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各類手術說明
:::

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說明書

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說明書

2011/5/31 上午 11:56:00

 

一、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之方式與範圍

  1. 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治療的目標在於根除所有攝護腺內的癌細胞。
  2. 手術可經由恥骨後做根除性攝護腺切除術、或由腹腔鏡經由腹腔或腹腔外來做根除性攝護腺切除術、也可以機器手臂輔助腹腔鏡來做根除性攝護腺切除術;以下分三點做說明:
    a. 骨盆腔淋巴結切除術:
    原則上切除之淋巴組織應送冰凍切片檢查,若手術中發現骨盆腔淋巴結明顯不正常且冰凍切片檢查發現有癌細胞轉移,則不繼續進行根除性治攝護腺切除手術。
    b. 包括攝護腺、儲精囊、輸精管及膀胱頸均需切除,再行做膀胱頸及尿道重行接合手術。
    c. 神經血管保存:

    神經血管束位於攝護腺及尿道之後側方,在手術時如能避免傷及該神經血管束,則術後有機會保留陰莖勃起功能。但若病人有以下的情形則不適於接受神經保存手術:術前已經有性功能障礙、術前或術中發現神經血管可能已有腫瘤侵犯。
  3. 手術最好在攝護腺切片6~8週或經尿道攝護腺切除手術12週後,如此可以避免因發炎反應造成周圍組織的傷害 (如直腸),若要作神經血管保存手術亦較容易。

二、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之成功率、輸血之可能性

  1. 臨床分期:
    局限性的攝護腺癌其手術後的結果較好,較適於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局部侵犯性的攝護腺癌約有30~50%有淋巴轉移,手術後的結果則較差;另術前已有明顯淋巴結或骨骼轉移,則不適宜接受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
  2. 預期餘命:
    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適用於有可能被治癒之攝護腺癌,且其手術後病患之存活時間可超過使用其它治療方式。因此,病人的年齡及其同年齡層的預期餘命是手術與否的重要指標;一般建議適於手術之病患,其預期餘命應大於十年。
  3. 健康狀況:
    由於攝護腺癌的病患年齡通常很大,病患的健康狀況與手術後的併發症有相當大的關係。因此,病患有良好的身體狀況且沒有嚴重之心肺疾病,才適於施行根除治攝護腺切除手術。
  4. 一般而言,約有1/4到1/3的病患在手術中需要輸血。

三、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之風險/併發症

手術中可能發生:出血、直腸受傷、輸尿管受傷、閉孔神經受傷,術中給予之藥物,有可能發生藥物過敏的現象。

手術後可能發生:

  1. 傷口感染,癒合不良。
  2. 延遲性出血。
  3. 因出血而施與必要的輸血後,可能引發過敏及一些傳染病,如肝炎等。
  4. 輸尿管、直腸等周圍臟器之傷害及持續性之淋巴液滲漏。
  5. 可能發生膀胱尿道接合處癒合不良及尿液滲漏,且併發膀胱尿道接合處狹窄。
  6. 暫時性胃腸蠕動不良。
  7. 全身性併發症有:腦中風、心率不整、心肌梗塞、肺炎、肺栓塞、肺擴張不全、深部靜脈栓塞、敗血症及上胃腸道出血等。
  8. 陰莖勃起功能障礙。
  9. 尿失禁、無法射精及不孕症。

患者如有下情形,則發生上述併發症之比率比正常人高:

年紀大、慢性內科疾病(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肝病、中風、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結核等)、抽煙、酗酒、免疫功能不全體質。

四、不實施攝護腺切除手術之可能後果

如不接受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又不接受其他替代治療者,將來可能發生腫瘤擴散及轉移或阻塞泌尿道、直腸等之情形。

五、其他可替代之治療方式

對於早期的攝護腺癌, 如果病患小於七十歲, 最佳的治療方式是根除性的攝護腺切除手術;如果病患超過七十歲, 又合併攝護腺肥大的症狀時, 可以考慮經尿道攝護腺切除加荷爾蒙治療;早期或局部侵犯性的攝護腺癌也可以用放射線(或合併荷爾蒙)治療;轉移性的攝護腺癌可以用荷爾蒙治療。

六、預期手術後可能出現之暫時或永久症狀

  1. 疼痛: 約一週
  2. 傷口: 出血、滲漏或感染
  3. 發燒
  4. 血尿
  5. 小便失禁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