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膝關節置換術後

全膝關節置換術後復健                 

陳至淳

住院目的:於全膝關節置換術後進行復健訓練,恢復患肢肌力及活動度等功能以利患者回復正常日常生活功能。

手術適應症:

1.          嚴重障礙性疼痛:可能次發於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無血管性壞死、發育不良及外傷後關節炎。

2.          無法以非手術性治療疼痛

3.          關節活動度及功能降低

4.          日常生活受阻

5.          以標準復原及固定方法無法治癒的骨折

手術禁忌症:絕對禁忌:活動性敗血症、局部發炎、股四頭肌缺損。

相對禁忌:關節附近肌肉無力或麻痺。

承重限制:骨泥式裝具可全身承重。肌腱轉接或肌肉修補時用部分承重。

治療計畫:關節活動度:應在術後盡早開始。可使用CPM,術後第一天就開始(0~40度),依病人狀況調整。一天增加不要超過40度。達到0~90度的範圍。

1.      術後第一天:於床上做下肢肌肉等長收縮運動。開始主動及被動ROM運動。除非有其他醫囑,骨泥式裝具可將膝蓋固定於床邊全身承重站立。開始職能復健。

2.      術後第二天:繼續做ROM 及床上運動,強調手術側膝蓋完全伸直。開始訓練移位。使用助行器及在平行桿中訓練全身承重行走。(可穿膝關節固定器)

3.      術後第三天到出院:繼續訓練移位。開始坐立運動訓練。教導趴姿運動,讓足跟碰臀部並維持10秒鐘,重複做。

檢查計畫:傷口癒合度、下肢循環情形、有無併發症:感染、DVT

無菌鬆脫、Peroneal nerve麻痺、膝蓋骨不穩定、膝蓋ROM 降低

出院目標:

1.      可獨立行走及上下樓梯。

2.      可獨立移位。獨立ADL。

3.      可繼續在家運動訓練。

4.      盡可能讓膝關節能彎曲至95度。

出院後計畫:

1.      繼續復健訓練。

2.      等反應時間恢復後才開車(對右側TKA更重要,注意開車安全評估)。

3.      95%成功率。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