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義肢     支架      手杖  枴杖  助行器  輪椅    
 

義肢

義肢目錄 

 用來取代身體失去的肢體部分

Ⅰ. 前言
本文的目的是為了提供截肢朋友有關截肢與義肢的相關的資訊。這些資訊是整個復健醫療群(包括醫師、物理治療師、義肢師以及其他成員)希望截肢朋友知道的。內容將介紹殘肢的照顧、義肢的種類、功能、特性及使用保養方法等,對於截肢朋友本文將非常有用。
截肢通常導致殘障的狀態。然而,如果應用現代的義肢與治療方法配合截肢朋友的身體狀況(良好的肌力、足夠的血液循環、沒有過多的疤痕組織),截肢朋友仍然可以做許多他在截肢前可以做的事情。臺北榮民總醫院傷殘重建中心義肢技術同仁皆在國外受過專業技術訓練,並有完整的義肢醫療復健群,在學術與實作技術上皆有深厚的基礎。希望本文能為截肢朋友提供有效的服務。
 

Ⅱ. 截肢
造成截肢的原因有三,包括意外事件、疾病與先天性異常。其中約有四分之三的截肢是由疾病造成,而截肢亦是這類疾病的救命方法。這些疾病包括周邊血管疾病(血液循環不良)、糖尿病與癌病。其次約有四分之一的截肢是由意外事件造成,包括車禍、工業傷害與其他。而先天性異常導致截肢的僅佔百分之三。
以美國為例,截肢總人口約佔其全國人口的千分之1.5。按照截肢的部位分有踝離斷截肢(賽姆式)、小腿截肢、大腿截肢、髖離斷截肢、前臂截肢、及上臂截肢。按比例來說,小腿截肢約佔一半,大腿截肢約佔三分之一,上肢截肢約佔十分之一。
骨科醫師在作手術時通常會儘量保存殘肢的長度,因為較長的殘肢對義肢能提供較好的控制。有經驗的骨科醫師在手術時都會避免留下過多或無用的皮膚與肌肉。關節離斷手術能夠保留整段殘肢長骨、提供良好的控制並容許末端承受身體的重量。
截肢朋友除了在截肢前被強烈疼痛所困擾外,幾乎每一位截肢朋友在截肢後立時覺得非常沮喪。通常,這種沮喪可以在早期由重新開始活力生活的意志所取代。

 
Ⅲ. 裝置義肢的時機
通常愈早裝義肢對截肢朋友愈好。義肢復健醫療群與截肢朋友所遭遇最困難的問題是殘肢的水腫或腫脹,而殘肢水腫的原因通常是由於組織液的累積所造成的。在所有的截肢朋友當中,都會有某些程度的水腫,這將使義肢的裝配變得困難,還好有一些方法可以用來減少水腫。
  1. 消除水腫:

外科醫師對於截肢手術後殘肢的照顧所使用的包紮法可分為由石膏繃帶製成的"硬式"包紮或由一般棉質繃帶作成的"軟式"包紮。而不論是使用那一種包紮方式,對於截肢朋友而言最重要的是要運動,因為這樣可以預防肌肉緊縮並為將來行走作預備。
硬質包紮的使用似乎可以控制水腫,除去硬質包紮後若沒有穿義肢可以用彈性繃帶控制水腫的發展。截肢朋友最好學會適當的繃帶包紮技術以便自行包紮控制水腫。
有一種特殊的彈性"收縮"襪可以用來取代彈性繃帶,然而有些人認為"收縮"襪效果不會比適當的彈性繃帶來得有效;但由於有些人對使用彈性繃帶的包紮技術並不是那麼熟練,而使用收縮襪的確可以解決這項問題。目前國內僅在大型醫療儀器公司方能購得這種收縮襪,它有各種大小尺寸可供使用,需依據殘肢之粗細來選購。
然而不論是使用彈性繃帶或收縮襪,一天至少應該脫下來三次按摩殘肢10到15分鐘,按摩完畢之後應該立即穿上彈性繃帶或襪子。
  1. 臨時義肢

截肢手術後立即穿上義肢可以協助減輕水腫的產生。在製作"永久"義肢或正式義肢之前,臨時義肢可以使用數週至數個月之久,直到殘肢成熟穩定為止。
臨時義肢的承筒是由石膏或塑膠(通常是透明的)作成,再以鋁管(即俗稱的pylon)與義足相接。當有需要時,亦可以使用吸著式承筒。鋁管接頭的設計是用來作承筒與義足校準位置的調整。雖然義肢可以使用多種的鞋子,但截肢朋友在訂製義肢時還是應該與義肢師討論以選擇最適當的鞋子,因為鞋跟的高度是義肢校準的重要因素之一。
懸掛帶可將義肢固定在殘肢上。承筒與殘肢之間至少穿一層義肢襪子以提供通氣與舒適,並可避免殘肢皮膚與義肢承筒磨損。
Ⅳ. 義肢零組件
  1.     承筒
承筒是連接殘肢與義肢的基本結構,配合上義肢的其餘部份,承筒可以將截肢朋友的重量轉移到地上或所需的物品上。
承筒的形狀直接影響到義肢的功能與舒適。承筒太緊時將限制血液的循環;太鬆時會造成殘肢皮膚與承筒間之摩擦疼痛,更甚者於行走時義肢鬆脫而造成危險。
依據肌力的控制與力量的轉移之不同設計,有多種的承筒樣式可供選擇。大部份的承筒是由硬質的塑膠所製成,但大部份截肢朋友喜歡有彈性的內承筒再加上硬質的承筒架,因為這樣在行走及坐下時都比較舒服。
活動性強且循環良好的大腿截肢朋友,他們可以穿著吸著式承筒將義肢固定在殘肢上。吸著式承筒藉著承筒與殘肢之間緊密的配合與氣門的作用產生吸力使義肢固定在殘肢上,在承筒與殘肢之間不穿任何東西。對於循環不好的截肢朋友需要注意承筒不可太緊,可在殘肢穿上一層棉質襪套以避免壓力集中,而且承筒需要靠皮帶固定。
多年來已發展出多種穿著吸著式承筒的方法,每個截肢朋友需要試一試各種方法以決定他(她)最容易使用的方法。以下說明三種最廣泛使用的方法:
  • 使用尼龍襪或單層管形襪子套在殘肢上,再將殘肢擠入承筒時,經由排氣孔將其拉出。
  • 使用管形襪子在殘肢摺成兩層,在將殘肢擠入承筒時將外層襪末端由排氣孔拉出。
  • 使用彈性繃帶,緊緊包裹殘肢上半部,然後當殘肢擠入承筒時,將繃帶從排氣孔拉出。
    在承筒與殘肢間仍有空氣時將造成截肢朋友的不舒服。所以當坐下或其他原因使得吸著效應喪失時,可將殘肢用力擠入承筒,此時閥門會打開並將空氣排出,如此可以重新產生吸著效應。
  1. 義足
義足的種類很多,且各有其優缺點。現有的義足可分為兩大類:有關節義足(有可動關節)及無關節義足。關節義足的優點是容易調整以符合截肢朋友個人的需要,但它的缺點是需要更多的保養維修而且比較重。
至於關節義足的種類可分為:
  • 有關節義足:可分為
    1. 單軸義足(一個關節)可提供踝關節的活動,它是藉著兩個橡皮墊來控制活動範圍。藉著改變橡皮可調整活動範圍以配合使用者的需要。
    2. 多軸義足適合活動力非常強的截肢者使用,因為它可以在踝關節作三軸的活動。當然它也比其他義足重,而且也需要較多的保養維修。
       
  • 無關節義足:最簡單的無關節足是踝固定彈性跟墊義足(SACH)。踝關節的動作是由軟質的橡皮足跟模擬產生,行走時支撐期早期,足跟橡皮因為負重被壓縮可模擬踝關節動作吸收衝震。足跟楔形橡皮墊分為軟、中、硬三種密度。
    近年來,有許多無關節儲能義足問世,它們的龍骨在行走時的支撐期"壓轉"過程中吸收能量,並在腳趾推離地面時彈回。縱然,儲能義足原來是為了活動力強的運動員設計的,但許多活動力少的截肢朋友亦喜歡它的功能。 飛毛腿(FLEX-FOOT)是下肢義肢創新的設計,它是以碳纖作為小腿下端與足踝的基本結構。
    能量可以同時儲存在小腿下端與義足龍骨中並在腳趾離地時可以將能量釋放出來。飛毛腿似乎具有其他義足大部分的優點,包括重量輕。目前下肢截肢患者賽跑的世界記錄保持人為一個名叫Dennis Oehler的美國人,他的百公尺記錄為11.73秒,兩百公尺為24.37秒,四百公尺記錄則為56.25秒,這些記錄可以說是超過世界上絕大多數四肢健全的健康人,他就是穿著此種義肢參與競賽的。
  1. 膝關節
    大腿截肢朋友若要有正常的步態,他的義肢必須有一個膝關節,而且這個關節在步行支撐期的壓轉過程中不會屈垮。
    要達到這個目的最簡單的方法是利用轉軸的機械式磨擦,這個轉軸可以將大腿承筒與小腿連接起來。而且它的位置在身體重力線的後方,如此一來,截肢朋友在站立的時侯才不至於屈垮。這個機械式的磨擦機構可以是單純的可調式剎車,以避免義肢小腿向前擺動過快。這種單軸固定磨擦力的設計的主要限制是在設定磨擦強度後,步態只有在特定的步行速度下才會顯得正常。截肢朋友在走路時要非常小心,特別是在不平的路面,以免跌倒。
    多年來,許多的努力花在膝關節系統的發展上,為的是要克服單軸式固定磨擦膝關節的限制;也有許多的設計成功的發展出能達到某種功能的膝關節。但因為定磨擦關節的單純性,至今沒有一個新的膝關節能夠完全取代它。
  •     安全膝關節:安全膝關節是第二複雜的膝關節,它的磨擦強度是固定的。當截肢朋友站立的時侯,身體的重量啟動磨擦剎車,如此可以避免膝關節屈垮。這種特別適合活動力少的老年人。
  •     多心式膝關節:為了提供大腿截肢朋友在站立期與步行支撐期對大腿義肢更好的控制,設計師使用機械連桿的設計連接義肢承筒與義肢小腿,如此便可以產生移動的轉動中心,即所謂的多心式膝關節。這種膝關節最初是為了膝關節離斷的朋友而設計的,它也可以用於大腿截肢朋友,特別是那些在足跟踏地時需要特別穩定度的截肢朋友。它的擺動速度可以由機械式磨擦控制或是液壓磨擦控制。這種膝關節的限制是它的屈曲角度只能達到100度,但這種限制大部分截肢朋友都能接受。
  •     液壓膝關節:為了讓截肢朋友能以不同的速度行走,多種液壓膝關節已經設計出來。最簡單的方式是用一活塞在膝關節後方連於大腿滑車,而且這個活塞筒也連接小腿上的滑車。活塞筒可以是油壓式或氣壓式的,這些油或氣體在流經小孔時會產生阻力,並且在不同步行速度時自動產生不同的阻力。
現有最複雜的膝關節是漢斯毛氏的S-N-S油壓膝關節,一個活塞筒便可以分別提供支撐期與擺盪期的阻力控制。當膝關節要屈垮時,膝關節阻力自動產生,而且並不影響膝關節的正常屈曲與伸展。同樣的,這個關節可以讓你隨意志改變步行速度。開立這種義肢的處方是需要根據截肢朋友活動力的程度與特殊的需要而決定。
  •     手動鎖膝關節:在膝關節完全伸展時,鎖住膝關節以避免膝關節屈垮。
  1. 小腿
小腿部分最主要的功能是將身體的重量轉移至足部及地板。它的型式有二種,兩種設計各有其利弊?
  • 外骨骼式(甲殼式):是以塑膠包於木頭之外或全部以塑膠製成的。這種小腿是中空的且具有小腿腿形,力量的傳送是經由它的外殼來傳送的,適合粗重的工作。
  •     內骨骼式(鋁管式):是以雕刻成小腿形狀的泡棉橡膠包於鋁管之外,並在最外面穿上絲襪或乳膠。力量的傳送是靠中央鋁管來傳送的,只適合輕度至中度的工作。此種小腿感覺起來比較像真的小腿,但是需要較多的維修保養,甚至它的外套需要常常更換。而它的另一項優點是當截肢朋友對義肢的控制較熟練時或需要更好的功能時,可以容易的更換更複雜的膝關節。

     
Ⅴ. 義肢的製作流程
義肢的製作絕對是定製(custom made)的,由於每一個截肢朋友殘肢的條件、形狀均不可能相同,為適合個人的需要,惟有定製一途。也因此使得義肢製作的整個流程相當長。花費最多時間的應屬於承筒部分及義肢準線的調整,因為這個過程必須不斷的試穿、修改及調整才能達到最滿意度。以下說明整個製作流程:
  1. 義肢處方及義肢材料準備由主治醫師、住院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義肢製作人員、社工人員共同組成義肢處方團隊,對於截肢患者進行理學檢查的工作,以評估患者的步行能力、肌肉力量、關節運動情形。再根據截肢病患的年齡、截肢原因、截肢日期、體能狀況、殘肢狀況、經濟因素、殘障福利補助狀況等各方面因素加以綜合考量決定義肢的形式、零組件、製作方式、以及注意事項等再開立處方。
  2. 義肢製作
  • 由義肢技術員量測截肢病人肢體資訊並作記錄
    1. 殘肢之量測(包括長度、各個位置之周徑、前後徑、內外側徑)
    2. 健側肢體之量測(包括長度與周徑)
  • 由義肢技術員製作殘肢石膏陰模
  • 縫製取模襪套
    1. 殘肢穿上取模襪,並用水性彩筆標記解剖結構特徵
    2. 浸溼石膏繃帶並包紮殘肢
    3. 使用適當壓力撫平並在關鍵位置加壓
    4. 等待石膏模乾硬,並在石膏模上標記校準線
    5. 脫下殘肢石膏陰模
  • 由義肢技術員製作石膏陽模
    1. 石膏陰模近心端補強
    2. 塗隔離劑並強化標記記號
    3. 取適量石膏粉加水調製石膏漿
    4. 將石膏漿灌入石膏陰模
    5. 將鐵管手柄依校準線插入石膏漿中
    6. 等待石膏乾硬
    7. 轉印校準線至石膏陽模
    8. 脫去石膏陰模取得石膏陽模
  • 由義肢技術員修改並設計石膏陽模
    1. 強化校準線標記
    2. 根據殘肢量測資訊、處方與生物力學原理修改陽模
    3. 在可以承受壓力的區域,削去適量的石膏
    4. 在不能承受壓力的區域,補上適量的石膏
    5. 近心端切割線曲度的造型
  • 由義肢技術員製作內承筒與仔套
    1. 剪裁適當大小的材料(Pelite、PE)
    2. 粘合
    3. 放入烤箱中烤軟
    4. 在殘肢陽模上成形(或真空抽吸成形)
    5. 修整
    6. 配合校準線在末端補上校準平台
  • 由義肢技術員灌膠製作義肢承筒
    1. 量製兩個PVA膠膜 。
    2. 在模子上套上一層PVA,並封口。
    3. 縫製並套上八層尼龍襪套。
    4. 再套上一層PVA襪套
    5. 接上真空抽吸壓縮機
    6. 調製多元酯(polyester resin)並加上色素與催化劑
    7. 加入適量硬化劑後灌入兩層PVA間
    8. 約30分鐘後硬化
  • 由義肢技術員切割與修飾承筒
    1. 將塑膠承筒從石膏陽模拆下
    2. 依設計形狀切割
    3. 磨光
  • 製作懸掛帶
    1. 依量測資訊裁剪皮革及尼龍帶
    2. 車縫皮件及尼龍帶
    3. 按裝釦環並沖孔
    4. 貼粘魔術帶並車縫固定
  • 由義肢技術員組合裝配零組件並作校準
    1. 裝接承筒接合座
    2. 切割適當長度鐵管或木料
    3. 組裝並粘合
    4. 校準與調整
  1. 義肢之試穿與調整由主治醫師、住院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義肢師(兩人)所組成之義肢處方團隊,根據患者穿著義肢之站立與步行狀況,進行判斷下列狀況之判斷:
  • 義肢穿著
  • 檢查合適度
  • 檢查靜態校準(站立)
  • 步態評估並作動態校準
義肢師根據義肢試穿的狀況,進行義肢承筒改良、校準線修正、零組件狀況調整等工作。調整完畢之後,再由截肢患者及義肢處方團隊進行試穿程序。義肢狀況調整至完全適合患者需求的最佳狀態之後,並教導患者對於義肢進行保養與調整工作的注意事項,以確保患者使用義肢的狀態能夠持續保持。
  1. 義肢完工
  • 標記並拆下承筒
  • 表面磨粗並修出對稱肢體外形
  • 固定承筒
  • 量製一個PVA膠膜
  • 縫製並套上一層尼龍襪
  • 調製多元酯(polyester resin)並加上色素與催化劑
  • 加入適量硬化劑後灌入PVA內
  • 待30分鐘硬化後組合
  • 製作美觀泡棉
  • 穿上膚色絲襪
由以上整個步驟來看,義肢的製作是非常的複雜及費時。除了一些可以模組化的零組件外,承筒之製作因個人之殘肢形狀而不同;再加上義肢各零組件間相關位置之準線的調整必須與截肢朋友不斷的溝通,才能製作出令截肢朋友滿意的義肢。
Ⅵ. 下肢義肢之保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樣的,義肢是一個機械器具,要發揮它設計上的功能,必須使用者的愛惜。當然,操作或保養方式的不當也會縮短其使用壽命。當截肢朋友有關任何義肢或殘肢之舒適、校準及其他狀況等問題時,應立即咨詢義肢師。
  1. 義足:當使用踝固定彈性腳跟墊義足時,除了保持乾淨外,不太需要保養。另外有關節的義足需要定期潤滑保養。
  2. 鞋跟:鞋跟的高度對於下肢義肢的校準非常重要。所以,當換穿鞋子時切記要使用與先前鞋跟高度相同的鞋子。同樣原因,當鞋跟磨損時一定要換鞋跟,這樣才不會改變義肢的校準。此外,磨損嚴重的鞋子將造成義肢腳掌的磨損。
  3. 鞋子:穿著義肢時,不可不穿鞋子。否則暫時的錯誤校準不僅會對殘肢及膝關節造成過量的壓力,且義足的磨損也將造成永久的錯誤校準。
  4. 零組件的檢查:應於每次穿著前仔細的檢查義肢所有的附件,譬如吊帶、骨盆帶、滑車、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及足部等是否有破裂,損壞或鬆脫情形。因為這些小毛病會造成義肢步態的異常,嚴重時可能造成意外,實在疏忽不得;一旦發現義肢附件不妥,應即時交給有關人員修理矯正。
  5. 其他:
  •     大部分義肢防水但沒有不滲水的功能,如果義足濕了應儘快脫下擦乾。
  •     義肢膝關節與義足每隔六個月給義肢師檢查,當義肢常常處於多灰塵及髒的環境或鹽水的環境時,應及早檢查。

截肢朋友若能瞭解自己所穿戴義肢的種類、功能及特性,以及影響義肢功能的因素,便能知道如何使用自己的義肢,使義肢的功能作最有效的發揮。遇到問題時亦能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並對問題作妥善的處理,並知道應向何人尋求幫助。如此殘障朋友才算是完成最有效的肢體重建而達到高產能的生活。
 
Ⅶ. 注意事項:
儘管最精良的機械能夠提供許多功能,但影響義肢功能最重要的因素是承筒的合身程度與義肢組件的相對位置。而承筒的量製與組件相對位置的校準是一很艱難的步驟,需要義肢師豐富的技能與截肢朋友充分的合作才能達到完美的設計。一般截肢朋友在裝配第一支義肢時需要接受義肢師的訓練,按照基本步行原理練習,並隨時將感覺告訴義肢師,方能讓義肢師為病人作最佳的調整。承筒合身程度會影響組件相對位置,反之亦然;兩者是一體兩面的,皆會影響到義肢的舒適與功能。此外,稍後由物理治療師負責義肢使用的進階訓練也是很重要的,而避免殘肢皮膚磨破是這階段最重要的課題,因為這會使訓練的時間拉長許多,進而使截肢朋友對於整個復健過程有所質疑。
 


支架

用來保護肢體、支撐體重、預防畸型、矯正畸型的器具
Ⅰ. 支架的種類
依部位可分為軀幹支架、上肢支架及下肢支架等三種。
一、軀幹支架
  1. 金屬材料:有泰勒式背架、騎士腰架、椅式腰架、泰勒騎士混合式、朱威式腰背支架。
  2. 塑膠材料:有米華基、波士頓、夾克支架。
    軀幹支架
二、上肢支架:有腕部、肘部、肩部、指部支架。
 
三、下肢支架:下肢支架大約可分為踝足支架(AFO )、膝踝支架(KAFO)與髖膝踝足支架(HKAFO)等三大類。
下肢支架
  1. 踝足支架(AFO ):分為直桿式與模型成型式(MAFO)兩種。
  • 直桿式的支架:由直桿(Up Right)、踝關節(Ankle Joint)、腳蹬(Stirrup )、小腿箍(Calf Band )與鞋(Shoes )組成。踝關節包含蹠屈限制(Posterior Stop )、背屈限制(Anterior Stop)、有限活動(Limited Motion)及自由活動(Function)四種。有時需要丁字帶(T-Strap )穩定踝關節及維持正常位置或加上臏骨承重承筒(PTB Socket)分擔踝關節所承受的重量。
  • 模型成型的踝足支架(MAFO)則有固定踝關節(Solid Ankle )及活動踝關節(有蹠屈、背屈、有限活動)兩種。這種踝足支架較直桿式踝足支架來的輕便些,穿著起來也較為美觀。但由於這種支架沒有較強的固定作用,在足部病變較嚴重的情況或是需要承受體重時並不太適用。
  1.     膝踝足支架(KAFO):除了直桿式踝足支架之配件外,還需增加膝關節直桿(Knee Upright )及中箍(Middle Band )或上箍(Upper Band )甚至加上坐骨承重環(Ischial Weight Bearing Ring )等。
  2.     髖膝踝足支架(HKAFO ):除了膝踝足支架之配件外,再加上髖關節(Hip Joint )及骨盆帶(Pelvic Band )。髖關節位置之設定點一般位於大轉子(Greater Trochanter ),而骨盆帶則位於大轉子與腸骨前上棘之(A.S.I.S.)間。東方人身材較矮小,以身高170 公分之人來講,其大轉子與腸骨前上棘之間大約僅有3.5英吋的空間,扣除關節材枓之長度及骨盆帶箍的大小僅剩餘1英吋左右,所以很難加工成型。況且一般小兒麻痺患者身高均少於170 公分,要依標準來做確實困難。而且事實上,大轉子並非我們生理髖關節之中心,故當使用者於站立或行走時,因為加了髖關節鎖,不易有什麼異常感覺。但是在坐下時,由於髖關節位置不當,卻引發了諸如坐下困難、皮帶勒住腹部或是後側擠壓到骨盆造成不適。所以髖關節的定位方式成為一個比較關鍵而且特殊的定位方式,縱然或不能盡如人意,但也祗能擇其利多而行了。
  3. 其他
    為了使脊椎神經病變或脊椎受傷的病人能夠行走,加拿大的安大略殘障兒童中心最初構想設計出一種交替式步態支架 (Reciprocating Gait Orthosis, RGO)。利用機械原理使兩側支架髖關節作相反方向的等角度運動;而美國路易士安納州立大學依此更進一步改良設計出一種適合下軀幹及下肢癱瘓的病人使用的RGO; 此支架不僅重量輕、可以支撐身體重量,更透過一對撓性的連桿機構設計,使步行過程中允許雙側髖關節作交替式的協調活動。而這種的支架又以第十胸椎以下傷害的患者最適合裝置。
Ⅱ. 支架之材質
目前使用的材質有不銹鋼鈦、鋁合金鎂、碳纖、塑膠、PVC、壓克力等。
Ⅲ. 支架處方
殘障朋友使用何種支架需要由醫師依情況開具處方或由資深支架師依使用者之情況決定。使用人如對支架設計或使用配件,有任何意見或構想,請與醫師或資深之支架師商議。切忌一意孤行以免造成二次傷害。
Ⅳ. 使用支架注意事項
支架完成後,試穿前通常是先檢查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
  1. 一般檢查
  • 是否合身-大小、尺寸、關節位置是否妥當。
  • 是否適當-所需傷具是否對症。
  • 施力點是否正確-如需矯正或預防畸型,所給予患部之力是否位置正確。
  • 與處方是否相同。
  • 站立是否穩定。
  • 鞋子大小是否適合。
  • 鞋底及鞋跟是否平貼地面。
  • 直桿式支架其直桿是否位於身體外側中線。
  • 箍的位置是否平順的貼在腿上。
  • 關節的位置是否正確。
  • 身體關節與支架之間是否留有適當的空間。
  1. 其他檢查
  • 在走路時,檢查步態是否正常、是否有雜音及是否由於支架之穿著而引起異常的姿勢。
  • 使用者坐下後需檢查是否舒適並檢查膝關節是否能彎曲至105 度。
  • 支架脫下後,看看有沒有明顯的壓跡、泛紅甚至摩擦破皮。這些均需改正以保障使用者免受傷害。
Ⅴ. 支架的保養維護
支架的使用者當然應該道任何東西使用之後就必須保養維護來延長物品的使用壽命。而支架的保養很簡單,
  • 塑膠的製品:可以用溫水加中性清潔劑擦拭,再以乾淨的布抹乾。
  • 皮件的部分:清潔時以布浸溼後擰乾再擦拭,冬天可二、三天擦拭一次。夏天則應每天睡覺前擦拭再涼乾,以便第二天使用。皮件需經常擦皮革保養劑擦拭,如此可使皮革柔軟並增加韌性,可延長使用年限。
  • 皮鞋:應擦拭鞋油,尤其雨天更需要擦拭鞋油而且鞋面與鞋底間之縫隙用鞋油塗上,以免滲水。如果皮鞋淋濕應予陰乾或以吹風機之冷風吹乾,切忌火烤或以熱風烘乾,以免皮質部份硬化脆裂,縮短使用壽命。且應經常擦拭鞋油,脫下後置放於通風處,以避免經常穿著而產生之異味。鞋底如有磨損應迅速修理,以免因而造成不良之步態,形成二次傷害。
  • 金屬部份:支架金屬部份經常以布用水沾濕擦拭,但不可用水清洗。
  • 關節部份:應以輕機油潤滑(縫紉機油最佳,重機油容易附著灰塵污物),以增加關節之靈活與壽命。如果關節靈活度加了輕機油仍然未見改善,則可以溶劑清除污垢後再加輕機油潤滑即可。
  • 如果上述方法仍無法有效排除的障礙,請與我們連絡,我們樂意提供有關之服務。
   

手杖

手杖是步行輔助器具中最簡易的一種。在登山健行時,隨手將路旁之樹枝一撿即可充當手杖。由於它非常簡單,所以是三種步行輔助器具—手杖、枴杖和助行器—中最常見的,但它所能提供患者之穩定度及支撐力最差。
手杖
 
以下我們介紹手杖的一些常識作為各位朋友使用時的參考:
一、手杖的功能:
手杖的功能在於增加步行時支撐的面;以減緩下肢或是身體骨骼結構所必須承擔的負荷。一般以健側手使用手杖時可以減少患側下肢所承受的重量達 20% 至 25%。
  1. 可分擔患者腳部的載重,減少因下肢肌肉無力所產生的跛行現象,例如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
  2. 對於膝上截肢的病人,藉著手杖增加患者載重的力臂,可降低殘肢與義肢間的反作用力。
  3. 降低走路轉彎時所需的肌肉力量,對於周邊血管病變的患者,可以減輕下肢血液循環的壓力。
  4. 可以提供行動時感覺判斷的訊息。
二、手杖使用的時機
為了讓步行輔助器具真的能幫助行動並且避免傷害,我們必須注意使用的時機與正確的使用方式。手杖的使用時機包括:
  1. 需要改善平衡的時候。
  2. 需要減緩關節疼痛的時候。
  3. 輕發炎或受傷部位的承重力量。
  4. 對於衰弱的肌肉提供輔助功能。
  5. 當做探知周遭環境的工具。
     
三、手杖適用的範圍及種類
手杖依其與地面接觸點的多寡可分為以下三種:
  1. 一般手杖:與地面僅有一個接觸點,好處在於輕巧,但由於提供的支撐與平衡作用較少,所以只適用於較慢的步伐。
  2. 三腳手杖:與地面有三個接觸點,由於底面積較大,所以能提供比一般手杖較好的支持與穩定性,此類手杖尤其適用於不平的路面。
  3. 四腳手杖:與地面有四個接觸點,對於半身偏癱的中風病人在剛開始復健的時候,可以提供不錯的穩定性。但因四點可以構成無限個平面,在路面不平時,反而容易造成搖晃不穩之現象,所以建議四腳枴最好在室內使用。而一般四腳手杖之使用多半是暫時性的,當患者步伐愈來愈穩且可以走向室外時,可以改用一般手杖。
四、材質
  1. 一般手杖:大多為木頭、藤、竹或鋁製的。
  2. 三腳手杖及四腳手杖:通常是不銹鋼或鋁製的。
  3. 橡膠墊:不論是何種製品或種類之輔助器具,在與地面接觸的部位都必須加上橡膠墊,才能避免打滑的危險。
五、長度的選擇
手杖的正確長度是讓患者站直以手杖著地的時候,手肘應當有 20 度的彎曲。實際測量的時候,可以由手掌量到第五趾骨外側十五公分(6 英吋)處最為適當。手肘彎曲成 20 度的目的,在於使手臂能自由向前活動,而不影響身體重心的改變。 手杖長度不適當的後果:
  1. 手杖太長時:會增加撐重時肘關節的彎曲,增加上臂三頭肌的負擔;也會使手腕往外溜,降低握力;還會使肩膀往上提,造成脊柱側彎。
  2. 手杖太短時:肘關節要完全伸直,往前時軀幹要跟著往前彎,不但加重腰部肌肉的負擔,也會增加上下樓梯的困難。
六、手杖的拿法
在使用手杖的過程中,手肘最好能彎曲 20 度到 30 度,兩肩保持水平。手杖正確的拿法應該拿於患肢的對側手,例如右腳為患肢時,手杖應由左手來拿,這與一般人的觀念不一樣,其原因說明如下:
  1. 符合生理原理,正常走路是對側手腳一起邁動的,所以為了分擔患肢之承重,應當由對側手來拿手杖
  2. 可以提供較大的支持底面積。
  3. 可以讓重心轉移可保持在較小範圍,降低能量的消耗。
     
七、拿手杖的走法:
一般患者就是把手杖拿在健側的,如平常走路般,手杖與患肢一起向前邁動。而在上樓梯時,健側腳先上;下樓梯時,患側腳先下,即所謂的好上壞下。對於步伐慢及穩定度差的中風患者以下的三種走法:
  1. 第一種步態:健側腳先跨,出然後患側腳走一步,最後枴杖向前移。
  2. 第二種步態:枴杖先往前移一步,健側腳邁出一步,最後是患側腳向前移。
  3. 第三種步態:枴杖先往前移一步,患側腳邁出一步,最後是健側腳向前移;一般而言,病人比較容易適應這種步態。
     
八、其他:
依使用者的需要,目前市面上發展出兩種特殊用途的手杖
  1. 可坐式手杖
  • 功能:結合手杖及椅子的功能,用手杖走累時,可改成椅子來坐著休息,但因椅面小,底盤又不夠穩,需小心使用。
  • 適用對象:一般手杖使用者,且坐姿平衡感不錯的。
  1. 盲用手杖(可折式)
  • 功能:盲人行走時探測路面情況之輔助用具。
  • 適用對象:所有視障者。

枴杖

枴杖的使用時機,除了與手杖相同外,主要就是用來接受更大的承重需要和步行時較強的推動力負荷。至於減輕疼痛和探索環境則是它次要的功能。所以當患者因下肢病變,例如脊髓損傷、小兒麻痺、截肢、骨折、骨科術後等需要支撐較多的體重時,如大於25%體重,就不適合手杖而需用枴杖了。
 
一、枴杖的種類及功能
枴杖依使用的著力點來分,可分為腋下枴杖與前臂枴杖兩種。
柺杖圖
  1.     腋下枴杖    
  • 功能:協助站立及步行(可減少下肢 80% 的負重)。
  • 適用對象:任何原因導致步行不穩定,且手杖、四腳手杖,或前臂手杖無法提供足夠穩定功能者。
  1.     前臂枴杖
  • 功能:減少下肢40%到50%負重,也提供較好的腕部穩定度
  • 適用對象:步行不穩定,且手杖或四腳手杖無法供足夠穩定度的患者。
二、枴杖長度的選擇
要把枴杖使用得很好,除了選擇適當的走法並做好訓練外,適當的長度也很重要,通常枴杖的量法如下:
  1. 腋下拐杖
  • 身高乘以 77%。
  • 身高減去 41 公分(約 16 英吋)。
  • 讓患者平躺,從腋下量至腳跟再加 5 公分(約 2 英吋)。
  • 讓患者站立,從腋下 5 公分處量至第五腳趾外 15 公分(約 6 英吋)處。
  1. 前臂枴杖
肘關節下 2.5 公分(約 1 英吋)處量至第五腳趾外側 15 公分(約 6 英吋)處。兩邊的手握柄都要夠高,使手肘關節可以彎曲 20 度。
三、枴杖的材質:
  1. 腋下枴杖:有木製、鋁製或不銹鋼製的,短期使用者多使用木製品,雖便宜但不耐久。
  2. 前臂枴杖:多為鋁製或不銹鋼製的,鋁製品較輕,但不銹鋼較耐用。
四、柱著枴杖的走法:
根據病人的走路能力,使用枴杖走路的走法有五種。醫療人員常建議使用枴杖的病患盡量學習兩種以上的走法,一種能符合速度上的要求,另一種能符合安全上的要求,然後再根據環境的需要交互使用。理想狀況下,病人學習的走法應當越多種越好,因為不同走法需要使用不同的肌肉群。藉著肌肉的交互運用,可以減少疲勞,減少受到傷害的機會。
  1. 四點交互走法:右枴→左腳→左枴→右腳,此法速度很慢。由於是單腳開步,隨時都保持三點著地,所以它是一種很安全的走法。
  2. 交替式兩點走法:右枴左腳→左枴右腳,速度較前者快,但須隨時保持平衡狀態。適合軀幹控制較好的患者,走法是左腳與右手枴杖一起邁出,再將重心移向左邊,右腳與左手枴杖再邁出。
  3. 三點走法:兩枴患腳→健腳,使用病人為僅單腳可承重者。骨科術後的患者為加速癒合,醫師常限制患腳不能踩地或只能用部份力量踩地,以及截肢後病患都可使用此種走法。患腳與兩支枴杖同時跨出,依醫師指示而使患者騰空或輕輕點地,雙手用力支撐身體來減輕患腳的載重,然後健腳再跨出。
  4. 三點拖行走法:病人無法使肢體前進邁步。如小兒麻痺及脊髓受傷者。在練習步行時,腳跟著枴杖拖行這種走法又分為:
  • 三足交互走法:右枴先向前、左枴再向前、然後拖著身體前進。此法學會後,可學下面的方法。
  • 三足同時走法:雙枴同時前進之後,再拖著身體前進。
  1. 跳平走法與跳越走法(搖擺步):兩側枴杖同時前進之後,再用雙手撐起身體往前跳,著地的位置如果與枴杖齊平就是跳平走法,如果超過枴杖的位置就是跳越走法。這種走法需要相當大的手臂力量,但是走起來的速度較快,一般年輕的脊髓損傷患者與小兒麻痺患者較常使用這種走法。步行時應盡量將髖關節擺到愈前方愈好,使背部弓起才能平滑向前。
     
五、使用枴杖的正確姿勢
為了避免使用枴杖時向前或向後倒,病患使用柺杖時要注意握時身體的姿勢:
  1. 保持身體直立的姿勢。
  2. 上臂夾緊,才能控制身體的重心,防止身體向外傾倒。
  3. 手腕保持向上蹺的力量。
  4. 臀部應保持直立或向前挻出的姿勢,不要後彎。
  5. 柺杖的著地點應當在腳掌的前外側部位。

六、使用者肌力的評估:
枴杖雖然可以用來輔助步行,但是走起來卻會相當費力。如果體力不好或是上肢的肌肉力量不夠時,患者將無法使用枴杖步行,這種情況在臥床太久的病人最為明顯。因此在使用枴杖前必須由醫療人員進行評估,並且要實施肌肉力量的訓練。所需訓練的肌肉包括:
  1. 軀幹-腹肌及背肌。
  2. 上肢-肩部的外展、內收、下壓、伸直肌,手肘伸肌、前臂旋轉肌、手指彎曲肌。
  3. 改善體能狀況-包括平衡、協調、耐力與力量的訓練。

七、其他注意事項:
  1. 著力點:
使用腋下枴杖的病患必須注意「著力點應在柺杖的手握柄處,而不是靠腋下平台支撐」。腋下平台不能直接靠撐在腋下,而是要夾在腋下 5 公分(二英吋)的肋骨處,這樣才能保持身體直立,並且不致於壓迫腋下神經造成傷害。有些腋下枴杖的長期使用者,會遭遇有手臂發麻甚至無力的現象,這是由於枴杖使用不當的結果。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患者將體重靠在腋下平台,以至於壓迫腋下神經,造成「枴杖麻痺」的困擾。
  1. 成對使用:
    腋下枴杖最好是成對使用,只用一邊時容易有肌力不均、甚至造成功能性脊柱側彎及背痛的後遺症。如果使用者只需要單支枴杖便已經足以支撐的時候,可以換成單支前臂枴杖或手杖來輔助步行。

助行器

在所有的步行輔助器中,助行器所能提供的支持力及穩定度最大,但愈穩定的輔助用具,轉移愈不容易,所以行走速度也最慢。因此,多用於力量較弱、平衡較差的患者,例如骨科術後的老年人,協調較差及巴金森氏症候群的患者,及痙攣及徐動型的腦性麻痺患者等在癒後開始學走路時保持平衡之用。另外對於其他殘障患者學習步行時沒信心保持平衡,亦可使用助行器協助之。
助行噐

一、材質
早期的助行器多為不銹鋼製品,鋁工業進步後,鋁合金製品取而代之,甚至還有以碳纖材質做成的,對於減輕重量有相當大的助益。

二、助行器的種類與選用
  1. 固定型助行器:固定型助行器在使用時,必須先往上抬離地面才能向前,患者必須要有足夠的站立平衡感及上肢的力量。
  2. 折疊式助行器:使用上與固定型的助行器相同,由於可以折疊,所以有方便攜帶及不佔空間的優點。
  3. 交替式助行器:兩邊可輪流向前,肌肉稍差者可以選用交替式助行器。
  4.     帶輪助行器:一般加上兩個輪子,但亦有四個輪子的,對於上肢力量不足、或上肢協調功能不足的患者,後者是一非常適用的助行器。加了輪子的帶輪助行器,行動時摩擦力較小,穩定度也比較低,所以必須軀幹平衡不錯的患者才能使用。
  5. 後拉式助行器:與一般助行器同,特別於下列兩種情況時,適合使用後拉式助行器。
  • 姿勢控制不良者,用後拉式助行器可促使身體更挺直。
  • 平衡能力不好者,在遇緊急情況時,容易向後傾倒者,後拉式助行器即可提供一個支持。
  1. 三輪煞車助行器:作外出用途之助行器附有煞車及置物盤。
  2. 前臂支撐助行器:對於肘關節彎曲攣縮或手掌不適合載重的患者,可以加高扶手並附上前臂板以利於患者的操作。

三、助行器的量法
助行器的量法跟手杖類似,扶手處必須夠高讓患者可以將肘關節彎曲二十度。

四、拿助行器的走法:
  1. 固定型與帶輪助行器的走法:和使用枴杖時的三點式走法類似-先推助行器向前,再移動患腳,然後移動好腳。
  2. 交替式助行器:可選用兩點式走法-異側手腳同時邁動;或四點式走法-健側手先推出、在跨出患腳、患側手再推出,好腳跟著再邁進。
五、其他注意事項:
  1. 雖然助器能提供更寬、更穩的支持面,但因其體積較大,且會妨礙正常交互步態的發展,所以多在復健初期或對殘障情況嚴重、但又有可能誘發其走路潛能時使用。對於助行器如果真的有必要長期使用,也要注意不要過分依賴它。
  2. 使用助行器在走路時速度要放慢,而且不適合在室外及上下樓梯時使用。
  3. 確定穿著合適的鞋子-網球鞋及繫鞋帶的橡膠底鞋最好。避免穿著容易鬆脫的拖鞋、高跟鞋以及其他便鞋。
  4. 為方便攜帶各種小東西。可用粘扣帶或掛釣或按扣固定質輕的籃子或帶子在助行器的前方。如果患者手臂夠壯、平衡夠好,還可考慮背背包。
  5. 選擇平坦,乾淨沒有垃圾或其他雜物、乾燥且光線良好的路面行走。
  6.     行進間,一定保持眼看前方,不要盯著自己的腳行進。
  7. 每次使用助行器時,一定先站立片刻達到平衡。並切記站立之初的輕微頭暈並非異常。但頭暈未改善或加劇時,一定不能移動。趕快坐下,尋求協助。
 

輪椅

輪椅圖

所有的專家學者都強調:選用適合的輪椅與醫藥處方同等重要。適合的輪椅能提供行動上的方便,而且不會造成身體的損害;輪椅選擇錯誤時,反而會造成剛好相反的結果。
當患者使用其他輔助器具,如手杖、枴杖、或助行器等,仍然無法靠自身下肢的力量走動時,就是輪椅發揮功能的時候了。患者可以坐在輪椅上,藉著上肢或是單側腿的力量四處活動。
選用輪椅時需經過醫療專業人員的診斷處方,才能根據患者的狀況選出最適合的輪椅。患者自己也應當先行試用,以親身體驗最佳的選擇。輪椅選用的最重要原則,是要讓患者能獲得最大的獨立自主性。在決定使用何種輪椅之後,醫療人員對於患者進行輪椅功能的訓練也是一項重要步驟。選用輪椅應該以發揮患者的潛能為目標,而不是以家屬方便推動為原則。如果輪椅的後面永遠需要一雙推動的手,那它的價值就大打折扣了。
一、輪椅的標準配備:
  1. 座椅:適當的選擇座椅有助於肌肉張力及姿勢擺位的控制。軟硬適中的坐墊除了使患者舒適外,也可避免褥瘡的產生。
  • 座椅寬度:比臀部最寬處多1英吋,一般是 30 到 55 公分(約 12 英吋到 22 英吋)。標準成人型輪椅的座椅寬度為 45 公分(約 18 英吋)。
  • 座椅高度:比腳後跟到膝部後方(膕窩處)的距離多5公分(約 2 英吋),一般座椅距離地面的高度為 42 公分到 55 公分(約 16 又 3/4 英吋到 20 又 1/2 英吋)。標準成人型輪椅的座椅高度為 51 公分(約 20 英吋)。
  • 座椅深度:比膝部後方到臀部後緣之距離少 2.5 到 5 公分(約1 到 2 英吋)。
  1. 大輪:標準直徑是 24 英吋。對於需要由側面移位,或肘關節、肩關節活動受限的患者可以縮小為 20 英吋。
  2. 小輪(腳輪):
  • 輪子大小:最常用的是直徑 8 英吋的腳輪,此種尺寸讓輪椅容易推動,在不平的地面也可行進。5 英吋的腳輪可使整座輪椅降低高度,但只適合於硬而平的地面。
  • 與大輪相關位置:
    1. 室內型輪椅:大輪在前、小輪在後,旋轉半徑較小。
    2. 戶外型輪椅:小輪在前、大輪在後,一般輪椅都是這種構造,在任何地面都容易推動。
  1. 手輪:附於大輪外 1/2 英吋處,比大輪小一些,可以讓患者抓握自行推動。
  2. 煞車:在一般煞車之外,可考慮
  • 單邊加長:讓腦中風半邊偏癱患者便於使用。
   
  • 雙邊加長:便於雙臂活動都受限的患者使用,例如關節炎或四肢麻痺病患。
  1. 椅背:椅背的高度需視患者殘障的程度而定。如果上肢與軀幹正常,則椅背上緣約在肩胛骨下方約 5 公分(2 英吋)處。一般而言,椅背越高則能提供的支持就越穩固,但上身及雙臂的活動限制也越多。一般椅背都是皮革製的,標準型之高度為 40 公分(16 英吋)。
  • 半臥式椅背:比標準型高出 14 公分(5又1/2 英吋)。
  • 全臥式椅背:比標準型高出 18 公分(7英吋)。
  1.     扶手:適當高度的扶手讓使用者能舒適地扶持身體,使姿勢良好,軀幹挺直。一般輪椅的扶手長度和椅座深度相同,可以考慮作固定扶手或是可移動扶手。
  2. 腳踏板:腳踏板高度須與座椅高度配合,使大腿底部前端(膝蓋彎曲處)與座椅之間留有適當的空位,一般約為 4 公分(1.5 英吋),腳踏板與地面應保持適當距離,一般約為5 公分(2英吋)。標準型的腳踏板是固定在輪椅上,但大部分的腳踏板的高度可隨腳的長度作上下調整。隨著患者的需要還可作抬高及向外取下的設計,也可以加一些附件如:
  • 腳跟環:使患者的腳不會往後滑。
  • 小腿板:抬高腳踏板時可以支撐腳部。
  • 腳趾環:預防痙攣型患者腳往前滑動。


 
二、輪椅處方的考量要點
一部好的輪椅須具備有耐用、容易折疊、容易推動、煞車良好、可移動的腳踏板及 8 英吋的腳輪等基本條件。
一般病患如果只是因疾病導致身體衰弱需要用輪椅來暫時分擔體力,或醫院用來推送住院病患到院內各單位,只要選用具有標準配備的輪椅就夠了。
但對於具有某些程度殘障的患者,如中風、脊髓損傷、關節炎、腦性麻痺及截肢病患等,就必須作多方面的考量。為一位患者訂做輪椅的適當處方要由幾個因素來考慮:
  1. 患者身材大小:一般輪椅分三種尺寸,
  • 成人型:適用於一般成人。
  • 中間型:適用於小體型的成人及較大兒童。
  • 兒童型:適用於六歲以下的兒童。
輪椅的大小決定於座椅的寬度、深度及距離地面的高度,和人體各部位的對等長度。
  1.     安全性:就安全的眼光來看,每一台輪椅除了必須有很好的煞車外,還可以考慮
  • 後輪往後移:對雙下肢截肢患者而言,因其重心提高了,所以後輪必須較一般輪椅往後移才能增加輪椅的穩定性。
  • 使用安全帶:安全帶可以用於大腿、腰、肩或胸等部位,特別是對軀幹平衡不佳的患者最為需要。
  1. 診斷與預後:患者的預後也是在選輪椅時必須考慮到的。例如:
  • 進行性肌肉萎縮的患者:將來一定會出現軀幹無力的現象,所以必須預先選用半臥式或全臥式椅背的輪椅。
  • 頸部無力的患者:椅背提高至頭部。   
  • 臥床太久或有姿勢性低血壓的患者:早期需選用半臥式輪椅。
  • 膝部無法彎曲或下垂性水腫患者:需使用可以抬高的腳踏板。
  • 喪失感覺的患者:椅墊要加厚,最好是 10 公分(4英吋)厚的馬蹄型泡棉墊。
  1.     移位的技巧:患者移動位置的能力,用以決定扶手及腳踏板的型式。
  • 在扶手的選擇方面:
    1. 標準型扶手:又稱為全扶手。長度和椅座深度相同,可以是固定在輪椅上或可以取下的活動扶手。一般而言,只要是自己無法站立的患者,例如:四肢麻痺、下半身麻痺和關節炎患者,都要選用可移動的扶手較為方便。使用者可以由輪椅側面進行位移活動,雙腳不必落地;也讓使用者能坐近工作檯,免除其向前彎身工作之苦。
    2. 書桌型扶手:長度較全扶手短,省去扶手的前端部份以利於患者靠近桌面。此時須考慮到桌底有沒有足夠的空間讓使用者的腳可以放進去。
  • 在腳踏板的選擇方面:
    1. 向外取下的腳踏板:又稱活動腳踏板。將腳踏板向外可以讓輪椅更靠近床邊,方便於向前移位的患者使用。
    2. 可移動的腳踏板:需由側面上下輪椅的患者使用,另外這類患者也需要可取下的扶手。
    3. 一般型的腳踏板:可以從輪椅上站起來的患者使用。
  1. 推動的技巧:患者推動輪椅的方法,用來考慮腳踏板和手輪的選擇,
  • 中風後半邊麻痺的患者:由於必須靠一邊手腳來推動輪椅,所以健側的腳踏板必須是可移動的,如此才能靠單邊手腳來操控輪椅。
  • 四肢麻痺或手部關節炎患者:因手握力較差,所以推動一般手輪容易滑走而無法控制。此時可在手輪上加垂直的小握柄,藉著推動一顆顆小握柄即可使輪椅前進。
  • 健側手的肌力、協調都很好,亦有不錯的學習能力的患者:可將兩手輪的控制都接至健側,讓患者可以單手來操控輪椅。
  • 在嘗試各種方式後仍無法有效操控輪椅的患者:由於某些患者上臂肌力太弱或其它原因,以致於推動輪椅對他而言是一非常吃力的工作。而拜科技之賜,目前已有非常多的電動輪椅出現可以解決上述的問題;近年來更在政府大力的推動之下,工研院也已順利的完成電動輪椅之雛型,並技術轉移給民間大量生產,相信不久的將來可使更多人受惠。
而電動輪椅基本使用上還是需要注意幾個問題:
  • 使用前必須詳細閱讀使用說明書,尤其是要牢記注意事項,以避免造成不方便及意外的發生。
  • 由於蓄電池有其使用的時限,為避免臨時無法使用的困境,一般製造商均會為使用者準備可攜帶式充電器,以備萬一;而蓄電池必須經常保持充飽電力。電瓶水及電椿接頭須隨時檢查,後者於使用前最好打上一層黃油,可避免將來因銹蝕問題而造成接觸不良。
  • 乘坐輪椅外出時必須考慮電力是否充足,尤其要注意上下斜坡問題;在使用說明書上應該會詳細說明本產品在荷重多少公斤時可作仰角幾度之爬升,及下坡時重心的最佳位置等細節。
  • 一般電動輪椅之設計與車子之設計雷同,會有幾種速度供使用者選擇。為避免因速度太快而造成意外之發生,必須多練習不同的速度,感覺不同之速度感,才能操縱自如。
  1. 椅墊:使用輪椅時,使用者整個身體承受最大壓力的區域是臀部,所以對於長時期使用輪椅的人而言,椅墊的選擇相當重要。不管是散熱度、透氣度及軟硬度,都是考慮的要點。目前市面上的椅墊種類有:
  • 囊型充氣椅墊
  • 凝膠漂浮椅墊
  • 凝膠海綿椅墊
  • 氣浮椅墊
  • 蛋形椅墊
  • 圓形乳膠椅墊
  1. 生活環境與型態:這個因素通常用來決定輪椅的大小、輪胎的種類及種種輪椅上的附件,讓患者可以得到最大的舒適、最方便的生活及最大的功能。
  • 實心輪胎(硬橡膠輪胎):一般輪椅都用硬橡膠輪胎,耐用性高,保養簡單。在地氈上,此種輪胎也比充氣輪胎容易推動。但此種輪胎因避震作用較差,有時震盪力太大會對輪椅支撐架的結構有所影響。
  • 充氣輪胎:當患者必須常在不平的地面活動時,就必須選用有避震作用的充氣輪胎,才能在這種特殊環境中來去自如。但此種輪胎需定期充氣,且輪胎容易破損漏氣,保養較實心輪胎複雜
  • 書桌型扶手或升降式扶手:適合須靠近桌面工作的患者,升高讓手臂舒服的放著,降低可以靠近桌面。
  • 輪椅桌:可讓患者直接在輪椅上工作。
  • 手杖及枴杖置放架:以便於攜帶手杖及枴杖。
  • 置物袋:常出門在外的患者可裝置各式各樣的置物袋,以攜帶所需的東西。
  • 輪椅便器:方便大小便失禁或重度殘障的患者,可以直接在輪椅上大小便。
  • 隨著運動風氣的興盛,殘障者也開拓了一片健身的園地,利用輪椅參加各種競賽,我們時有所聞,例如輪椅籃球賽、輪椅馬拉松........,也要根據個人情況來設計,但其共同的特色是質輕、耐用、重心低、推動容易等。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