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膽管癌

膽管系統包含遍及肝內的小膽管、其所匯集而成的總肝管、貯存膽汁的膽囊,以及連接至十二指腸的總膽管。在以上膽管系統內長出來的惡性腫瘤稱為膽管癌。膽管癌在台灣並非少見的癌症,根據統計:108年國內新診斷出的肝內外膽管癌以及膽囊癌的病患總計共有兩千三百多人。然而膽管癌初期沒有明顯特徵,不容易及早診斷;等到發現體重減輕、出現黃疸,甚至是摸到腫塊時多半已進到晚期,無法手術,即使接受傳統的化學治療,其5年的存活率也僅剩不到10%。針對無法手術的膽管癌患者,國際標準治療建議使用化療藥物gemcitabine(健擇、健仕)搭配cisplatin(順鉑)的複方化療;然而此一複方對於亞洲人有較明顯的副作用,對老人家、心衰竭或腎功能不佳等患者更要格外小心。今年國衛院癌症研究所與臺北榮民總醫院合作,研發出改良型的免疫化療複方,包含:gemcitabine(健擇、健仕)、口服TS-1(愛斯萬),並搭配免疫治療藥物nivolumab (保疾伏),成功地延長了病患的存活率,也減少了傳統副作用的發生率。所有的膽管癌患者都可以考慮接受新型複方治療,然若病人基因檢測顯示為MSI-H(高度DNA微衛星序列不穩定)或TMB>10(腫瘤突變比例指數較高),接受此處方的治療反應更好。建議新診斷的膽管癌患者可與醫師討論諮詢相關治療決策。

推薦醫師:李沛璋、 齊振達、趙毅、李重賓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