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該怎麼辦?
2012/11/19 下午 04:48:00
榮總人月刊 第 258期 2005年11月
陳先生是一位50歲男性,生活規律,有一天早晨起床上廁所發現小便是淡紅色,讓他非常擔心,所以他到醫院檢查。在做了X光、超音波、尿液檢查、尿液細胞學檢查、靜脈腎盂造影及膀胱鏡檢查後,發現右邊腎臟有一個1.5公分結石。之後,他接受體外電震波碎石術擊碎結石,目前在門診追蹤。
何謂血尿?
一般人聽到血尿都會覺得很恐怖、很慌張,深怕身體有什麼問題。血尿就是尿液中有紅血球,一般來講在高倍顯微鏡下可以看到3個以上的紅血球就是血尿。但是並不是尿液看起來是紅色的就是血尿,因為有些食物、色素還有藥物也會讓尿液看起來是紅色,但是尿液裡面並沒有紅血球。有時因為尿液比重還有酸鹼值過高或過低而造成在顯微鏡下看不到完整的紅血球,所以在判讀常規尿液檢查時也要注意一下尿液比重還有酸鹼值。那血尿一定是紅色的嗎?那可不一定,血尿可以是清澈的、褐色的、淡粉紅色的,也可以是深紅色的,看其出血量而定。
血尿的類別
血尿一般來說有幾種分類方式,如就肉眼是否可視可分為巨觀性血尿和顯微性血尿。「巨觀性血尿」是肉眼可看出尿液是紅色、褐色或淡粉紅色,有時也可看到血絲和血塊。「顯微性血尿」是在顯微鏡下看到3個以上紅血球,但肉眼並看不出有什麼異常。
依照疼痛與否也可把血尿分為疼痛性血尿和無痛性血尿。一般來說,「疼痛性血尿」比較可能是因泌尿道發炎引起的,而「無痛性血尿」可能是由泌尿道腫瘤、攝護腺肥大等引起。
依照血尿出現時間也可分為三種:
- 前段血尿-主要是前尿道問題
- 後段血尿-主要是後尿道或膀胱頸出血
- 全段血尿-則主要是腎臟或膀胱問題。
造成血尿原因:
- 腎臟方面的疾病,如腎絲球發炎
- 腎臟、輸尿管、膀胱結石,如合併有腎絞痛常是輸尿管結石
- 攝護腺肥大:40歲以上病人攝護腺肥大比率增加,如合併有膀胱出口阻塞狀況,常是攝護腺肥大所引起
- 泌尿道腫瘤常合併有無痛性血尿
- 膀胱、腎臟、尿道、攝護腺發炎,常合併有頻尿、急尿,還有解尿疼痛狀況
- 泌尿道病毒感染、性傳染病是造成血尿原因,女性病人較常見
- 腎臟挫傷,如腎臟遭受重擊
- 系統性疾病,如紅斑性狼瘡腎炎
- 血管性疾病,如動靜脈栓塞、腎動脈梗塞
- 鐮刀型血球疾病
- 遺傳性疾病,如多囊腎
- 劇烈運動
- 藥物引起,如rifampin、phenytoin,penicillin
- 泌尿道結核病
- 代謝性疾病,如高尿酸尿症
- 月經污染-最好在月經前一個禮拜或乾淨後一個禮拜以上再檢查尿液比較準確。
以下幾種方式:
- 尿液檢查 - 包含一般尿液試紙及顯微鏡檢查,確定有無血尿
- 尿液細胞學檢查 - 看看是否有惡性細胞
- X光檢查 - 主要是看泌尿道有無鈣化點,如有可能比較像結石
- 超音波 - 主要檢查腎臟和膀胱有無腫瘤或結石,也可評估攝護腺大小
- 靜脈腎盂造影 - 可看整個泌尿道有無顯影上缺損,是否有腫瘤或結石,是不是有泌尿道阻塞狀況
- 電腦斷層 - 主要可評估X光不顯影結石,及評估腫瘤狀況
- 膀胱鏡、輸尿管鏡 - 可用肉眼看泌尿系統是否有結石或腫瘤。
治療主要是要看造成血尿原因,再採取適當治療方式。如做了所有檢查都沒有找出原因,則可每三個月做尿液常規檢查及尿液細胞學檢查,定期追蹤,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