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聲帶結節的非手術性治療

台北榮總耳鼻喉部主治醫師 王怡芬

 

由於生活環境的改善及社會形態的變遷,人們彼此間的言語溝通愈來愈頻繁,音聲疾病的發生率明顯增加,再加上對生活品質的要求,「音聲醫學」已逐漸被大眾所重視;尤其是工作上必須長時間說話者,如政治人物、企業主管、律師、大眾傳播從業人員、聲樂家等,常常有聲音方面的困擾;若有聲音沙啞的情況,就應該儘快找耳鼻喉科專科醫師檢查。

 

用聲方法不當及用聲量太多是造成音聲疾病最主要的原因,其中最常見的診斷為「聲帶結節」,即所謂的「聲帶長繭」。喉內視鏡顯微手術並不是聲帶結節的第一線治療,而是先以非手術性治療為主,包括聲音休息、藥物治療及「嗓音訓練」。根據國外長期的研究報告,適當的非手術性治療能使約90%早期聲帶結節的患者獲得聲音改善而免除手術的必要。

 

根據台北榮總耳鼻喉部喉頭頸科最近以非手術性方式治療聲帶結節患者的臨床研究: 將聲音沙啞一個月以上,並以精密的喉內視鏡頻閃觀測數位錄影及音聲評估檢查而診斷為「聲帶結節」的患者,給予適當的藥物治療及專業語言治療人員指導的「嗓音訓練」後,92.7%的患者在聲音沙啞或發聲費力程度方面獲得改善,因而免除了手術的必要。治療前後的檢查包括了喉內視鏡頻閃觀測數位錄影及電腦影像分析、音聲聽覺評估、音響學分析、氣流動力學檢查、發聲能力記錄與數位音聲分析,以統計學方法比較治療前後各評估指數的變化,多項參數呈現顯著的改善。此外,治療期間並未發現患者發生任何治療引起的副作用。

 

「聲帶結節」的治療應首先以非手術性的藥物及專業的「嗓音訓練」為主,當非手術性治療的效果不佳時,才考慮接受喉內視鏡顯微手術,而術後仍須遵照正確的發聲方式,否則聲帶結節就可能再發。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