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口腔癌
耳鼻喉部蔡東龍醫師
根據衛生署民國九十年十大大癌症死因統計,口腔癌為所有癌症第7位,再男性為第5位,已經取代鼻咽癌成為台灣地區最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口腔癌每十萬人男性死亡率在民國七十年為2.57,到民國九十年變成12.58,約增加4倍,與國人嚼檳榔的習慣大有相關。一般有嚼檳榔習慣的人,大都同時有抽煙和喝酒的習慣,是造成口腔癌最重要的致病因子。根據衛生署民國九十年統計資料,口腔癌男性平均死亡年齡約為55歲,這是因為衛生署把下咽癌加入統計的結果,若是平均發病年齡較老的下咽癌除去,則口腔癌的好發年齡可以提早到四十幾歲,正是中壯年時期的男性,不論對家庭或社會生產力都會產生很大的衝擊,是一項嚴重的健康及社會問題。
根據台北榮總耳鼻喉部喉科的統計,口腔癌最常發生的部位以舌頭最多,佔63%。而抽煙、喝酒、嚼檳榔常會造成口腔的前癌變化:白斑、紅斑以及黏膜下纖維化,這些病灶都具有高度的癌化可能性,一旦有發現最好找有經驗的喉頭頸科醫師施行切片檢查,以免癌化延誤治療。口腔癌的臨床表現最常見是口腔長期不癒合的潰瘍合併有硬塊,因此若是有超過兩週沒有癒合的口腔潰瘍最好找耳鼻喉科醫師檢查,必要時則進行切片或切除送病理化驗,不要害怕切片而延誤就醫。口腔癌具有早期頸部淋巴腺轉移的特性,根據台北榮總耳鼻喉部喉科的統計,約有24.2%在診斷時已經有頸部腫塊,甚至有高達23%在診斷時雖然沒有頸部腫塊,但是已經有癌細胞轉移到頸部淋巴腺,因此並不是切片造成腫瘤轉移,而是腫瘤特性使然,所以在治療上更需要找有經驗的喉頭頸科醫師才能完整的治療口腔病灶和頸部轉移問題。
口腔是很容易檢查的身體部位,台北榮總耳鼻喉部喉科治療早期口腔癌的效果,五年存活率可高達86.6%,早期舌癌更可高達90%以上;然而大部分的病人都是因種種原因延誤治療,晚期五年存活率只有45.8%。只要早期發現,並且找有經驗的喉頭頸科醫師治療,口腔癌的預後比起其他癌症(例如肺癌、肝癌)還是要好的很多。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