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功能性內視鏡鼻竇手術 

功能性內視鏡鼻竇手術 功能性內視鏡鼻竇手術的主要觀念為(1)保存黏膜功能(2)改善原來阻塞的地方使其恢復通氣,進而改善次發的鼻竇炎。以往傳統治療鼻竇炎的根除性手術Caldwell-Luc手術,乃經由唇下黏膜進入,雖外表不留疤痕,但術後會有顏面水腫及3-6個月的期間牙齒上唇感覺麻木的後遺症。進來由於內視鏡的運用,在診斷及治療鼻部疾病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治療率高且無顏面疤痕或麻木等後遺症,可謂現今鼻部手術的最大進步。早期的內視鏡手術,為傳統的觀念--將鼻竇內的黏膜組織全部清除以根治鼻竇疾病。現在的觀念則發現--額竇、上頷竇及篩竇皆引流到竇口鼻道綜合體(osteomeatocomplex) ,因為此綜合體的病灶造成鼻竇引流出口的狹窄,進一步阻擋其他鼻竇的開口才造造成鼻竇炎。因此竇口鼻道綜合體的重要性在於其是發炎和感染的病灶,只須解除此處病變,其他病變的鼻竇於術後將會自行恢復。依循著這個重要觀念並加上電腦斷層及磁振造影等影像科技的幫助進而發展出現代所使用的「功能性內視鏡鼻竇手術」,簡稱FESS。因為內視鏡的改進及技術的創新,現又將此手術範圍擴大至顱底、眼眶、腦下垂體、鼻淚管、後鼻孔、鼻咽等手術,因此又稱鼻及鼻竇內視鏡手術(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簡稱ESS)。

內視鏡鼻竇手術的適應症:

1.鼻腔及鼻竇手術包括慢性鼻竇炎及鼻息肉、黴菌性鼻竇炎、侷限性鼻腔及鼻竇腫瘤(倒生性乳頭瘤)、黏液囊腫、大庖甲性鼻甲及中鼻甲頭痛症候群、鼻咽腺樣體增殖症或鼻咽腫瘤切除、鼻後孔息肉、鼻後孔閉鎖、鼻中膈彎曲及鼻部的整型、蝶竇的病灶。

2.其他的手術包括腦脊髓液鼻漏之修補、眼眶減壓手術、淚囊鼻腔造口術、腦下垂體之手術。

內視鏡鼻竇手術的常見的併發症有:

1.鼻腔內的結疤及鼻內粘連

2.眼部併發症:包括眼眶周圍淤血及血腫、視力障礙、失明及鼻淚管狹窄等

3.腦部併發症:包括腦脊髓液漏、腦膜炎及腦膿瘍等,一般發生併發症的機率都很低。

內視鏡手術術後的照顧與治療,跟手術本身一樣重要,病人應配合醫生做居家鼻及鼻竇清洗約三至六個月,加上藥物及鼻噴劑之輔助性治療,定期門診追蹤及處理,良好的術後照顧是手術成功的關鍵。功能性內視鼻竇手術現今已成鼻部手術的主流。手術時間及恢復期都比已往開放性的手術短,病人接受度也較高。一般手術後約有85%的病人症狀獲得相當程度的改善。成功率相當的高!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