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最新消息

本院完成首例活體肝臟移植手術

發佈日期:
發佈者:ts
類別:最新消息
點閱數:612

2004/11/23

冬天的陽光,暖暖地照在楊小弟弟的臉龐,也悄悄地流露出重生的喜悅。這屬於年輕的紅潤朝氣,絲毫察覺不到這位小勇士,才剛贏得一場戰爭,一場與死神的搏鬥。

楊小弟弟與兒童外科劉君恕醫師一同大合照
就在今年六月,楊小弟弟正興高采烈迎接暑假,腿上不明的傷口,讓整條腿都紅腫不退;經過一個星期,外傷是逐漸好轉,但是整個人似乎不大對勁,肚子發脹,胃口變差,才短短兩、三天,就虛弱的無法呼吸,於六月二十一日送醫急救。


急診的檢查報告,透露出疾病的嚴重性,複雜的病情,讓醫師一時無法做出診斷。「先進加護病房,穩住生命再說吧!」這晴天霹靂的打擊,讓焦急的父母親無言以對。在這性命交關之時,只有爭取時間了。治療與檢查並進之下,情況雖暫時穩定,但診斷的結果是肝靜脈阻塞(Budd-Chiari症候群)與急性肝衰竭,這種疾病東方人少有,兒童更為罕見,病因複雜,至今未明;儘管用上最好的藥,病情仍無改善。兒童外科劉君恕醫師、心臟外科黃正雄醫師與楊小弟弟的父母會商後,決定先以「肝門脈血液分流手術」治療。

兒童外科劉君恕醫師
七月廿八日,楊小弟弟接受了長達十一小時的「上腸繫膜與下腔靜脈分流手術」和「下腔靜脈血栓切除手術」,但術後病情仍持續惡化。脹得晶亮的肚皮,青筋怒張,正意味著日漸衰竭的肝臟已無力回天!面對如黃河潰堤般來勢洶洶的病情,若不趕緊採取更積極的治療,將錯失良機。而唯一救命的方法,只有「肝臟移植」!劉醫師把這迫切性與必要性,清楚的與楊先生夫婦討論,獲得同意後,迅速提報肝臟移植審查通過。身為肝臟移植小組成員的劉君恕醫師,曾負笈東瀛京都大學,師承國際知名的田中紘一教授,專研活體肝臟移植,以他對肝臟疾病的專業判斷,他深信「唯肝臟移植一途可搏也」!


只是,在這分秒必爭的關鍵時刻,想要得到合適而且健康的肝臟捐贈,談何容易!因此,活體捐贈的評估勢必同時進行。由外科部魏拙夫主任,一般外科吳秋文主任及一般外科龍藉泉醫師帶領的肝臟移植小組團隊,經過多方專業的檢查,決定由同是A型血型的父親,捐出左葉肝臟來救命。台北榮總也將進行創院以來,首例活體肝臟移植。然而即將面臨的首例挑戰,竟然是棘手的Budd-Chiari症候群,合併下腔靜脈阻塞。團隊所遭遇的,不只有拯救楊小弟弟的任務,還有創造記錄的使命!劉君恕醫師以越洋電話及影像視訊,向遠在日本的田中教授請益-他本人處理過六例類似的病患,成效良好。他建議以病人本身的內頸靜脈和腸骨靜脈,來重建阻塞的下腔靜脈。大師的提示,宛若醍醐灌頂,苦惱的難題,似乎出現曙光。

十月十三日,楊小弟弟接受活體肝臟移植手術。上午七時整,由麻醉部蔡勝國主任,陳國瀚主任,鄒美勇主任,尹彙文主任,進行麻醉。接著由劉君恕醫師、龍藉泉醫師將病肝切除。而楊先生也在上午十點,由一般外科夏振源醫師及龍藉泉醫師,進行左葉肝臟活體捐贈切除手術,捐贈肝約佔肝總體積百分之三十五。下午二時起,心臟外科黃正雄醫師,以楊小弟弟本身的左側內頸靜脈和腸骨靜脈來重建阻塞的下腔靜脈,並吻合肝臟靜脈。至於極為纖細的肝動脈,則由整型外科彭成康醫師,以顯微手術完成接合。術中由放射線部丘思穎醫師,以都卜勒超音波確認血流。護理人員是手術團隊中重要的一圜,這漫長廿小時的移植手術,及術後恢復照護,是由傅玲督導長與鍾文珍護理長率領12位護理同仁全力支援之下,圓滿達成。

楊小弟弟接受媒體訪問
馬拉松式的手術,在移植團隊通力合作之下,奠定成功的基礎。而緊接著術後的照顧,更是器官移植成敗的關鍵。楊小弟弟在兒科加護病房悉心且專業的照顧下,逐漸康復。燦爛的笑容,代表一切的苦痛已經拋到九霄雲外;帶著爸爸無私無悔的愛,切下重生的蛋糕。肚皮上的疤痕,像一枚不朽的勳章,刻劃記載這場台北榮總器官移植小組所締造的紀錄!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