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Covid-19疫情帶給我們的省思

>>下載本文PDF檔<<
以下為純文字貼上

Covid-19疫情帶給我們的省思

醫策會-林?禎董事長

  自稱「成大馬克(Mark)」的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簡稱醫策會)林?禎董事長,相信成大醫學院的學生無不熟識。在教育的觀念上,秉持與其站在學生對立面,不如與學生當好朋友的教育理念,展現創意十足的超強行動力,辦了場轟轟烈烈的全球校友嘉年華會,翻轉了外界對醫師及學務長的刻板印象。更兼負著11項認證與競賽醫策會董事長的重責大任,長年對醫學教育與醫療品質提昇的付出不遺餘力。「榮總學訊」特專訪醫策會林?禎董事長,藉由林董事長在教育與品質的紮實專業下,分享在疫情時代醫學上的不同思維及想法。

疫情之後,在醫學教育上會留給我們什麼?

  2003年到2019年16年的時間,我們PGY的訓練從3個月到2年,醫學學制從原本的7年改制為7+1年到6+2年。在人才培育上,不僅只有醫學系上的改變,其他各個14個醫事人員職類、中醫及牙醫,都在做醫療人員的培訓及PGY人才的提昇。即使疫情猛烈,從2003年的SARS,醫療人員的害怕,到現在,不論在制度的整備、人員的訓練下,都已與當年的2003年有所不同,沒有一個醫療人員會害怕。我們在2003年疫情的發生學到了教訓、學到了因應的制度,面對這次疫情,醫療團隊有萬全的準備。


這次的新冠肺炎中,臺灣的醫學教育學到了什麼教訓?這是我們應該要思考的問題

  去年(2021年)談後疫情時代,今年(2022年)疫情尚未結束,仍要繼續談論,臺灣的醫學教育應該要做什麼改革?醫策會兼負教學醫院評鑑任務,應該要來思考這個問題,不僅是醫策會,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醫學院評鑑委員會(TMAC)也會思考,醫院端也會一起共同思考這個問題,在這疫情下,我們看到了什麼?應該要做什麼整備?我們有什麼優點?有什麼地方是需要加強的?什麼是我們要做的省思和思考?這樣的行為模式是個重要的過程。


創新、創意與創業的「三創」

  在二年前疫情才剛萌芽的暑假,有個「智慧醫院」院長的大會,各家醫院均提出各式創新人才培育等類似的題目,在這之間最重要的是誰能夠付出行動,發揮執行力,並展現成果,才是重要的。在醫策會以國家醫療品質獎的角度來看,因應社會的改變下,醫策會在醫療界可以做什麼努力?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全臺灣醫療界都在談創新與新創,創新、創意到最後的創業,這是目前的趨勢。
  醫策會是一個很棒的團隊,以嚴謹誠信公正的態度,深受各界信賴,承先啟後,一棒接著一棒做很多很有意義的事情。


醫學教育、醫療品質與醫病關係間的關聯性

  醫療品質與醫病關係都是一樣的。「醫院評鑑」只是個法定程序、「醫療品質」是核心價值、「醫學教育」是關鍵因素、「提昇醫界」是終極目的。這之間的關聯一環接著一環,「醫療品質」包含著病人安全,所以才說「醫療品質」是核心價值,因為「醫院評鑑」的目的就是提昇「醫療品質」,「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才是我們努力的核心價值。重點是,在這核心價值的推展下,「醫學教育」是重要關鍵,這也就是為什麼人才培育是非常重要的關鍵。

  在這重要的關鍵,如果沒有人才的介入,整個結構再怎麼好,醫院評鑑再怎麼表面化、怎麼法定的規定,訂立了許多與健保有關的法規,有再多的制訂準則,沒有「醫療品質」也是不行。但若要落實「醫療品質」的執行,重要的就是要人去執行,早期的「醫學教育」與醫學人文,對於醫學人文的實踐是什麼?就是提昇你的「醫療品質」,提昇你的醫療專業,要提昇「醫療品質」保證病人的安全就是一種價值觀。論述醫學倫理、醫學人文及醫療專業素養,到最後終歸回到「醫療品質」。

  要提昇「醫學教育」就要改變價值觀,回頭來看,現在的「醫學教育」所重視的很多事情,很多條文,這些多是表面的作為。在「醫學教育」上,最困難的就是排課容易教課難、教課容易評估難、評估容易影響難,最後如何影響學生的價值觀是重要的結果,即使在教學的評量上得到學生高度的肯定,無論授課內容多麼的精彩,但改變不了學生的價值觀,畢業後並不會認同你的影響,又怎能說教育成功?這說明了結果很重要。所以在執行醫學教育評鑑的時候,是用這樣的角度(結果)來思考,許多的事情與結果都在,只是我們沒有眼光去看到它。

  做「醫學教育」的人不在意「醫療品質」,怎麼可以不重視「醫療品質」呢?「醫療品質」及提昇病人安全,應該把它當做在你的專業中不斷提昇醫學人文的實踐,這樣的一句話難道不對嗎?我在我的醫療專業上提昇,用人性的關懷、用人性的溫度來重視病人的感受,所以我要採用SDM醫療模式;因為我重視病人得到最後的幸福,所以我要求醫療品質最高,我要用各種的醫療技巧來提昇「醫療品質」,讓病人得到最高的安全,那不就是醫學人文和醫學倫理嗎?不應該是醫學倫理論述的很多,但在對待病人上卻很草率。

  從「SARS的生聚教訓」、「醫德不是是非題」、「良醫多自苦中來」,到「醫無反顧」的出版,可以看到林董事長在臺灣醫療的奉獻上不遺餘力,展現熱情並奮鬥不懈的精神。不但長期致力於臨床醫療服務,在現今社會遭受扭曲污名化的趨勢下,更主動分享醫德與醫學核心價值,這位以良知良能來困知勉行,努力實現醫師誓詞中核心價值「專業、良知、尊嚴、榮譽」的良醫典範,定能在這後疫情時代,引領醫策會,與醫界積極建立夥伴關係,共同提昇健康照護品質。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