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與組織
一、沿革
本院成立於民國47年,創院之初即設有藥劑科,後因業務不斷擴增,民國64年改制為藥劑部,隨著藥事作業與時俱進,藥師工作已不再侷限於「藥劑」作業,為因應藥事作業變革並配合行政院組織改造更名,本部於民國102年11月正式更名為藥學部。
本院為國家級醫學中心,藥師人數190名,輔助作業人員17名;每日門診約10000人次,處方約近8000張,住院病床約3000床。
二、願景
成為國際一流藥事服務與教學研究中心
三、核心價值
卓越、創新、合作、誠信、愛心、當責
四、目標
- 提供優質藥事服務
- 提昇專業與教學研究能力
- 有效管理,永續經營
五、組織架構
藥學部分設調劑科、製劑科、臨床藥學科三科及設各專案小組並參與醫院相關委員會。
歷任主任名錄 | ||||||||
藥學部 主任 |
李蔚汶 48-54年 |
張祖堯 54-79年 |
林明芳 79-92.07 |
田俊雄 (代) 92.07- 92.12 |
田俊雄 92.12- 95.07 |
李建賢 副院長 (兼代) 95.07- 95.11 |
周月卿 95.11- 106.12 |
張豫立 107.01起 |
調劑科 主任 |
林明芳 65-71年 |
林純毅 71-80年 |
田俊雄 81-93.03 |
周月卿 93.03- 95.05 |
劉俐婷 95.05- 101.03 |
蔡涵怡 |
周月卿 (兼代) 103.08- 103.12 |
王斯郁 103.12起 |
製劑科 主任 |
楊行健 64-68年 |
吳和修 68-89年 |
田俊雄 (兼代) 89-91.11 |
林山陽 (代) 91.11- 92.05 |
周美惠 (代) 92.06- 93.04 |
周美惠 93.05- 99.02 |
何沁沁 99.03- 107.03 |
李婉詩 107.07起 |
臨床藥學科 主任 |
王榮博 74-80年 |
周美惠(代) 82-86年 |
周美惠 86-93.04 |
周月卿 (兼代) 93.05- 95.05 |
周月卿 95.05- 95.11 |
周月卿 (兼代) 95.12- 98.06 |
張豫立 98.07- 107.01 |
周千瀅 107.05起 |
六、主要業務
- 調劑作業:包括門診、急診、住院及中藥處方調劑。
- 製劑作業:全靜脈營養、癌症化療及病人自控式止痛法輸液配製等。
- 臨床藥療服務: 處方評估、線上即時判讀、用藥指導、用藥諮詢、住院病人訪視、臨床藥動學、臨床藥師門診;並參與25個醫療科、14個加護中心、10餘種主要癌症等醫師團隊之巡房或跟診。
- 藥品補給管理。
- 藥事資訊e化作業。
- 教學與研究及論文發表。
- 出版刊物:藥訊、處方集及醫院藥學雜誌等。
七、作業特色
本部全面採用條碼自動配藥機及輸液調配機輔助作業,並引領全國應用密閉安全連接裝置 (spike & adaper) 於化療針劑輸液給藥作業,確保人員及環境安全。
為提升調劑作業品質,本院全面採取一般藥品調劑三重核對、化療藥品調配九重核對機制。
在資訊及病人安全業務方面,建置多項資訊自動化知識庫程式功能,包括交互作用、中英藥袋標示、藥品內中外層包裝外觀、電子處方集、重複用藥、劑量、途徑、用法、肝腎功能不良、過敏史、輸液濃度/輸注速度與相容性、老人與孕婦用藥禁忌、用藥疏失通報、藥物不良反應暨不良品通報、用藥諮詢與指導、藥教影片、臨床藥師訪視系統、即時處方判讀系統等,提供醫師端、藥師端、護理端及病人端使用,大幅提升藥品治療效果與安全。
本院創新開辦抗凝血及移植藥師門診,嘉惠此特殊族群病人,也使國內藥師臨床服務進入新的里程碑。
八、榮譽與卓越成果
本院藥袋標示榮獲全國評比第一名、醫策會品質改善組特優獎、病人安全特別獎、行政院建議制度優等獎、台灣及新加坡與日本專利等多項殊榮,並帶領全國醫院改善藥袋標示。
門診調劑作業候藥時間平均僅8.4分鐘,對藥師服務態度滿意度高達90%;透過實施三重複核,配發錯誤率達小於6σ之最高品質標準,以「優質門診藥事服務」榮獲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
本部開發之藥品外觀系統獲頒醫策會醫品組潛力獎、輔導會建議制度榮譽獎。
部主任周月卿更以卓越的醫院藥事服務成就榮獲亞洲藥學會2014年Ishidate Award之殊榮,另亦榮獲輔導會醫事人員組創新獎第一名及本院創新醫療技術與服務重大成就獎肯定。
臨床服務方面,本部於民國103年與亞洲藥學會及台灣藥學會合作,成為台灣國際藥學合作暨發展中心,並作為推動國際藥事專業之訓練基地。
在教學研究方面,於民國97年特與陽明大學合作成立臨床藥學組碩士班研究所,提升教學研究水平。本部完善之藥事作業及教研能力,足為全國醫院之表率。
臺北榮總創新中英雙語藥袋標示 | 藥學部電腦條碼自動配藥 |
![]() ![]() |
![]() |
九、展望
藥學部以「提供優質藥事服務、提昇專業與教學研究能力、有效管理及永續經營」為目標,未來將持續推動業務革新,包括建置更多資訊科技用藥安全系統、深化臨床藥學服務、積極培育教研人才及強化論文質量等,朝向「成為國際一流藥事服務與教學研究中心」之願景大步邁進。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