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最新消息

2018臺北榮總寶寶健康嘉年華暨早產兒回娘家 醫護快閃 熱鬧登場 圓滿成功

發佈日期:
發佈者:兒童醫學部
類別:最新消息
點閱數:3345

臺北榮總「2018早產兒回娘家暨寶寶健康嘉年華」活動107年5月19日上午熱鬧登場,共有14對雙胞胎與3對三胞胎等近百位早產兒及家庭參與,體重最低早產兒出生體重僅402公克,最小的出生週數為22週。活動由兒童醫學部宋文舉主任暨新生兒科鄭玫枝主任帶領醫護人員快閃舞蹈表演揭開序幕,精彩的演出獲得現場民眾喝彩。並安排陽明大學社團音樂表演、寶寶走紅毯、互動表演賽、趣味競賽及魔幻表演秀等節目。現場展出新生兒尖端醫療海報、寶寶著色比賽成果及早產兒主題攝影展,並設有二手愛心市集及親子共讀推廣攤位,活動熱鬧溫馨,讓所有與會人員都有難忘的回憶。

臺北榮總張德明院長特別致贈感謝狀給李能緣女士及其七位企業界善心友人,表揚他們的愛心,捐贈新生兒加護病房新型全功能保溫箱,新手爸媽口袋書DVD、新生兒照護相關教育、醫療用品等費用。

藝人陳建州以早產兒家長身份與會,他的雙胞胎兒子出生時只有33週,不足2000 公克,希藉由自身經驗,鼓勵所有早產兒父母勇敢堅強,挺過艱辛過程,就能擁有孩子健康成長的幸福與美好。

資深小兒科感染科陳醫師特別帶著剛滿一歲,出生體重僅806與906公克二個雙胞胎女兒出席。陳醫師表示雖然太太辛苦的安胎,但雙胞胎女兒仍於孕期25週提早出生。身為資深的小兒科醫師,對極度早產兒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十分了解,獲知無法再安胎下去時,內心無比煎熬,但與產科及新生兒科醫師討論後選擇共同奮戰。一路走來,除了擔心兩個孩子的健康,還要為媽媽、及其他家人加油打氣,艱辛過程只能自己默默承受,寒天飲冰雪不足以形容他的心理壓力。幸運的是孩子堅強的生命力越過重重難關,順利出院,但出院後初期頻繁的回診與復健又是另一個大挑戰。現在孩子們已滿週歲,終於可以擁有稍微平順的生活,雖然未來的日子仍然有許多挑戰,但看到兩個寶貝女兒的笑容,一切辛苦都是值得。鼓勵所有早產兒的父母,和寶寶及醫療團隊一起勇敢地面對所有挑戰。

七年前,李小妹也是在媽媽肚子裡只待了25週就出生了,出生體重僅有815公克。歷經艱難在醫療團隊的細心照顧下順利出院。李小妹妹全家也跟陳醫師一家人一樣經歷了磨難與溫暖。現在,7歲的她已經是快樂的小學生,更是爸媽的驕傲。

早產兒是指懷孕未滿37週提早出世的寶寶。早產的寶寶常常出生體重不足,越早產出生體重會越小,風險也越高,所以每一位面對重重難關的早產兒都是生命的鬥士。

早產兒需面對的問題主要源自於整體器官發育不成熟,越早產的挑戰越多也越艱難。在呼吸系統包括一開始的呼吸窘迫症候群、呼吸衰竭、氣胸、肺出血、肺炎與呼吸暫停等,及後來的支氣管肺發育不良症(早產兒慢性肺病)。在心臟血管系統方面會有開放性動脈導管、血液循環不良、血壓不穩等情形。在神經系統方面有程度不一的腦室內出血,少數人可能會有水腦、腦室旁白質軟化症或生長發展等問題。在腸胃系統方面有新生兒黃疸、消化吸收不良、壞死性腸炎、胃食道逆流、口咽的協調能力不佳、膽汁鬱積性黃疸、肝脾腫大等,少數嚴重者可能會出現肝衰竭與腹水的現象。在免疫系統方面主要是極為不足,所以早產兒很容易受到病菌感染導致敗血症與腦膜炎等狀況。在血液系統方面則有凝血因子不足、出血、貧血、血球低下等問題。此外早產兒腎臟功能不佳易出現排尿障礙與電解質不穩等情形。血糖不穩也是早產兒常見的問題。其他器官的問題還有眼睛的視網膜病變、耳朵的聽力影響、骨頭的早產兒軟骨症甚至自發性骨折,或其他內部臟器因脆弱損傷出血等問題。

每位早產兒都曾經歷一段極為艱辛的成長歷程,他們的父母及家人與醫護人員共同攜手努力,接力持久長期抗戰,步步為營,才能讓勇敢的小鬥士們闖過重重生命的關卡,平安健康長大! 隨著醫療不斷進步,加上全民健保提供的資源,早產兒存活率大幅提高,雖然家長不需為昂貴的醫藥費發愁,但與足月兒相比,成長及照護更仍需花費更大的金錢與心力,希藉此活動呼籲政府及社會各界關心與重視早產兒及其家庭,給予更多更完整的資源與協助。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