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流鼻血是怎麼回事?
簡介:
俗話說:「小孩屁股三把火」,所以小孩子容易流鼻血,有說『噴血鏡頭』,很多人常把流鼻血歸因於火氣大,但真的是這樣嗎?鼻子除了呼吸以外,還有潮濕與溫暖外界空氣的功能,於是鼻腔內之黏膜含有豐富的血管,並構成血管叢,當外界環境變化過大時,加上局部刺激,這些暴露於空氣中的小血管便很容易破裂而造成鼻出血。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流鼻血發生在鼻中膈前半,也就是在鼻孔上方約0.6公分處,這是一個豐富血管網的位置,同時也是一個暴露於外界且最易受傷的位置,這些小血管只要稍微碰撞很容易出血。小孩子血管較為脆弱,乾燥寒冷的空氣刺激、鼻中膈彎曲、過敏性鼻炎、鼻竇炎(打噴嚏、大力擤鼻涕、習慣性挖鼻子)等,都是流鼻血的高危險群,另外顏面外傷如撞擊、跌倒、骨折等亦可以造成鼻黏膜或鼻骨受損而出血。
全身性疾病也可能與流鼻血相關,多半是因凝血功能受損如血友病、白血病(血癌)、肝功能不全、尿毒洗腎病人、長期服用抗凝血劑如阿斯匹靈、warfarin、動脈硬化或高血壓。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要考慮鼻腔、鼻竇或鼻咽是否有腫瘤之存在,包括:鼻咽癌、鼻癌、鼻竇癌、鼻息肉、倒生性乳頭瘤等,雖然初期多以鼻水或痰中帶血表現,但是台灣是鼻咽癌好發地區,成人反覆流鼻血應該特別提高警覺。在年輕人中,有種血管性纖維瘤,會造成大量出血,這也是需要仔細檢查的。
治療:
家中遇到流鼻血時,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冷靜,遵循以下簡單的步驟大多都能輕易止血:1.直坐、2.張開嘴巴、3.抬高頭以減低血壓、4.並以手指壓迫後用拇指及食中指捏住鼻子下半部持續5-10分鐘。過去習慣將頭後仰鼻子朝上,這是錯誤的做法,事實上只會讓血向鼻咽繼續流,外面看不見而已,同時咽喉部的血液被吞入食道及胃腸時,會刺激胃腸黏膜,產生不適感或嘔吐,萬一被嗆入氣管及肺部,後果不堪設想!至於冰敷,目的在使局部血管收縮而達到止血的效果,所以要冰敷在鼻部而非額頭,才有效噢!
一旦流血超過10分鐘就應該考慮送醫,做進一步的處置了。在急診室時,醫生會考慮出血位置、出血程度,給予含血管收縮劑的棉條或凡士林填塞加壓,若可以看見出血血管,也可用電燒或化學藥劑局部止血,後鼻腔的出血則必須靠導尿管的氣球壓迫,大量出血時就必須考慮詳細的檢查及進一步的治療如內顎動脈或外頸動脈結紮等。
在臨床上常遇到鼻血剛止的病人反覆發作,其實在流鼻血後一週內,鼻黏膜血管尚未完全長好前,再搓揉鼻子會使得阻塞血管的血塊提早脫落,就會因血管叢糜爛而反覆流鼻血。因此除了至少一週絕對禁止挖鼻子,並可和醫師討論,併用抗組織安藥物避免鼻子癢痛,使用油性軟膏避免鼻黏膜乾燥,同時不要吃太過補身的食物或酒,做劇烈運動等以減少復發。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流鼻血均是屬於良性的病變,只要學會緊急的處置,大多會自行痊癒,不需過分擔心。比較值得注意的是,有時流鼻血反覆發生時,可能是有潛在性病變,這需要耳鼻喉科醫師詳細檢查,並給予適當的處置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