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道基質瘤的手術治療
胃腸道基質瘤也可稱為胃腸道間質細胞瘤, 為基因突變(主要是c-kit基因)造成, 腫瘤原發於胃腸黏膜之下. 基質瘤的診斷以病理報告為依據, 依照腫瘤大小以及高倍顯微鏡下細胞分裂的數目來判斷及分類, 可以分為極低度, 低度, 中度, 高度惡性風險. 其中中度及高度惡性風險可以開立重大傷病證明.目前胃腸道基質瘤的手術適應症為兩公分以上的腫瘤, 由於腫瘤位置常位於黏膜下, 手術前大多無法有確切的病理診斷, 因此兩公分以下的黏膜下腫瘤建議可以先規則追蹤, 有些黏膜下腫瘤長得非常慢, 甚至過了好幾年都沒有明顯長大, 這些黏膜下腫瘤就有可能是良性的腫瘤[如肌瘤(myoma), 史旺式細胞瘤(Swannoma), 異位性胰臟(ectopic pancreas), 脂肪瘤(lipoma)等等]或是惡性度低的基質瘤. 由於胃腸道基質瘤長大後, 可能會合併有胃腸道出血的情形, 治療是以手術切除為主, 如果病理報告為高度惡性基質瘤或是合併有遠處轉移(肝, 腹膜等), 則需要加上標靶藥物治療.
手術切除範圍一般為局部切除, 少數腫瘤侵犯到胃食道或是胃十二指腸交界處,還需視腫瘤大小及侵犯情形, 可能需要切除部分或全部胃.
手術方式包括傳統開腹手術, 腹腔鏡手術, 以及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手術. 對於腫瘤靠近胃食道交界處或是胃十二指腸交界處等手術切除困難部位時, 為了達到能保留賁門或幽門以及胃部的目的, 可以考慮使用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的方式來進行手術.目前大多數的胃腸基質瘤可以腹腔鏡手術切除, 但是若腫瘤太大或是侵犯鄰近器官而導致微創手術有困難進行時, 則需要改成傳統開腹式傷口來進行. 由於每個人的腫瘤位置及大小有差異, 使用何種手術方式來進行還是需要與手術醫師討論後決定.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