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癌

被判定截肢的紐西蘭國王來台求救,誰保住了他的腿?

雜誌原標題:幫紐西蘭國王保住一條腿 北榮骨科享譽全球
被判定截肢的紐西蘭國王來台求救,誰保住了他的腿? 台北榮總骨腫瘤團隊成員:左起骨肉癌協會祕書長陳木義、腫瘤醫學部教授顏厥全、院長陳威明、放射腫瘤科主任蕭正英、骨骼肌肉放射線科主任吳宏達。蘇義傑攝

台灣每年有百餘位骨肉癌患者,尤以好發於10至20歲族群。身為北榮骨腫瘤中心靈魂人物的陳威明院長,如何帶領世界級團隊,幫助病患擺脫死神威脅?

骨肉癌好發於10至20歲族群,台灣每年有百餘名青少年與死神搏鬥,多虧台北榮總骨腫瘤中心,拯救無數生命;甚至連紐西蘭毛利國王圖黑提亞(Tuheitia)都求助台灣,最終免於截肢、行動自如,為醫療外交再添佳話。

而骨腫瘤中心的靈魂人物,正是北榮新院長陳威明。

1970年代,骨肉癌患者存活率不及15%,多採截肢、裝人工關節治療。但這些孩子每隔幾年就要重換關節、飽受身心折磨,人生也毀於一旦。

「保留骨本」精益求精,習得先進技術

1991年,當時的北榮骨折科主任陳天雄率先投入生物性重建,「取出有癌細胞的骨頭,以無菌方式送至放射腫瘤科,用高劑量放射線照射後,再裝回病患身上,」放射腫瘤科主任蕭正英回憶當年的克難處境,由於放射科有固定治療排程,無法隨時配合,最終找到血庫的血品照射儀以解決難題。

沒想到,陳天雄的一小步,卻是台灣骨癌生物重建的一大步。

生物重建不需截肢,僅將有腫瘤的骨頭取出治療再裝回,兩端健康的幹細胞、血液,可促使治療過的骨頭再生,藉此保全病患的四肢、確保術後生活品質。

「保留骨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陳威明決心學習先進技術,拯救更多人。1997年7月,他到知名的美國梅約醫學中心、安德生骨科研究中心當研究員發現,國外都採團隊合作。1998年7月回國後,在當時骨科部主任羅惠熙的支持下,籌組含骨科、血液腫瘤科、小兒血液腫瘤科、放射線科、病理科的骨腫瘤中心,定期開會討論,開始大量接收骨癌病人。

2005年,陳威明參加世界骨癌大會,聽到日本金澤大學教授土屋弘行的新療法:將有癌細胞的骨頭,放入負196度的液態氮冷凍,消滅腫瘤後,再移植回病人體內。他隨即引進並加以創新,取代放射線治療。

骨骼肌肉放射線科主任吳宏達不諱言,多數人聽完分享就算了,陳威明不僅聽進去,還劍及履及到金澤大學取經,將骨癌生物重建的技術發揚光大。

陳威明醫術高明更體貼病患,許多人不辭千里來到北榮,只為接受陳威明的醫治。蘇義傑攝圖/陳威明醫術高明更體貼病患,許多人不辭千里來到北榮,只為接受陳威明的醫治。蘇義傑攝

24年打造台灣最強骨腫瘤團隊

24年來,他打造出台灣最強的骨腫瘤專科團隊,北榮骨科部因而聲名大噪,還培育骨科、腫瘤科、小兒血液腫瘤科、放射影像、病理診斷、放射腫瘤等知名醫師,連海外病患都來台求診,包括2017年痼疾纏身、被醫師宣判必須截肢的紐西蘭毛利國王。

當骨科醫師初判影像後,會交棒給吳宏達。他非常感謝北榮2014年購買昂貴軟體,「這套軟體可消除金屬假影,降低人工關節對斷層掃瞄照射的干擾,讓我可以提供精準的影像服務。」

「內科可透過聽診、觸診,骨科僅能靠X光、斷層掃瞄。沒有放射影像,骨科醫師會像瞎子摸象,」吳宏達進一步說,醫師實際治療時,要靠放射線科測量腫瘤及照射範圍,才能擷取剛好的骨頭,避免切太短或太長。

此時,一般病理科主任陳志學會收到切片組織,他就像法官,扮演最終審判者。「臨床醫師看病人,我是看病的組織,長在四肢的骨腫瘤有20、30種,要判讀是良性還是高惡性、低惡性,才能精準治療,」陳志學說出病理科的功能。

93病房傳奇,信手拈來都是動容故事

過去台灣常發生誤診、延遲醫治憾事。隨著病患愈來愈多,且疑難雜症都往北榮送,陳志學雖累積豐富經驗,卻坦承即便有95%把握度,仍會遇到棘手案例,無法給出明確報告。此時,陳威明會以同理心鍥而不捨,常花一兩個小時討論出最好的治療方向。

在這一來一往間,陳志學跟著骨科部快速成長,成為北榮唯一、全國最專業的骨腫瘤病理科醫師;吳宏達則是知名骨肉癌放射線科醫師,各大醫院常派員觀摩。「術前術後,後勤部隊吳宏達、陳志學的報告都非常重要,」陳威明說。

而血液腫瘤科醫師則是貫穿全場的主軸,由於化療時間冗長,醫病關係緊密。報告出爐後,腫瘤醫學部教授顏厥全開始幫病患化療,藉此縮小腫瘤,以利手術進行。顏厥全說,「惡性骨肉瘤以化療、手術搭配效果最好,療程為三個月化療+手術+五至八個月化療,時間長達一年之久。」

基於多數是青少年,兒童血液腫瘤科主任洪君儀扮演吃重角色,93病房遂成為骨肉癌專責病房。

當時研究骨髓移植五年的她根本想不到會成為骨肉癌醫師,心存感激說,「威明公(同仁對資深前輩的尊稱)對我很重要,如果不是遇見他,我就是個平凡的血液腫瘤科醫師,跟多數人做同樣的事。」現在,洪君儀不僅是全台唯一的骨肉癌女醫師,還與顏厥全、陳威明在國際刊物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從北榮執行第一例生物重建至今,93病房陪伴無數家庭對抗病魔,信手拈來都是令人動容的生命故事。陳威明記憶猶新,首例生物重建手術開了11小時,「拆除整個髖關節治療後,裝回病人體內,至今都記得病患的名字,他活到自然老去,很激勵振奮團隊。」

2000年左右,有20出頭女孩動彈不得,母親聽到骨癌兩個字時,幾乎昏厥。「採傳統手術,要拿掉一半骨盤及整隻腳,透過新技術女孩重生了,結婚時特地來送喜餅。」顏厥全想起往事欣慰不已。

貼心設置的骨肉癌關懷協會之家,免費提供北上就醫的病患及家屬住宿。蘇義傑攝 圖/貼心設置的骨肉癌關懷協會之家,免費提供北上就醫的病患及家屬住宿。蘇義傑攝

善良、不計報酬,團隊凝聚力強

洪君儀經手的病患更是不勝枚舉。2021年5月,疫情嚴峻,一位新加坡家長聽聞北榮有生物重建,來台求救。陳威明獲悉後心急如焚,幫10歲小女孩申請綠色通道,推算在新加坡化療的時程,分毫不差銜接北榮的手術時間。

由於情況危急,沒人知道女孩是否染疫,北榮空出手術房,僅開這一台刀,醫護人員全副武裝,手術室冷氣雖強,大伙仍汗流浹背。

術後在93病房進行數月的化療,「威明公考慮病患家庭經濟負擔沉重,小女孩已能走路,建議回新加坡繼續追蹤,目前恢復良好,已重回學校,」當時媽媽需隔離「14+7」天,無法在女孩身邊,洪君儀一路陪伴,點滴在心頭。

陳志學也經常收到陳威明分享的影音,「你看這個女生是跆拳道國手,術後可以抬腳踢腿練習;這位是漂亮的懷孕媽媽;還有小朋友跑跳的燦爛笑容。他會記錄病患的復原過程,每個成功個案,都是團隊的動力來源。」

但,為何多年來僅北榮深耕生物重建?開一台骨肉癌的刀6至8小時;換膝蓋僅4、50分鐘,健保給付只差1萬點,「您覺得多數人會選哪一個?」2017年接骨腫瘤中心主任的吳博貴反問。

陳威明卻結合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不計辛勞、報酬,協助病患重生。所有成員得具備「善良」「不以賺錢為目的」兩大要件。

骨肉癌生物重建,從0到遍地開花

由於骨肉癌手術變數大,可能會出現突發事件,都被安排在最後一台刀。對陳威明、吳博貴而言,凌晨回家、隔天6點到院已是常態。「我到醫院打開冰箱,看到超大件病理組織,就知道他們又開刀到凌晨了,」陳志學豎起大拇指。

為讓更多醫師投入生物重建行列,吳博貴善用數位,舉辦住院、主治醫師訓練營以分享技術;還成立諮詢群組,只要有醫師無法判別,隨時po影像,北榮醫師會盡快給建議。「骨肉癌在跟時間賽跑,晚一、兩個月,腳可能就保不住了,大伙拚了命卯起來幹,」團隊成員愈說愈興奮。

過去很多醫院案例較少,相對缺乏診斷治療骨肉癌的經驗,常轉診北榮,陳威明團隊因而照護全台六成以上病患。「現在,我可以建議求診者就近找哪家醫院看病,減少延誤治療及舟車勞頓之苦,僅剩少數地區沒有專科醫師,會繼續努力,」吳博貴舉起加油手勢說,我們還成立骨肉癌關懷協會之家,免費提供北上病患及家屬住宿。

顏厥全與有榮焉說,「生物重建從0到遍地開花,是威明公最想看到的,無私分享經驗、與人共好,現在全台骨肉癌採生物重建達九成五。」

開刀就有機會!救活無數未來主人翁

現在,骨肉癌患者五年存活率超過九成,對生育率低的台灣彌足珍貴。陳威明坦言,「患者不開刀一定死,開了就有機會。救活的都是未來的主人翁,你知道意義有多重大?對醫師有多大的成就感?」

他帶著團隊往前衝。「但威明公速度太快、病人太多了,只能逼自己快速成長以跟上隊伍,」洪君儀也培育了兩位骨肉癌的小兒血液腫瘤科醫師。

令陳威明欣慰的是學生青出於藍。2016年,吳博貴研發新療法,在骨癌大會發表臨床成果,日本、越南、菲律賓等地醫師都到北榮實習。「我不用再鋸斷骨頭拿出來治療,20分鐘就能殺死癌細胞,」這個被稱為「冷凍坦克」的祕密武器,就像坦克般殲滅頑劣癌細胞,去年還奪下國家新創獎。

去年7月疫情嚴峻,醫院暫停常規手術時,骨科部依然忙碌,「骨癌惡化速度快,需緊急治療,整個手術室幾乎都是骨癌的病人,」吳博貴感受到超強的存在感。

有年輕病患出院前說,「我要去韓國自助旅行,」吳博貴以為在開玩笑,不久便收到患者在韓國的照片。「他從躺在床上到能走路旅遊,還有什麼比這一刻更有成就感?」

後輩站上巨人肩膀,續寫北榮骨科傳奇

陳威明交棒給陳正豐、吳博貴、蔡尚聞、陳昭銘醫師,現已傳承到第四代的王柏涵 。他深深影響著學生,「將心比心」已成骨科部的DNA,如有醫師嫌病人腳髒,自然無法成為團隊成員。

後繼者就站在巨人(陳威明)的肩膀上起飛,吳博貴的技轉醫材很快會通過審查,外界就能看到台灣的「醫療之光」,而其他醫師也跟上腳步,繼續擦亮北榮骨科部的金字招牌。

北榮骨腫瘤中心大事記
1991年 時任北榮骨折科主任陳天雄投入骨腫瘤生物重建,不需截肢或裝人工關節,改用放射線照射治療。
1998年 時任骨科主治醫師陳威明籌組骨腫瘤中心,以團隊方式醫治骨癌病人。
2005年 陳威明引進日本「液態氮」冷凍治療法,取代放射線治療。
2016年 骨科主治醫師吳博貴研發「冷凍坦克」新療法,不用鋸斷骨頭拿出來治療,20分鐘殺死癌細胞,技轉的器材即將通過審查。
1991年至今 北榮醫治全台六成以上骨肉癌患者。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