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醫簡史
源起
民國五十七年,原任教於美國史丹福大學核子醫系之
葉鑫華 教授,膺命返國開創現代核醫子醫學,於民國五十九年成立核子醫學中心。
自建築設計,器材採購,以迄人員訓練,蓽路藍縷,慘澹經營,終於民國六十年九月十五, 借復健部職業治療科房舍正式開始作業,現代核子醫學乃告引進我國。
民國六十三年中心改制為核子醫學部,轄設二科一室,即核子醫學科、放射製藥科、醫用核子裝備室。另聘請泰籍印德拉蘇菲女士,任客座物理師半年,協助放射免疫分析實驗作業,可收核子結構、功能與試管檢查兼籌並顧,無所偏廢之宏效,既有利於 核子醫學本身之發展,復有益於患者之最佳服務。此外,更可使器材集中使用,維護方便, 污染易加控制,發揮最大效益。
民國六十四年十月三十一日,中正樓新廈落成,本部乃遷入現址作業【中正樓後更為思源樓】。 本部自成立以來,經盧故院長致德、鄒故院長濟勳與歷任院長全力支持,連年擴充發展,於民 國六十六年引進國內首部核醫專用電腦,民國七十三年購置單一光子電腦斷層攝影機,本部業 已晉入第三代尖端作業紀元,非特領導國內,且與歐美先進並駕齊驅。民國七十八年一月本部 所屬科室改編為
(1)核子醫學科,
(2)放射製藥室,
(3)臨床免疫分析室。
民國八十一年設立國家多目標醫用迴旋加速器中心,首開國內代謝及功能性正子電腦斷層攝 影診斷先河,進入核醫第四代尖端作業紀元。民國八十七年購買偶合電腦斷層攝影儀,普及 正子電腦斷層攝影之臨床服務與研究,造福病患。
沿革大事記
1968年 籌設「核子醫學中心」 (全國首創)
1971年 開始作業
1974年 改制為「核子醫學部」
1975年 開始RIA檢查 (全國首創)
1977年 引進首部核醫電腦 (全國首創)
1977年 成立輻射傷害防治中心 (全國首創)
1984年 引進首部單光子斷層掃描儀 (全國首創)
1985年 引進首部骨密度儀 (全國首創)
1992年 設立國家多目標醫用迴旋加速器中心 (全國首創)
引進首部正子斷層掃描儀及醫用迴旋加速器
1998年 引進首部偶合雙探頭加馬攝影機 (全國首創)
2001年 成立產學合作「榮欣分子醫學影像中心」
2002年 整合完成國家基因醫學正子基因探針核心設施, 引進首部微型正
子斷層掃描儀 (全國首創)
2003年 完成無片化建立PACS報告系統
2005年 F-18 FDG 通過衛福部查核完成認證
2006年 CT/PET購置
2007年 RIA實驗室 CAP 認證
2011年 正子放射化學實驗室 cGMP認證
2011年 藥物品管實驗室(符合cGMP)
2011年 SPECT/CT 購置
2011年 C-11 SODIUM ACETATE 通過衛福部查核完成認證
2013年 N-13 AMMONIA 通過衛福部查核完成認證(全國首創)
2014年 ECAM造影機 全面升級
2016:吳良治 博士<核醫影像處理之雲端服務>榮獲本院創新改良獎第一名
2017: GE PET/3TMR & Micro PET/7TMR
2017:北榮與長崎大學學術合作簽約
2018:設立全方位正子磁正影像中心(INTEGRATED PET/MR IMAGIN CENTER)
2018:北榮與泰國Mahidol大學/Siriraj醫院及Rajavithi醫院簽學術合作備忘錄
2018:與美國GMS合作,成立Tc-99m TRODAT-1腦神經受體影像學習中心
2018:與陽明大學合作,設置國內第一台動物用Bruker 7T PET/MR影像儀
2018:北榮與大韓民國放射及醫學科學院(KIRAMS)簽學術合作備忘錄
2019:亞洲唯一小動物暨核磁共振影像儀開幕儀式
2019:北榮與澳洲利物浦醫院學術合作簽約
2019:國內第一台原裝進口數位化全身單光電腦斷層造影機
2019:採購最新一代配有TOF功能之正子電腦斷層掃描儀
2019:越南、泰國、緬甸、及印尼多國南向核醫人才交流計畫
2019:F-Naf通過衛福部查核完成認證
2020:通過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之醫學領域實驗室TAF認證(認證編號:3697)
2020:購置SPECT/CT、心臟專用半導體造影機
2020:建置智慧型自助報到候診系統
2020:國際核醫前瞻論壇暨北榮核醫部50周年
2021:因應臨床需求新增檢驗品項PRA(血漿腎素活性檢驗);為使本部同位素治療病人的服務更為完善,重啟TSH(甲狀腺測激素檢驗)、FT4(游離四碘甲狀腺素檢驗)、Thyroglobulin(甲狀腺球蛋白檢驗)及Anti-Thyroglobulin Autoantibody;ATA;TGAB(甲狀腺球蛋白抗體檢驗)。
2023:臺北榮總為國內第一家採用PRRT療法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
2023:設立核醫精準醫療中心(Nuclear Theranostics Center)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