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子宮內膜異位婦女罹患卵巢癌的風險,會隨著診斷條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子宮內膜異位婦女罹患卵巢癌的風險,會隨著診斷條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婦女醫學部專科護理師 張文薰

  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的婦女併發特別型態的癌症,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但是資料顯示其風險並不一致。本篇的重點放在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的婦女,因為不同的診斷條件,會造成卵巢癌風險的評估,可能有極大的差異,藉由本篇的研究,可以進一步瞭解,為何文獻對於子宮內膜異位的婦女併發卵巢癌的風險,會有不同的結果。

  子宮內膜異位,在生育年齡的婦女可能是一個相當常見的疾病,據估計約有5-10%的生育年齡婦女可能有不等程度的子宮內膜異位。但是真正接受組織學診斷的比例,可能不多。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數種原因,包括並不是所有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的婦女,都會尋求治療。再加上一些有症狀的子宮內膜異位婦女,如果沒有相對的症狀或需求,例如: 影響生育或是影響其他身體的功能,或是已經產生影像學上的腫瘤,諸如卵巢巧克力囊腫,這些婦女朋友並不會接受較複雜且侵襲性的診斷方式,例如使用腹腔鏡來做檢查,甚至鏡檢下的切片及病理檢查證實。而經痛,最常見的子宮內膜異位的相關症狀,也不見得是真正的子宮內膜異位患者。而真正的子宮內膜異位婦女,也不見有症狀。這造成真正子宮內膜異位的盛行率,很難確切的估計出來。這同樣的情形,在腫瘤標記CA125的監測,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但相對卵巢癌而言,其在生育年齡婦女的發生率或盛行率,很低,據估計可能不到千分之一。事實上,婦女朋友終其一生,得到卵巢癌的機會,也不會超過百分之一。相對於,子宮內膜異位的患者,可達到5-10%時的高盛行率,所以在評估二者的關係,需小心謹慎。

  雖然有很多的研究,都顯示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的婦女,終其一生,會增加罹患卵巢癌的風險。不過其相關性的強度,一直有爭議。有些報告,甚至會得到沒有相關的發現。推測造成風險的差異性的可能原因,有很多。包括一些耳熟能詳的干擾因子都會增加或減少婦女將來罹患卵巢癌的危險性(圖一)。例如服用避孕藥,做過結紮手術,比較多的生產次數等等,都發現會降低將來卵巢癌的機會。但是一些骨盆腔發炎等等,反而會增加。加上,一些不孕的因素,使用藥物治療不孕,都可能與將來卵巢癌的發生有關。所以評估一種疾病與卵巢癌的相關性,往往很難克服這些干擾因子的影響。這造成風險評估的可靠性,大打折扣。我們以前的經驗,顯示經由手術確診的子宮內膜異位患者,尤其是罹患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瘤的患者,其將來得卵巢癌的風險,的確會明顯的增加。而這風險,可能高達五至十倍。所以,我們合理的假設,診斷子宮內膜異位條件的不同,會影響到對其他疾病,風險估算的不同。為了澄清這件事,我們就以台灣健保資料庫的資料,來試著回答這個問題。台灣健保資料庫,都有診斷的條件。每個病人只要去看診,均有診斷碼出現。而後續的治療,也有處置碼。所以利用診斷碼及處置碼出現的頻率,即可清楚這個婦女朋友,是不是真的存在這個疾病,或是僅僅只有臆測的狀況。有處置碼,有病理報告,這是確診,無庸置疑。沒有診斷碼,也不見得不是。所以藉由同一族群,經由不同的診斷條件,區分為有病組(子宮內膜異位患者)及無病的對照組,追蹤了十四年,再來比較兩者之間得卵巢癌的人數,這種研究子宮內膜異位患者與卵巢癌這個疾病的相關性,就可以瞭解子宮內膜異位患者與卵巢癌兩者間,是否真的有關聯性,也可從中,估計其風險到底有多高。

  我們使用台灣健保資料庫的資料來做此研究。資料是從百萬人員摘錄出來,時間介於1996年到2010年間的資料。診斷婦女是否有子宮內膜異位,是根據臨床的診斷碼:617。藉由診斷碼617在門診或住院病歷出現次數,輔以手術診斷的有無,以及病理診斷是否真為子宮內膜異位的患者。總共採取了13種不同的診斷條件(表一)。而卵巢癌,就根據重大傷病,以及疾病的診斷碼,來取得。利用SAS軟體,來進行全部的統計及分析。

  我們收錄了年齡介於20歲至51歲的婦女,這些婦女至少要有一次來過婦產科門診,最後共有239385位婦女符合條件,進入分析(圖二)。從條件最寬鬆的只有一次門診記錄為可能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的患者(Gr. A),約有73724個人,這造成整個生育年齡中婦女,可能為子宮內膜異位患者的盛行率,約為30.8%。而以在一年內至少有三次經由婦產科醫師,診斷為子宮內膜異位患者,或是已經住院的子宮內膜異位診斷的婦女(Gr. F),符合這個診斷標準的約有21192為婦女,在整個生育年齡中婦女所佔的比例約為8.85%(表二)。這個估計最接近,我們目前的認知,因為文獻認為,在生育年齡婦女中,患有子宮內膜異位者,所佔的比例應介於5%至10%之間。在這邊我們也發現,經由手術檢查來確診的婦女朋友(Gr. I),共有8482位婦女。佔所有生育年齡婦女的3.54%。而子宮內膜異位在卵巢組織上發現者(Gr. M),也有3682人,也就是1.54%的生育年齡婦女,會接受卵巢子宮異位瘤的手術。而其他不是歸類於子宮內膜異位患者,則定義為健康的控制組。這段追蹤14年的期間,共有348位婦女診斷出罹患卵巢癌。所以,貢獻了診斷子宮內膜異位最鬆條件組別(Gr. A),相對於健康的控制組,其得卵巢癌的風險,為1.90。95%的信賴區間為1.51到2.37之間,這是非常有意義的統計學上的差異(表三及圖三)。更何況,這個接近兩倍的風險,已經在校正過一些已知的干擾因素後,所得到的結果。如果再以子宮內膜異位盛行率介於5%到10%的組別來看,我們可以發現,罹患子宮內膜異位婦女(Gr. E & F),相較於健康控制組的婦女而言,其有更加顯著的風險罹患卵巢癌。其分別為3.15與3.44倍數的增加。兩者95%的信賴區間分別介於2.44到4.06之間與2.67到4.44之間,這也是經過校正過已知的干擾因素。代表這些罹患子宮內膜異位婦女真的有非常有意義的增加卵巢癌的風險。最後,我們見到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瘤的病患(Gr. M),其相較於沒有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瘤的其他生育年齡婦女,其將來得到卵巢癌的風險,更高達18.57倍。這95%的信賴區間也呈現非常有意義的介於13.37到27.79之間。

  這是第一篇排除萬難,沒經過修飾的大數據資料,呈現罹患子宮內膜異位婦女真的有非常有意義的增加卵巢癌的風險。在不管是系統性的回顧,或是多重的多家研究的總和分析,都呈現相對於健康的族群,這些罹患子宮內膜異位婦女僅僅有不到兩倍風險。由我們的研究,也顯示這些記憶性的罹患子宮內膜異位患者,與我們使用條件最鬆的診斷條件所得的結果,幾乎相類似。這再一次,呈現本研究的突出性,並且可接受嚴格的應證。在此也非常謝謝院內的評審委員,見到此文章的獨一特性,給我們獎勵。再次謝謝臺北榮民總醫院以及國立陽明大學提供我們這麼好的研究環境,以及工作場合,讓我們能盡情地為增進婦女的健康努力。再次謝謝所有的醫護工作人員,沒有您們,沒有今天的榮耀。

 

參考資料

  1. Huang BS, Chang WH, Wang KC, Huang M, Guo CY, Chou YJ, Huang HY, Chen TJ, Lee WL, Wang PH. Endometriosis might be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developing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in Taiwan. Int J Mol Sci 2016;17(7). pii: E1079.
  2. Lee WL1, Chang WH1, Wang KC, Guo CY, Chou YJ, Huang N, et al. The risk of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of women with endometriosis may be varied greatly if diagnostic criteria are different: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Medicine (Baltimore) 2015;94(39):e1633.
  3. Wang KC1, Chang WH1, Lee WL, Huang N, Huang HY, Yen MS, Guo CY, Wang PH*. An increased risk of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in Taiwanese women with a new surgio-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endometriosis. BMC Cancer 2014;14(1):831. doi:10.1186/1471-2407-14-831.
  4. Chang WH, Wang KC, Lee WL, Huang N, Chou YJ, Feng RC, Yen MS, Huang BS, Guo CY, Wang PH*. Endometriosis and the subsequent risk of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Taiwan J Obstet Gynecol 2014;53(4):530-5.
  5. Teng SW, Horng HC, Ho CH, Yen MS, Chao HT, Wang PH, … Chang WH, et al. Women with endometriosis have higher comorbidities: analysis of domestic data in Taiwan. J Chin Med Assoc 2016;79. 2016 Aug 20. pii: S1726-4901(16)30123-X. doi: 10.1016/j.jcma.2016.04.006.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