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新診斷為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患有較高風險的卵巢上皮癌發生:台灣的經驗

新診斷為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患有較高風險的卵巢上皮癌發生:台灣的經驗

婦女醫學部專科護理師 張文薰

背景

  很多流行病學的證據顯示子宮內膜異位症具有較高風險的卵巢上皮癌,然而其大部分資料都源自西方國家。東方國家的資料,除了日本以外,並沒有其他的報告可得到訊息。但是不可諱言的是,東方的民族,例如日本均有特別高的比例的卵巢清澈型細胞癌,以及類子宮內膜型卵巢上皮癌的診斷。而這些類型的卵巢上皮癌診斷,在台灣也有不少比例,這些型態的腫瘤分佈,明顯也較西方國家高。另外台灣婦女卵巢癌的發生年紀,也明顯較西方國家為低,這些都暗示,子宮內膜異位在台灣,可能與卵巢上皮癌的發生有關。

  在國外,已經有很多的報告顯示,這些卵巢清澈型細胞癌或類子宮內膜型卵巢上皮癌可能與卵巢的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存在有極大的關連性。既然,有以上的觀察及發現,我們可以合理的懷疑,在國外認為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具有較高風險的卵巢上皮癌發生,在台灣的婦女身上,可能也可找到同樣的結果。但是遍尋醫學上的資料以及期刊,只有一篇我們自己的報導,試著嘗試回答上述的問題。不過這篇報導只顯示,婦女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患者,在確診後,其在將來的追蹤過程中,有較大的風險,會被診斷出新的卵巢癌。也就是說,我們只是針對這些患者被診斷子宮內膜異位症以後,才發生的卵巢癌做研究,所以可能仍會遺漏一些訊息,例如,既然卵巢癌會與子宮內膜異位同時存在,不過在前一篇的文章,已被我們排除。而且在上一篇的研究中,我們也沒有針對其可能年紀做研究,我們並無法釐清為何台灣婦女的卵巢上皮癌的診斷年紀較輕。

  所以,我們研究的目的就是想回答上述問題。我們利用台灣健保資料庫的資料,進行研究台灣婦女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與卵巢上皮癌的發生的相關性。在本次的研究中,我們並不排除同時診斷子宮內膜異位症以及卵巢上皮癌的案例。

 

方法

    我們使用回顧性的柯霍式研究連結台灣健保資料庫進行此研究。在2000年到2010年間,共有5945位婦女診斷為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同時我們以同一時期經過詳細配對的23780位當作健康的對照組(沒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婦女)。我們使用Cox回歸方法來調控干擾因子,並取得因為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者,其得到卵巢上皮癌的危險值。我們並進一步研究,這個危險值是不是與年紀有關。當然我們對於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不是也與特定的卵巢上皮癌有關,也特別加以分析。

以圖一來顯示,這就是我們從健保資料庫,尋找子宮內膜異位症以及健康的對照組的策略。經過十年的追蹤,分別得到卵巢癌的病例。

 

結果

    表一顯示本研究,所有婦女,包括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患者以及沒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婦女,其基本資料。我們發現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患者,其有較高比例的骨盆腔發炎的病史,有比較多比例的不孕的困擾,有較多心血管疾病,也有較多的糖尿病,慢性肝臟疾病,以及風溼性疾病。在長達135408人年的追蹤當中,共有75位婦女被診斷出卵巢上皮癌。分別在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組別為39人,而沒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組別為36人。

所以計算出,二者的相對風險如表二所述。

  卵巢上皮癌的發生率,在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患者為每萬人年有11.64人年,而對照組為每萬人年有2.66人年,估算出風險值為4.48,而95%信賴區間為2.84 到7.06,呈現有意義的差別。經過校正一些干擾因子後,其校正後風險值為5.62,而95%信賴區間為3.46到9.14,仍呈現有意義的差別。

  進一步,我們研究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患者得卵巢上皮癌的風險,與年齡的相關性。在表三,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在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患者不同年齡層的卵巢癌發生率,是不相同的。在小於30歲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為每萬人年有4.99人年,而超過50歲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則為每萬人年有35.81人年,造成不管在粗估的風險值或經校正的風險值,都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所以與小於30歲的婦女做比較,年齡介於30至39歲,或者介於40至49歲的患者,約有超過1.5倍的風險。一旦超過50歲,風險值則約為5倍。

  我們從表四中,更能清楚見到,年紀所造成的影響。年紀越大,風險越高。從小於30歲族群的三倍升到超過50歲的七至九倍。其中又以年齡超過50歲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與同年齡的沒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婦女,其得到卵巢上皮癌的風險值可高達6.74倍,95%信賴區間為2.51 到18.10。在經過校正的風險值更增加為9.63倍,95%信賴區間為3.27 到28.37。這都呈現非常明顯的差別,達到統計學上的意義。

 

結論

    我們顯著有意義的發現,與現今對於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存有較高風險的卵巢上皮癌罹病率的看法一致。不過我們特別發現,經過手術且有病理診斷為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患者,的確有顯著較高風險的卵巢上皮癌發生,且這個風險隨著年紀的增加,風險越來越高。最明顯在超過50歲以上的婦女,危險性明顯的增高。所以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雖然不可諱言的是一種良性的疾病,但是其存在潛在的風險,不容忽視。對於年紀超過50歲以上的婦女,臨床上懷疑有子宮內膜異位或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疾病者,更應該採取較積極的評估或檢查方法。尤其針對影像學或臨床上有發現的個案,必要的侵犯性檢查或治療,例如手術是應該考慮的。

  最後,我非常感謝能在臺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擔任專科護理師一職,部門許多長官,在顏部長領導之下,大家均盡心盡力的幫助廣大的婦女族群,當然也包括身為婦女族群的我們。護理部的長官,同事,在陳督導,羅副護理長督導下,也提供極大的協助。讓我除了繁忙的工作下,還能有一點點的研究。最後感謝臺北榮民總醫院的招牌,以及這些病患願意讓我們照顧,這都是本文能夠完成的助力,再次謝謝大家。

 

參考資料

  1. Chang WH1, Wang KC1, Lee WL, Huang N, Chou YJ, Feng RC, Yen MS, Huang BS, Guo CY, Wang PH*. Endometriosis and the subsequent risk of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Taiwan J Obstet Gynecol 2014;53(4):530-5.
  2. Wang KC1, Chang WH1, Lee WL, Huang N, Huang HY, Yen MS, Guo CY, Wang PH*. An increased risk of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in Taiwanese women with a new surgio-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endometriosis. BMC Cancer 2014;14(1):831. doi:10.1186/1471-2407-14-831.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