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一般皮膚病灶手術說明

資料來源為衛生福利部105年公告之「美容醫學處置(含美容醫學針劑注射處置)同意書及說明書範本」

 

接受皮膚病灶門診手術之相關疾病診斷說明:
藉由手術切開病灶處皮膚進行腫瘤切除或切片檢查。

 

手術目的與效益:

  1. 切除腫瘤或病變組織。
  2. 取得疑似病變之皮膚組織切片進行病理組織檢查,以做為後續治療之依據。

 

執行方法:

  1. 醫師會先在手術部位做皮膚消毒並施行局部麻醉;切開病灶處皮膚後進行腫瘤切除或取得疑似病變之組織,再將傷口縫合。
  2. 手術時間依病情而異,一般約需20至60分鐘。手術過程中需全程平躺,若有任何不適,請立即告知醫護人員。手術結束時護理人員會協助病人包紮傷口,並觀察有沒有出血現象。

 

可能併發症與發生機率及處理方法:
(沒有任何治療是完全沒有風險的,以下所列的風險已被認定,但是仍然可能有一些醫師無法預期的風險未列出)

  1. 疼痛:因每個病患對疼痛感覺不同而異。一般疼痛程度為輕微且短暫的。
  2. 瘀血或血腫:適當的壓迫穿刺傷口止血,瘀血或血腫發生率約在2-3%。
  3. 手術區發炎、感染:感染發生率約2-3 %。必要時需要打開傷口換藥或手術清創及抗生素治療。
  4. 局部麻醉藥過敏、休克。
  5. 傷口癒合不良甚至不癒。
  6. 手術疤痕明顯、外觀嚴重醜型、疤痕增生或蟹足腫,造成癢、痛及疤痕醜形。若一旦發生很難治療。
  7. 腫瘤切除不完全或復發。
  8. 局部麻木或感覺異常。
  9. 頭皮手術手術處禿髮。 
  10. 其他偶發之副作用及併發症。

 

替代處置方案:

  1. 緩解皮膚下腫瘤病灶病痛:可用粗針抽吸引流囊腫性病灶,但易復發且對有實質性組織腫塊無效。
  2. 確認病灶病理型態:唯有透過切除或切片方式才能取得組織病進行病理化驗。

 

未處置之風險:
無法確認病灶之組織型態及病理診斷,無法正確建立的治療計畫。

 

術後復原期可能出現的問題:

  1. 疼痛:因每個病患對疼痛敏感度不同而感覺各異。一般而言,疼痛程度為輕微且短暫的。
  2. 瘀血或血腫:藉由確實的壓迫傷口,瘀血發生率小於5%,血腫發生率小於1%。

 

其他補充說明:

  1. 每次手術發生之費用,均以當次手術為限,如須再次手術或後續治療時,費用將另行採計。各項費用之收費項目及金額,均已明確告知。
  2. 此手術非屬急迫性質,不於說明當日進行,應經充分時間考慮後再決定施作與否。
  3. 有抽菸者,最好請先戒菸一個月,因抽菸會抑制血流到皮膚,影響傷口癒合。
  4. 若有服用抗凝血藥物者,請先和您的醫師討論後,停藥一~二個星期,以免造成凝血異常,影響傷口癒合。
  5. 有下列情形,請主動告知醫師:
    1.     有血液凝血功能不良傾向。
    2.     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血管硬化等慢性疾病。
    3.     有疤痕增生體質。
    4.     正在使用阿斯匹靈、維他命E、可邁丁(Warfarin)等影響血液凝固的藥物。
    5.     有抽菸、喝酒習慣。
    6.     有藥物過敏。
    7.     過去曾接受手術。

 

參考文獻:
Fitzpatrick's dermatology in general medicine. 8th ed. 2012.

 

 

線上預約

回衛教指導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