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參加「105年臺灣醫療品質協會論文發表」經驗分享

參加「105年臺灣醫療品質協會論文發表」經驗分享

護理部督導長 酒小蕙

  因為本院醫療品質審議委員會具有臺灣醫療品質協會團體會員的資格,筆者報名參加「105年臺灣醫療品質協會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的論文發表活動,此活動於8月13日在內湖三軍總醫院B1演講廳舉辦,今年論文主題分為5個主軸「醫療品質」、「病人安全」、「全人照護」、「健康照護醫務管理」、「健康照護資通訊應用」,共有22篇口頭及42篇海報發表。今年特別邀請了政策擬訂的相關單位長官,針對近年醫療體系中熱門話題做專題演講,令我關注及印象深刻的主題包括「衛生福利部醫事司石崇良司長-衛生醫療挑戰與前瞻」、「醫策會廖薰香副執行長-醫病關係促進-溝通、分享、支持」、「德州大學陳鳳山教授-維梅醫學中心提升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做法」。

  石崇良司長所講述的內容非常精彩,也掌握到目前醫療界所關切的問題,他提到目前職場暴力,分析原因歸類為3種,分別為精神疾病、酗酒、溝通不良。酗酒問題應屬社會問題而非醫療問題,在衛生署多次與司法部溝通後,同意調整酗酒個案的處理順序,在第一時間由警察單位處理,而非送醫處理,此政策的調整,預期醫療暴力事件應會降低。司長亦提到現在醫療應要有翻轉的思維,朝向「以人為中心、以社區為基礎、以追求健康為目標」,談到108年醫師納入勞基法的衝擊及因應作為,包括1.雇主與員工建立約定工時的做法。2.人力調整:採用團隊照護模式/彈性排班/駐院主治醫師(Hospitalist)。3.使用輔助人力:增聘專科護理師/臨床助理。4.增加公費醫師:補充偏遠地區醫師人力。5.醫療改革:推動預防保健政策,建立並落實醫療分級/垂直整合,並提到未來物聯網(IOT)帶來的醫療革命,未來會大量運用人工智慧為工具,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醫療人員納入勞基法的政策,造成人力成本增加,醫療人力需求增加,相對提高護理人員獨特功能與角色的重要性與需求性,但根據調查目前有執照的護理人員僅有60%在職場,未來如何營造正向環境,吸引護理人員回歸職場,也是努力的方向之一。大家所在意的評鑑簡化方案,石司長也強調這是衛生署的重要改革方向,真心期望中央主管機關,確實能做到評鑑整合的目標。

  您曾思考「當生病時,醫療的決策權您會交到誰的手裏?」過往病人不完全瞭解醫師的專業術語,對治療的選擇以尊重醫療人員的專業為依歸,但歸納醫療糾紛多因診療過程未被詳細告知、不滿醫療程序、醫病關係信賴不足、醫療知識進步、不滿醫療品質等,故醫策會以提升醫病關係為病人安全的改革重點,在今年的醫院評鑑條文中,就明顯感受到醫病新關係的改革風已來臨了,像同意書的格式、病情說明輔助教具的製作等,都已被積極的要求。所謂「醫病共享決策(SDM: Shared decision making)」是兼具「知識」、「溝通」、「尊重」三要素,也就是以病人為中心,透過醫師的知識與臨床實證證據、醫師與病人的共同參予的溝通方式,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法。醫策會2016年推廣的主題共22項,包括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等。推廣策略包括:建構SDM輔助工具分享平台、舉辦SDM執行流程及開發工具競賽、舉辦多元化宣導及臨床應用、成果分享(包括推廣績優獎勵、標竿機構分享觀摩、雜誌專文分享)等方法來達成目標,期望年底看到豐碩的成果。

  維梅醫學中心是個注重品質的醫院,「精實(Lean)改革」的運用經驗,也被同業視為標竿學習的對象。維梅醫學中心認為車廠可以因品質缺失而停止生產線,醫院為何不行?故2002年發展了病人安全警示(PSA)系統,醫療成員可以因發現醫療處置問題,而啟動PSA系統,待做完調查檢討後,再執行醫療處置,以確保病人的安全,也因此2015年相對2005年,醫療賠償金額支付下降74%,舉發人員的道德勇氣,及醫院正視問題解決的態度,讓我深感震撼。

  筆者海報論文發表題目為「提升門診推動子宮頸抹片成效」,分享婦女醫學門診在推動子宮頸癌篩檢的經驗與成效,子宮頸癌為婦女常見的癌症,婦女醫學部積極防治子宮頸癌,以推動子宮頸抹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高存活率,降低死忙率為目標,使用的策略包括:營造隱私的就診環境、建構常規性的檢查模式、建立子宮頸抹片提示系統、成立跨專科篩檢推動小組、辦理篩檢集點卡、執行門診衛生教育宣導等方式,比較2014年及2015年績效,子宮頸抹片篩檢人數分別為22,919人及24,445人,篩檢數提升6.66%。

  分享了其它醫院的口頭及海報發表內容後,體會到各院對病人安全及醫療品質提升的堅持與努力,雖然血汗,但看到有相同使命的人,共同朝向品質提升的目標前進,當病人恢復健康,這正是醫療人員最大的成就來源及支持繼續努力的動力!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