分別由學士生、碩士生、博士生,發表一系列研究成果,由資深研究者坐鎮帶領開場,年輕研究者接續發表、面對提問與回答,充分展現團隊精神與效能,得到會議主持人李選教授極大的肯定,以及現場與會者莫大迴響,建議有相近研究範疇的研究者能嘗試學習此種發表模式,積極組織團隊,投稿會議分場同步發表,以團隊方式展示主題式研究成果,彰顯研究量能,為院爭光。
(四)戮力發表臺灣成功抗疫之經驗:COVID-19全球大流行,相較於歐美各國疫情嚴峻,臺灣經驗更顯寶貴,建議研究者應該把握機會探究防疫相關議題,發表臺灣成功抗疫之經驗,透過國際研討會彰顯臺灣對抗COVID-19之傑出成果,讓全世界看見臺灣、學習臺灣。
(五)活化人才招募與培育:全球護理勞動力短缺,臨床護理人力工作年資逐漸呈現M化,思考如何『讓人材進的來、讓將才留下來』;在符合法規前提下,了解需求、紓解困境,營造正向職場,支持護理,投資護理。
(六)培養具人工智慧識能之護理人才:智慧醫療的推行有賴於具人工智慧之護理師來實踐,應透過教育訓練、實務操作、參與開發方能有效提升護理師之人工智慧識能;護理是以人為本的照顧工作,在推動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同時,亦不能忽略人類智能(Human intelligence; HI)。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