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穎 營養師
研究發現,人體的肌肉質量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減少,至60歲以上流失加快,每年減少1-2%。肌肉質量的減少會導致肌力下降及體能衰退,從而引發「肌少症」。肌少症容易導致虛弱、跌倒、步態遲緩、失能等問題,並且死亡風險上升。因此預防肌少症是高齡社會中極重要的課題。
肌少症的定義為肌肉量減少、肌力減弱及肌耐力(身體表現)降低,符合上述1項為肌少症前期,2項為肌少症,3項為嚴重肌少症。可藉由量測小腿圍來篩選肌少症風險,男性小於34公分、女性小於33公分為高風險,建議透過飲食和運動來積極預防,提醒以下四項重點:
- 攝取足夠的熱量並維持理想體重,身體質量指數建議維持在22至25之間最好。若身體質量指數低於22,可藉由多餐進食(一日4至8餐)、善用澱粉類(米食、麵食、麥片、穀粉等)、增加堅果、油煎或油炒,或補充口服營養品來增加熱量攝取。
- 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健康老年人建議每日蛋白質攝取量至少每公斤體重1-1.2公克,如牛、豬、雞、魚、乳製品、黃豆製品和雞蛋等,並將蛋白質食物的份量均分至三餐,可以達到最高的蛋白質合成率(見圖),勿大小餐。
- 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每日曬太陽15分鐘或攝取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鮭魚、旗魚等。若選用維生素D補充劑,建議劑量為每日800 IU。
- 培養規律運動的習慣,包括阻力訓練、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和平衡訓練。每次運動鍛煉都應該結構化進行(例如:熱身-阻力/平衡-有氧-緩和),並且每週的頻率為2到3次。
即早進行飲食調養及規律運動能減少發生肌少症的風險,讓我們一起健康動吃動吧!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