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最新消息

耳鼻喉科頭頸部超音波−頭頸部病灶診斷的利器

發佈日期:
發佈者:耳鼻喉頭頸醫學部
類別:最新消息
點閱數:26955

                     台北榮總耳鼻喉頭頸醫學部 主治醫師 李宗倫

       頸部超音波在臨床上的運用,主要是評估甲狀腺及頸部淋巴結,並與其他頸部腫塊、唾液線病灶及副甲狀腺腫塊來做鑑別診斷。超音波是一項沒有游離輻射的檢查,同時也是一個方便且快速執行,不昂貴的檢查。高解析度的超音波檢查有很高的敏感度(為有病者診斷結果為陽性的比率),但有較差的特異度(為沒病者診斷結果為陰性的比率),為了彌補此不足之處,可以在超音波檢查的同時,安排超音波引導細針穿刺檢查,以細胞學檢查,提供診斷上更多的資訊,提高診斷的正確性。合併這兩樣檢查,可用於確認病灶的存在與否、評估病灶為良惡性、追蹤良性腫瘤的病程變化、監測可能發生的手術後併發症。

       以往這項檢查是由放射線科醫師操作執行,從兩年前開始,本科開始自行操作頭頸部超音波,近期,更在蕭安穗部主任和朱本元主任大力支持下,將購入高解析度的超音波,亦包括超音波彈性影像,對於良惡性腫瘤的區別,能提供更多的資訊。

      這樣檢查由耳鼻喉頭頸科醫師操作的好處有幾樣,其一,耳鼻喉頭頸科醫師本身專精於頭頸部的手術,對於此處的解剖位置非常熟悉,因此執行超音波時,可依據外科醫師的角度及觀點,評估腫瘤的位置及手術關注的細節;二.耳鼻喉頭頸科醫師對於頭頸部惡性腫瘤之淋巴引流相當熟悉,對於頭頸部的腫塊,其可能引起病灶的源頭,亦可同時以纖維內視鏡檢查咽喉部是否同時存在病灶;三.對於診間固定追蹤的病患,可以立即以即時影像檢查,並與病患解釋。

      超音波在臨床的運用上有諸多好處,同時細針穿刺能得到組織的診斷,但此項檢查也不是萬能的,對於較大的腫瘤,超音波檢查不容易完整評估整個範圍及其對於周邊組織、神經侵犯的狀況,而對於較深或手術後的病灶,及被骨頭及空氣阻擋的部位,也會大大限制超音波檢查的運用。因此在遇到這些情況時,電腦斷層、磁振造影、正子掃描及鼻咽喉纖維內視鏡檢查,能補其不足之處。

      超音波檢查於頭頸部最常運用於下列幾種疾病

  1. 甲狀腺結節

在甲狀腺結節的評估上,超音波更勝於其他影像學檢查,可藉由一些特徵,包括低回音性、腫瘤邊界不清楚、腫瘤高度比寬度的長、微小鈣化點及結節內血流量增加,來幫助良惡性的區別,加上之前提到的超音波彈性影像和細胞學檢查,更增加診斷的準確度,能及早發現及治療甲狀腺惡性腫瘤。此外,在確診為甲狀腺的病患,超音波能夠在手術前詳細評估腫瘤侵犯的範圍及頸部淋巴是否有轉移,使術前能夠更詳細精準計畫手術的範圍。

  1. 頸部腫塊

超音波檢查能夠讓我們更精準掌握腫塊與其他血管(頸動脈、內頸靜脈)神經(迷走神經、臂神經叢等)的相對解剖位置,讓我們得到更正確的鑑別診斷,而對於增生的淋巴結,也能觀察其形狀、長寬比及結內的結構是否保留,判斷僅是發炎性淋巴結或疑似為惡性腫瘤。

  1. 唾液腺

在評估唾液腺的病灶,包含腮腺及下頷腺,因為下頷骨阻擋及位於較深層組織的緣故,超音波無法評估腮腺深葉的病灶,幸而腮腺腫瘤鮮少位於此處,撇開此限制,超音波對於腮腺間質的病灶有極佳的敏感度,甚至唾液腺結石,也有機會找到並定位。

        除了以上幾點外,耳鼻喉科頭頸部超音波運用的範圍越來越廣,現在更往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手術評估、聲帶運動、咽喉腫瘤切片…等等發展,因此本部購入高解析度的超音波,一方面能提升對病患的服務,另一方面的能繼續嘗試,將此項無輻射、非侵入性且不昂貴之檢查運用於更多的醫療領域。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