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中耳炎及其後遺症

台北榮總耳科   連江豐 副院長

   中耳炎的問題佔耳科門診相當大的份量,隨著社會福利的提昇及醫療技術的進步,理論上中耳炎的病例應會日漸減少,但由於民眾對疾病認知的增加及對健康的要求提高,所以中耳炎的整體醫療工作並沒有減輕。

  幼兒及兒童易在上呼吸道感染時併發急性中耳炎,偶亦見於成人。常見之症狀為耳痛、耳鳴、重聽、或發燒。理學檢查中以耳鏡檢查最為重要,在去除耳垢後,可見不同程度的鼓膜紅腫。於治療上,則以有效之抗生素為主,並務必要治療或追蹤到鼓膜完全正常為止;且須小心病人其他重大疾病或顱顏面異常,而易產生嚴重感染或不易治癒之現象。

    幼兒及兒童也容易罹患積液性中耳炎,一般多發生在未治癒急性中耳炎,或不明原因。患者並無耳痛之症狀,僅有不同程度之重聽。理學檢查仍以耳鏡檢查最重要,可見多樣性之鼓膜變化,及鼓膜後有各式積液表徵,如水泡、水線(Air-fluid level)或顏色變化。在治療上亦是先給予有效之抗生素;而若持續三個月以上仍未改善,則做鼓膜切開術及放置中耳通氣管,並可考慮同時切除肥厚之增殖腺(Adenoid tissue)。

  成人亦會罹患積液性中耳炎,此時須小心是否為鼻咽癌所導致。原因不明的成人積液性中耳炎,須加強治療,若已持續二至三個月,則須立刻放置通氣管。唯部份成人患者會成為通氣管依賴者(即沒有通氣管,便會再產生積液性中耳炎)。

  接受通氣管的幼兒及兒童必須每年追蹤三次,以觀察通氣管是否仍在,及通氣管周圍之鼓膜有無變化。如果通氣管雖在,但其餘鼓膜凹陷,形成凹陷袋或膽脂瘤,則須手術治療;如果通氣管已脫出,鼓膜仍須追蹤;如再產生慢性中耳積液,則仍須放置通氣管;如果鼓膜形成凹陷袋或膽脂瘤,則須手術切除;如果通氣管脫出,鼓膜呈現正常,仍須每年追蹤檢查一次,一直到十五歲,以便早期發現無症狀的鼓膜凹陷及膽脂瘤。一般追蹤到十五歲,若鼓膜正常,沒有產生後遺症者,就不必再追蹤了。

    理論上,所有急性中耳炎均須治療追蹤到鼓膜恢復正常,而積液性中耳炎則須追蹤到痊癒或放置通氣管。而放置通氣管者須追蹤到十五歲。如此便可掌控整個中耳炎及其後遺症的病程與治療。然而實際上所有的人並不能完全遵守上述原則,因此導致許多患者罹患慢性中耳炎,凹陷袋或膽脂瘤而未能早期發現,錯失早期治療之良機。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