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醫療用音叉組

醫療用音叉組

為民國63年購入醫療用音叉組(Tuning Forke steel chrome plate set of in wooden case.),常見用於聽力檢測之用。
此組內每支音叉都有標記有密數(如 C-128、C-256、C-512、C-1024、C-2048),表示音叉發出頻率;其中有3支為一體成形製成。
音叉上有密數面標記有First,背面則刻有NIPPON ONSA字樣,表示為日本醫療器材廠商株式会社ニチオン所出品。
音叉是在 1711 年由英國一位宮廷小號手,約翰·朔爾 (John Shore) 所發明,原本是為了替魯特琴調音校正使用,而後因為人體生理構造的獨特性及音叉的方便攜帶性,衍生出一系列的檢查方法進行聽力篩檢,多數的檢測用音叉以五個不同頻率為一組,其中又以 256 Hz 與 512 Hz 最為常見。測試時除可以敲擊不同頻率的音叉,確認受測者有沒有聽到該頻率的聲音外,還可以透過音叉擺放位置的不同組合,來瞭解聽損者的聽損型態:聽損型態概分為三種,傳導性聽損為聲音經由外耳或中耳傳遞時受阻,感音神經性聽損表示內耳或聽神經區域受損,混合性聽損則表示兼具傳導性聽損及感音神經性聽損特徵。

醫療用音叉組

 

建置時間及地點    63年5月14日 核醫部醫師室
文物尺寸(長*寬*高CM)    22.3*12.7*3.5 CM

醫療用音叉組2

展示原因:一般聽力篩檢用的儀器,因為價錢昂貴又非生活中垂手可得,施測時的環境條件和執行門檻也比較高,需要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員來操作。早期醫療用音叉聽力檢測流程快速簡單,如今一般性聽力篩檢仍可用此檢測方式。
 

文物存放位置:臺北榮民總醫院院史廳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