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尿失禁知多少?

尿失禁知多少? -------------------------林志杰醫師

2014/4/2 上午 08:54:00

 

你對尿失禁瞭解嗎? 你知道尿失禁有種類之分嗎? 開宗明義,先針對「尿失禁」來下註解,「尿失禁」定義是說「尿液不自主流失出來」。接踵而來的討論將會是著重在「尿液從何而來? 從尿道口、會陰、肛門口、陰道、還是體表呢? 是在何種情形之下流出尿液來呢?」。倘若病患能清楚且詳細的描述尿液來源、尿液量、發生時間點及情境、相關病史,這些背景資料皆會是提供醫師診斷並分類歸屬其尿失禁的重要依據。尿失禁的種類,可簡易分類為「應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滿溢性尿失禁」、「持續性尿失禁」、「夜間遺尿」。

 

從「應力性尿失禁」的字義來分析,即可知道這是應「力」而生的失禁。從腹部而來的「壓力」,向下迫使膀胱內壓力間接上昇,進而高過尿道的阻力,所以從尿道口會突然有少量尿液滲漏出來。何種情況會有這種突然上昇的腹內壓力呢? 就是「咳嗽」、「打噴嚏」、「運動」、「走路」等。應力性尿失禁,常見於中老年婦女,這些婦女常是具有多次經產道生產的病史,尤其是在停經後,失去前陰道壁的支撐、骨盆腔內組織不若年輕時強韌,顯得虛弱。在上述情形下,便容易因腹壓瞬間上昇導致尿失禁。但此類尿失禁也並非專屬於女性患者,在男性病患也可能發生,主要常見於攝護腺癌有接受過攝護腺根除手術的病患,術後尿道括約肌不像從前緊閉。應力性尿失禁並非以藥物治療為主,多數是以手術來矯治較佳。

 

關於「急迫性尿失禁」,就字面來看是以急尿為主的尿失禁。患者先有強烈急尿感,隨之而生的尿失禁。但是此種尿失禁在診斷時,須謹慎排除可其他的可能病因,如膀胱發炎、因神經系統疾病導致的神經性膀胱等。若是已排除其他的可能病因之後,才能胸有成竹的使用抗乙醯膽鹼的藥物治療。此類尿失禁則與「膀胱過動症」有極大的關聯性。所謂「膀胱過動症」,根據2002年國際尿失禁協會的定義,是指「一定有急迫尿液感,可能有、但也可能沒有急迫性尿失禁,且經常伴隨著頻尿、夜尿。且一定沒有其他的病因造成這些症狀」。因此急迫性尿失禁若是來自其他的病況原因,則是以治療該主要病因為首要。其治療方式跟應力性尿失禁迥然不同,是以藥物為主,最後才可能考慮手術。

 

「滿溢性尿失禁」的主因,則是慢性尿瀦留及尿後殘餘尿量過高所致。舉例來說,「洗臉盆」就是代表下游的「膀胱」、「水龍頭」象徵是「上游的輸尿管、腎臟」,上游持續形成尿液往下游排出,出口順暢就不會滿溢出來。假設「洗臉盆」排出不良、甚至阻塞,但是上緣水龍頭持續在流出水,可想而知,水就會滿溢滲漏出來。而「滿溢性尿失禁」常是因為「膀胱」喪失收縮力導致,可見於男性攝護腺良性肥大導致膀胱尿路出口阻塞,除此之外,也可在年老中風、長期罹患糖尿病的男、女性病患,此類尿失禁病患的表現,常是一次少量的排尿,接著出現間歇性的涓滴型滲漏尿,較嚴重者可在其下腹部、恥骨上緣處觸摸到隆起,這即是漲滿起來的洗臉盆-「膀胱」。

 

「持續性尿失禁」的形成最常見於具泌尿道廔管病患,其中又以「膀胱陰道廔管」最多,常是導因於婦科疾病手術、下腹部放射線治療過後、經產道生產造成的嚴重損傷。除上述之廔管外,第二常見的主因還有「異生性輸尿管」,這是屬先天性泌尿系統結構異常所致,它會將尿液誤引流至前段尿道或是女性生殖系統,這種情形就會在年輕病患診斷出來。至於另外一種後天而來的持續性尿失禁,則是因病患的尿道括約肌已嚴重損傷無法閉合而成,這發生在極少數的患者接受攝護腺癌根除性手術後。

 

「夜間遺尿」則是發生「在睡眠中發生的尿失禁」,也就是俗稱的「尿床」。在三歲以下的小孩是正常的,國外數據是指出在五歲時還會有一成左右的兒童、到十五歲時有1%的少年呈現出夜間遺尿症狀。「哪些兒童須特別注意呢?」,在六歲之後的兒童仍舊出現尿床現象的話,即應進行泌尿系統的評估。儘管如此,這些兒童絕大多數仍是不會被檢查出有異常現象。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