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學習在醫療系統的層次提升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 參加英國倫敦「2017年第34屆國際醫療品質會議(ISQua)」經驗分享

學習在醫療系統的層次提升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

參加英國倫敦「2017年第34屆國際醫療品質會議(ISQua)」經驗分享

護理部督導長 酒小蕙

  第34屆國際醫療品質會議(ISQua)於2017年10月1-4日在英國倫敦舉行,4天活動中 2-3日為海報展示,本次會議註冊人數1600多人,臺灣就出席約230人,其中衛福部長官,醫策會皆有代表出席,顯示對國內推動醫療品質的重視,本院除了醫品會周元華主任及醫企部李偉強主任出席外,護理部在副主任的帶領下浩浩蕩蕩32人參與此次盛會。在大會錄取700多篇海報,台灣投稿590篇接受325篇,其中本院就有30多篇論文獲選刊登,令國際友人印象深刻的是臺北榮總的海報上統一的表頭規格,有臺灣國旗、臺北榮總、護理部及象徵護理純白的海竽等LOGO,色彩鮮明整齊,讓臺灣的國旗與實力再一次呈現在國際舞台上。

  本次國際會議由國際醫療品質協會(ISQua)主辦,該協會成立於1985年,以改善醫療品質與提升病人安全為主要任務。第34屆會議主題為「學習在醫療系統的層次提升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Learning at the System Level to Improve Healthcare Quality and Safety)」,會議包含11個討論議題:包括病人心聲、決策政策制訂數據分析、中低收入國家的品質促進、醫療治理的法規影響、瞭解促進安全的制度、透過學習與分享的教育、醫療成果改善的一般化、突破性改善與適應性變化、危機中的醫品與安全、心智健康的醫療品質。由主題涵括的範圍可以顯示出醫療品質注重的層面相當廣泛,也反映出醫療品質未來的方向,以病人權益、科技應用及大數據分析的趨勢。

  第一天會前會議,同時有7個場次,透過講者的引導,由各國與會人員互相討論各國的作法,並透過報告分享推動情形。接下來幾天大會除了安排重要的議題專題演講外,還有各分場的研究成果報告。其中我印象深刻的是「C6醫療治理的法規影響(Regulations Influence on Governance)」的研究成果:研究者為瞭解英國在15家機構所作的品管政策推動的分析,使用iQUASER 8項指標工具,發現品管推動成效較好的在於該機構的品管文化,及積極推動品質促進的活動,而非僅是品質保證。另「C14A瞭解促進安全的制度(Understanding System for Safety)」,研究者將正念運用在洗手的醫療行為上,將洗手的重要性與作法,透過正念的練習,賦予它更深層的意義,達到落實洗手的目的:“….,這是一個關懷機會,之前..,我只把洗手當成例行公事。”正念與洗手的連結,且提高洗手的完成率,這是一個重要又有趣的研究議題與發現。

  出國期間適逢中秋節,國外的月亮一樣圓,每逢佳節倍思親,為解鄉愁,副主任在旅館安排了中秋晚會,醫品會周主任送了我們一盒月餅,大夥吃著月餅及滿桌豐富的佳餚,每個人的心都是暖暖的!

  會議會場QEII Centre位在西敏寺對面,英國的交通網絡發展的非常早期與完整,地鐵非常方便,利用會議的空檔時間,順道走訪白金漢宮廣場、大笨鐘、倫敦眼、國會大廈、大英博物館、倫敦塔橋、聖保羅大教堂、千禧橋..等,另外也安排一遊溫莎古堡、Corfe Castle古堡等,如詩如畫的古堡風情令人陶醉,聽導遊娓娓道來宮廷密史,建築科學的發展淵源,身歷其境,印象中歐洲電影的情節,一幕幕在腦中呈現,英國是個充滿人文、歷史、建築、科學的國家,雖然路途遙遠坐了10多個小時的飛機,但不虛此行,無論身、心靈、社會皆獲得很大的收穫。

  感謝院方的支持,讓我們有機會將研究成果分享到國際上,為護理的努力成果發聲,他山之石足以攻錯,此次參與國際性的活動,也透過學習別人的經驗,提升醫療照護品質,以追求卓越為努力的目標。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