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常見攝護腺疾病

台北榮總泌尿外科主治醫師 林子平 

 

    攝護腺是男性特有的器官,它在男性的生育功能上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它的位置在男性骨盆腔的最底端,也就是在會陰部之上,所以騎腳踏車的時候有可能對它產生比較大的壓力。

    攝護腺在年輕人的大小約如栗子一般大。它與其他骨盆腔器官的關係,是位在膀胱的出口,直腸的前方,恥骨後方。男性尿道穿過攝護腺的正中間,所以當攝護腺腺體隨年齡增加而逐漸變大時,或者是攝護腺體的肌肉受到刺激而收縮時,就會壓迫中間的尿道導致膀胱出口阻塞造成小便不通暢的症狀。

    以下就以攝護腺最常見的三大類問題來分別討論: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炎、及攝護腺癌。 

 

一.攝護腺肥大

       攝護腺肥大是一種隨著年紀逐漸增長而愈見顯著的問題。年輕時,攝護腺內的細胞新生與凋亡維持平衡,因此攝護腺不會變大,此種平衡在年齡逐漸增長後被破壞,老舊細胞堆積在攝護腺內,攝護腺逐漸變大,進而造成膀胱出口的堵塞,導致排尿障礙。

       攝護腺肥大是中老年男性的專利,40歲以下非常罕見,病人常以逐漸嚴重的排尿障礙(如排尿時間拉長,尿柱變細,排尿中斷,小便解不乾淨而感覺膀胱內留有殘尿等)或是在攝護腺肥大的中後期,膀胱的儲存尿液功能變差(如尿急、次數頻繁、晚上起床解小便的次數變多等)等症狀表現而求診。 

 

       對於有以上下泌尿道症狀的患者,可以考慮藥物治療,尤其是這些症狀影響到生活品質時。若藥物效果不佳,或是攝護腺阻塞導致進一步的併發症,如年長男性的尿路感染,膀胱憩室,膀胱結石,攝護腺出血,甚至是腎臟水腫,都要慎重考慮手術,而不是勉強用藥,可與醫師諮詢,以尿路功能檢查來辨認哪些人的攝護腺比較值得早期積極治療。 

 

二. 攝護腺炎 

 

    相反的,攝護腺炎不是中老年男性的專利,在年輕人也很常見,它是50歲以下男性病患來泌尿科求診第一常見的診斷,其中只有少數與感染有關係,大部分是以無法以其他原因解釋的局部疼痛(包括下腹痛、會陰痛、腹股溝、或睪丸痛)來表現。但是診斷上要注意排除其他的問題如尿道感染、膀胱疾患、攝護腺癌等才能下此診斷。 

 

    診斷及進一步的分類要依賴驗尿、尿液培養及肛門指診。攝護腺炎是一種臨床診斷,成因包括多種因素,所以治療也較多元:包括甲型交感神阻斷劑、抗發炎藥物、肌肉鬆弛劑等;另外對於較頑固的病症,也可以考慮攝護腺按摩,溫熱療法或其他物理治療等。這雖然不是要命的疾病,但是有很大一部分病程會慢性發展,需要針對症狀予以長期控制。

 

三. 攝護腺癌 

 

    攝護腺癌是男性相當好發的癌症,在西方國家往往是男性第一名的癌症,在台灣發生率及死亡率也是節節高升,到近年的統計已經竄升到男性發生率第五位及死亡率第七位的惡性腫瘤。但是早期攝護腺癌的症狀很不明顯,與良性攝護腺肥大也往往不可區分。所以早期診斷要依賴肛門指診及攝護腺特異抗原(PSA)的檢查。治療方面若是早期癌病可以選擇根除性手術或是放射治療,若臨床上風險低且年紀大的病人可以選擇嚴密監控而暫緩治療,晚期癌病主要是依賴荷爾蒙治療,而化學治療及標靶治療是較後線的治療。因為其自然病程較長且荷爾蒙反應良好,五年存活率可達六成。

    總而言之,攝護腺疾病是專屬於男性的問題,隨著衛生及健康照護條件的改善,壽命的延長,攝護腺疾病對我們的困擾將會越來越普遍。所幸,各種攝護腺的研究讓我們對攝護腺疾患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而其治療也隨之有長足的進步。若有攝護腺相關問題可以與您的泌尿科醫師做進一步的討論與診治。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