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參加自由談團體之我感

>>下載本文PDF檔<<
以下為純文字貼上

參加自由談團體之我感

護理部督導長 廖淑貞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自由談團體,共有9位成員,另有一名觀察員進行觀察記錄,團體開始前由一位成員為大家導讀『團體理論』,包括:客體關係理論(Tavistock)、人際理論(Yalom)、系統理論(Agazarian)及人本心理學(Rogers)。註1接著團體帶領者為大家解說靜坐要領,包含:盤膝跌坐、脊柱垂直、頭容端正、沉肩垂臂、兩手環結、舔舌丹息、收視反聽。在十分短暫休息之後,開始自由談團體,帶領者請所有成員起立,拉開距離放鬆站立,有如進入自我,帶領大家甩手、拉筋、伸展,引導成員從身體開始,鬆身後入座,邀請一位有經驗的成員為大家示範觀音法門,引導成員靜坐,配合指法進行吸氣與吐氣,此時帶領者於圈外吹奏尺八,5分鐘後,帶領者引導成員進行自由談,其引導語為:『我們前面幾分鐘自由談,大家這個時候的身體感覺,或是當下你有什麼意念在你腦海裡面的,就隨便說,這個時候大概5到10分鐘,不用對你所聽到的任何言語做回應,只要關心你自己的感受、想法,想說的就說,這是自由談的時間』。短暫靜默後,有位成員開始談靜坐中回憶起過往的旅行經驗、其他成員逐一談自己的感受、經歷、意念,當中也有幾次短暫的靜默,接著帶領者引導成員進行沒有特定主題的團體對話,內容從德國度蜜月、尺八的聲音、職業病、春天、切換介面、外面的line、心裡的line、被專業綁架、手機的line、燈light、節奏到崖邊上吹笛子的人,最後帶領者引導成員給此次對話命名一個主題『崖邊的智慧老人與line』,結束這一次自由談團體,總計自由談13分鐘、對話40分鐘。

靜坐時聽到帶領者吹尺八的聲音註2,我的腦海中出現一個老人站在山崖邊吹竹子的影像,回想起大學時選修課讀的一本書《自然的簫聲 莊子說二》。註3那一晚睡前,我依靜坐要領『舔舌丹息』,閉目省思一日行腳,早餐、上學、辦公、寫作、上課、演說、學校日、才藝班、晚餐…點滴影像在腦屏幕中輪播,透過吸與吐,體現趕、追、快、雜、亂、悔、憂、急、疲…,尺八猶聲在耳,醒來竟置身客廳沙發,已是凌晨二時許,可見放鬆有餘、功力不足,逕入夢鄉。翌晨醒來,恰逢周六不必起早趕晚,多了幾份悠閒,從書櫃一偶翻出《自然的簫聲》一書,驚訝於封面插圖莊子手上的那把蕭,竟然與帶領者的尺八極為相似,背包造型也有幾分雷同,坐在書桌前以咖啡佐書,八時許窗外烏雲密布、枝葉晃動、風雨欲來,咖啡因混著霉氣別有風味,風聲簌沙、雨聲啪噠,彷彿置身戰國山林,隨手翻閱幾則,目光停留在【黏蟬的老人】。

【黏蟬的老人】係以現今白話文解說《莊子·達生第十九》:『仲尼適楚,出於林中,見痀僂承蜩,猶掇之也』。註4故事是說孔子帶著學生來到楚國,走進一片茂密樹林,見一痀僂老漢以竹竿捉蟬,隨手拾取相當容易。孔子問:「如此巧妙有何技法?」老漢答:「首先要練得手拿竹竿不晃動,練習放兩顆丸不會掉,捉蟬就有一定的把握;放三顆丸不會掉,捉十隻才會逃掉一隻;放五顆丸不掉,捉蟬就像隨手拾取一樣容易,除此之外,還要擅於隱蔽自己,站在樹下就像半截樹椿,伸出手臂就像枯木朽枝,捉蟬時,天地之大萬物之多,只見蟬翅;不論周遭發生什麼情況,都不能分散注意力,還怕捉不到蟬嗎?」;孔子顧謂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其痀僂丈人之謂乎!」。孔子聽罷,回頭告誡學生們:「只有鍥而不捨,專心一致,才能出神入化,這就是駝背老翁說的意思!」。現今成語『痀僂承蜩』(ㄐㄩ ㄌㄡˊ ㄔㄥˊ ㄊㄧㄠˊ)用來比喻凡事只要勤學苦練,講究方法,排除干擾,專心致志,就能發揮洗鍊的技藝,而有所成就。反思寫作困境,映照寫作如同捉蟬,為求用志不分,宜關閉手機、簡訊、Line、mail、Facebook,排除干擾,方能凝於神,反覆練習,退一次,再修,修三次就有一點樣子、修十次就有機會,終有一日,猶掇之也。誠心盼望這一日的到來。

註1  蔣欣欣(2013)‧團體心理治療‧台北:五南。

註2  尺八是一種竹製木管樂器,因管長一尺八寸而得名,外切口,五孔,前四後一,屬邊棱振動氣鳴吹管樂器,其音色蒼涼遼闊,又能表現空靈、恬靜的意境。摘自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0%BA%E5%85%AB

註3    蔡志忠(1993)‧自然的簫聲 莊子說二‧台北市:時報文化。

註4  《莊子‧達生》仲尼適楚,出於林中,見痀僂者承蜩,猶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墜,則失者錙銖;累三而不墜,則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墜,猶掇之也。吾處身也,若厥株拘;吾執臂也,若槁木之枝;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側,不以萬物易蜩之翼,何為而不得?」孔子顧謂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其痀僂丈人之謂乎!」。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