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兒童胃腸科

臺北榮總兒童胃腸科提供以家庭為本之個人化治療計畫與急重難罕症診治。我們照顧急門診及住院病童的各種腸胃肝膽疾病,包括急慢性腹瀉、腹痛、便秘、消化道出血、幽門螺旋桿菌、發炎性腸症、食道及胃腸功能障礙與疾病、腹部腫瘤,各種肝膽疾病如急慢性肝炎、代謝功能異常相關脂肪肝病、膽道閉鎖、膽道囊腫、膽結石、肝膽腫瘤,及胰臟疾病與其他消化系疾病等。營養問題與疾病方面,包括兒童青少年肥胖症、生長遲緩、奶粉及副食品選擇、餵食困難、小兒營養諮詢等。此外,我們致力於兒童腸胃肝膽暨營養醫學的臨床與基礎研究創新,並且提供高品質的兒童胃腸醫學人才訓練計畫,以期能永續優化我們團隊守護病童的使命與善盡社會醫療責任。

 

 

本科的特色檢查項目:

兒童腹部超音波

本院設有專屬兒童超音波室,透過此非侵入性的檢查工具,可協助診斷各種常見的腸胃與肝膽疾病,例如腹痛、脂肪肝、肝功能異常等,也能針對腹部急症如腸套疊、闌尾炎、腹膜炎、腹腔膿瘍與腹部腫瘤等提供即時診斷。

檢查過程無痛且安全,檢查室環境舒適,能讓孩子在放鬆的狀態下順利完成。大多數情況下,病童能在當天看診時同步安排檢查,家長也可於同日獲得影像報告與醫師的詳細說明,提供完整的一站式照護體驗。

 

兒童腸胃內視鏡

雖然腸胃內視鏡屬於侵入性檢查,但在與麻醉科密切合作下,檢查過程可全程無痛進行,讓孩子安心接受治療。

我們提供多種內視鏡服務,包括診斷性檢查(如胃鏡、大腸鏡、小腸鏡及膠囊內視鏡),並可進一步執行以下處置:幽門螺旋桿菌檢測、組織切片、食道靜脈曲張結紮治療、異物取出、腸胃道息肉或腫瘤切除、以及各類止血處置等。

 

24小時食道酸度監測儀

從鼻孔置入酸鹼度檢測探頭,病人維持日常飲食與活動,持續紀錄24小時。此為診斷胃食道逆流很精確的檢查。

 

呼氣氫氣測定檢查

檢查前喝適量乳果糖或葡萄糖,病人只需配合每20分鐘吹氣一次至檢查結束。此檢查可診斷小腸菌叢增生症(SIBO)所造成的腹脹、腹痛與慢性腹瀉。

 

腸胃道重要病原菌檢驗

包含輪狀病毒、腺病毒、困難梭狀桿菌等之快速檢定。收集到新鮮糞便後即可檢測。

 

健康腸道微菌叢檢測(自費)

腸道微菌叢失衡(dysbiosis)會導致許多腸胃與代謝性疾病的發生,我們以次世代基因定序進行腸道微菌叢組成特徵的鑑定,醫師提供個人化腸道健康的專業建議。

 

兒童青少年肥胖症及脂肪肝整合式診治流程 (林裕誠主任)

依據衛福部性別與年齡層身體質量指數BMI百分比來分級兒童青少年肥胖風險程度,並提供個別化的檢查檢驗項目建議,以能早期發現潛藏的嚴重肥胖共病症。並且依據個人健康風險情形提供量身打造的減重計畫方案。

 

多專科跨團隊合作

  • 影像醫學部及核醫部提供各類消化道攝影、膽胰道攝影、腹部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攝影、消化道出血檢查與治療等。
  • 內科部胃腸肝膽科提供碳十三尿素呼氣測試、肝臟纖維化掃描檢查
  • 營養部提供健康體位異常病童(兒童肥胖與生長遲緩) 的諮商、門住院病人的營養評估與腸道營養治療。
  • 兒醫部遺傳內分泌科提供先進的全外顯子與全基因體定序檢查,大幅提升兒童肝膽腸胃急重難罕症之基因診斷。
  • 在兒童外科合作下,提供直腸抽吸切片檢查以診斷先天性巨結腸症、兒童經皮內視鏡造瘻術及進行各種肝膽胰胃腸疾病手術。本院精良的外科技術和術後照顧更嘉惠許多因慢性肝臟疾病與先天性代謝性異常而需要肝臟移植的病童。

 

如果有下列症狀時,建議兒童胃腸科就醫

  • 母乳哺育與嬰兒配方奶粉之指導、各種特殊治療性奶粉及營養配方之正確使用、副食品的添加、較大嬰兒或孩童之正確營養指導。
  • 牛奶蛋白或食物過敏(餵哺配方奶或易過敏食物後發生嘔吐、腹絞痛、腹瀉、血便等症狀)。
  • 嬰兒腹絞痛(嬰兒哭鬧不止,特別是在傍晚或夜間)。
  • 嬰兒溢奶或嘔吐(如胃食道逆流、肥厚性幽門狹窄等)。
  • 嬰幼兒腹脹、便秘(先天性巨結腸症、腸道神經發育不全、腸胃道蠕動異常病變等)。
  • 嬰幼兒排便困難(肛裂、解硬便、數天不解便等)。
  • 延遲性黃疸(出生後大於14天以上)之鑑別診斷。
  • 黃疸或淡黃灰白便(膽道閉鎖、新生兒膽汁滯留症等)。
  • 孩童生長遲緩、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症、體重過輕與偏挑食。
  • 兒童青少年肥胖症、脂肪肝。
  • 急性腸胃炎(嘔吐、腹痛、腹瀉、發燒等)。
  • 慢性腹瀉(腸炎後腹瀉症候群、嚴重營養不良等)。
  • 急性腹痛(腸套疊、急性闌尾炎、嵌頓性疝氣、胰臟炎等)。
  • 慢性腹痛(頑固性便秘、大腸激躁症、慢性胃炎、慢性十二指腸炎、類過敏性紫斑症等)。
  • 消化性潰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
  • 吐血及黑便(上消化道出血)、血便(下消化道出血)。
  • 各種肝膽疾病(病毒性肝炎、膽道囊腫、膽結石、威爾森氏病、自體免疫肝炎等)。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