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中風後的疼痛治療

( 作者: 蔡泊意醫師 )

罹患腦中風或中樞神經損傷相關疾病時,往往會伴隨身體各處出現異常疼痛的症狀,對於身體與心理造成極大的負擔。以下簡略說明常出現的疼痛徵狀與相應之治療。

一、肩關節疼痛

可以分為四種:

  • 發炎性疼痛
  • 肌肉痙攣造成的疼痛
  • 中樞神經性疼痛
  • 複雜性疼痛症候群

1. 發炎性疼痛,因為上抬的肌肉無力,關節內部因為不正當的角度摩擦以及重複使用,造成旋轉肌群發炎撕裂,需要使用口服或者注射消炎止痛藥物,抑或注射玻尿酸;此時讓肩膀適當的休息,復健的時候改成其他關節的活動,可以緩解肩部組織發炎。

2.肌肉痙攣造成的疼痛:肩膀關節為杵和臼的關係,某些肌肉無力,造成上抬超過90度的時候會卡住,併關節內部疼痛,此時需要注射肉毒桿菌毒素,或口服抗痙攣藥物,讓過度痙攣的肌肉放鬆,一方面可以增加上抬的角度,二方面可以減緩疼痛。

3.中樞神經性疼痛:因為大腦失衡的關係,對於疼痛變得敏感,某些病患覺得一碰觸,或者一移動關節就會異常疼痛,疼痛的範圍涵蓋肩膀、手肘或者是整個上肢等較廣泛的位置,會先考慮為中樞神經疼痛,此時應給予抗神經性疼痛的藥物,例如某些抗癲癇藥物pregabalin,gabapentin。

4.為比較罕見的複雜性疼痛症候群CRPS,通常對上面的治療反應都不理想,有其表現的特徵,需要專科醫師診斷以及特殊治療。

 

總而言之,為了避免疼痛副作用產生,應該盡早讓癱瘓的上肢或下肢早一點移動,不論是被動的關節活動,或是主動任務導向練習,都可以避免關節沾黏或神經性疼痛的產生,如果合併有半邊忽略的問題,更需時時提醒患者注視患側,使用想像動作練習或是鏡像練習,盡早讓病友擺脫疼痛

二、半側疼痛

腦部中風側的對側身體半邊手和腳覺得麻麻痛痛的,也伴隨著過度敏感,異常疼痛的狀況,這種為中樞性疼痛,丘腦附近梗塞或出血引起,治療方法為抗癲癇藥物,抑制感覺神經過度放電(不是動作上的過度放電),常用藥物為pregabalin,gabapentin。經顱磁刺激對此神經痛有70%的治療效果,好處為不需要長期服用藥物,而且可以同時幫助動作恢復。

三、大關節疼痛

異位性骨化症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的產生,與因為關節長久沒有活動,或者臥床超過數週以上,產生骨骼與肌肉的代謝異常,使得不該產生骨骼的肌肉有了骨化現象,好發在髖關節,肩關節肘關節等大關節附近,初期可用核醫骨骼掃描或超音波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本文關鍵字:腦中風新治療經顱磁刺激中風復健動作恢復語言治療吞嚥治療失智症帕金森氏症認知退化疼痛治療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