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生殖內分泌科護理指導
:::

臺北榮總不孕症醫療諮詢

臺北榮總不孕症暨生殖內分泌科的輝煌歷史與成功率

 

臺北榮民總醫院婦產部於民國74年(1985)成功地孕育了全國第一例試管嬰兒,回溯這個台灣生殖醫學的成功開端,背後仰賴許多前輩的努力:

民國71年(1982)臺北榮總當時的院長鄒濟勳及婦產部吳香達主任,推薦張昇平主任前往美國南加州大學(USC)生殖內分泌科研習,時逢南加州大學剛成功地孕育了全美第二個試管嬰兒的誕生。張主任於民國72年回國後,積極成立試管嬰兒小組,採購相關設備,擬定周詳計畫,帶領當年的主要成員趙湘台醫師(現任本部門婦產實驗室主任)、陳樹基醫師、曾啟瑞醫師、實驗室負責人歐陽杏如老師和謝妙玲老師、超音波室舒麗萍老師……各司不同的重要環節,從動物實驗、排卵針劑及藥物的使用、超音波及核醫荷爾蒙數值對卵泡之監測、取卵的方法……到實驗室無菌設備、培養基的泡製、精蟲洗滌、受精步驟、胚胎的觀察、胚胎植入的方法等,人工生殖科技平台於焉逐漸成熟。民國73年三月份我們完成動物實驗,四月份正式進入臨床試驗,經過多次的失敗,終於在73年八月底,成功地讓不孕症病人張女士胚胎植入著床成功,於民國74年四月順利地誕生國內第一位試管嬰兒張小弟,拔得台灣人工生殖醫學的頭籌!

成功首例」的光環,讓本部門人工生殖醫學團隊成員更加自我期許;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工作態度,讓我們在生殖科技的領域中,有多項技術也都是國內「第一」,包括輸卵管精卵植入術(禮物嬰兒)、輸卵管胚胎植入術、精子注入卵黃間隙顯微手術,以及卵子捐贈等。胚胎的協助孵化、精/卵/胚胎之冷凍與解凍的改良、排卵針劑的使用方法及改良、培養基的改良、囊胚的移植、克服重度男性不孕障礙的單一精子注入卵漿內顯微手術……每個細節關卡我們都持續地精益求精!此外,本院幸有國內首屈一指的男性不孕醫學專家黃志賢主任與本團隊合作,許多在其他機構無法取得精蟲的案例,在本院接受療程後都成功懷孕至生產。

臺北榮總自民國73年至99年,總共施行人工生殖技術案例為9000人,活產2700名嬰兒,臨床活產成功率為30%(這可是「接受療程婦女平均年齡39歲」的結果,比起國內接受人工生殖療程婦女的平均年齡34歲,困難度高出許多!);多胞胎懷孕人數567人,佔生產人數之21%(雙胞胎20%、三胞胎1%);經由人工生殖技術誕生的嬰兒總共為3267人。這些健康可愛的寶寶,圓了許多求子家庭的夢想;而這些經由人工生殖技術孕育的生命,成長過程的健康與學業表現,和一般自然受孕誕生者並無二致,以第一個成功誕生的試管嬰兒張小弟為例,是生命科學相關科系研究所的高材生,而第一位女試管寶寶陳小妹,則在美國名校修讀生物科學相關領域。

民國100年,我們懷著不捨的心情歡送「台灣試管嬰兒之父」張昇平主任屆齡退休,由本科兼具豐富臨床經驗與基礎研究學養的醫學博士李新揚醫師接掌人工生殖醫學團隊,以「更體貼求診夫婦需求」的態度為出發點,設計無微不至的客製化精緻醫療,並拓展雲端服務,提供網路線上諮詢與衛教,盡所能地讓忙碌的現代人能夠更方便更安心地進行人工生殖療程;同時,合併基礎科學工作團隊,以動物實驗為前驅,鑽研更有利於成功懷孕的胚胎培養技術。而在此承先啟後的交棒時刻,本部門大家長趙灌中主任向院方爭取經費,重金打造全新的取卵手術房、胚胎實驗室與胚胎植入平台,使得人工生殖流程中各個重要環節,銜接更為緊密無縫。硬體的提升,加之以謝妙玲老師所帶領的胚胎培養資深技術團隊,而新一輩的醫師也都陸續自國外完成進修訓練,我們有信心開創成功率與滿意度兼具的人工生殖新紀元!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