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單位簡介
:::

歷屆主任

第一任:洪楚琛主任。1959年-1976.4年
    中華民國最資深之整形外科前輩。
    重建整形外科專科之創始。
    頭頸部腫瘤手術發展之先軀。


第二任:金毓鴻主任。1976.4年-1986.9年
    創立中華民國重建整形外科醫學會,並任第一屆理事長。
    於美國西北大學醫院訓練結束返國後,成立燒傷中心於思源樓,並規劃全新燒傷中心於中正樓。
    電燒傷治療之研究並與台電合作致力於電燒傷之防治教育發表多篇相關論文。
    金主任鑑於整形外科發展迅速,為透過醫學會致力於專科醫師訓練與養成,一手創立中華民國重建整形外科醫學會,並任第一屆理事長。醫學養成方面透過〝外科特殊專題〞學科之傳授,致力於醫學院學生教育。在1981年,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金毓鴻主任主編之「中華現代外科學全書—整形外科學」,為整形外科學重要參考書籍之一。
            

第三任:方榮煌主任。1986.9年~2003.3
    於民國71年8月至72年7月至法國巴黎聖路易醫院進修。繼沈立揚主任後致力於顯微手術的發展與訓練。
    國內首例變性手術及其研究發展。
    各式雷射手術之引進。
    表皮細胞培養及臨床應用。
    66年開始斷指、斷肢之吻合重建顯微手術。並且從早期的筋膜皮膚皮瓣,改進為帶莖的骨皮瓣,讓病人不只獲得外觀的改進,更有功能上的進步。民國80年,以陰蒂成形術治療男性原發性變性慾症,榮獲醫療創新獎。
    雷射手術方面,因應兩岸解凍,引進紅寶石雷射治療榮民弟兄之〝政治性刺青〞,使得以安心返鄉探親,嘉惠眾多榮民。
民國91年3月20日,配合院方政策,成立公立醫學中心第一家「醫學美容中心」,提供安全信賴及舒適的醫療環境,以服務更多的民眾。

 

第四任:馬  旭主任。2003.3年~2015.4
    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博士,於民國87年赴紐西蘭奧克蘭大學分子醫學系進修,並獲榮譽資深研究員及基因治療中心客座副教授。馬主任一方面推動次專科分組﹕顯微手術與肢體重建﹑燒傷﹑醫學美容,並由各負責人開發團隊之服務﹑研究及教學整合。
    以顯微手術與肢體重建小組為例,於2008年即完成頭頸部腫瘤等顯微手術逾百例,且專科醫師王天祥大夫加入本院器官移植小組於97年應邀赴越南河內國家醫院共同進行活體肝臟移植之跨國醫療。另一方面開源節流,降低人事與設備機會成本,增設〝院聘主治醫師〞,以促進科內儲備人才與績效管理之靈活度。並獲准與專業整形診所簽署合作約定,以加強醫師陣容。
    成立科內實驗室之組織庫,收集並貯存脂肪、皮膚等組織,充實基礎研究及臨床應用,並配合院方發展大型組織庫。
    深化醫事人才培育與尖端醫事研究,並積極薦送人員出國進修,進行異體複合組織移植及細胞治療研究。
    在服務方面,配合長官指導,將醫學美容中心發展為與皮膚科﹑免疫科﹑婦產科與毒物科合作抗老化醫學美容,提供單一窗口、多向溝通、跨科部的醫療服務平台;同時因應科技不斷推陳出新,有效提升儀器設備,充實醫學美容中心,與時代脈絡接軌,以服務更多民眾。

  

第五任:彭成康主任。2015.5年~ 2021.5
    於民國八十五年至本院外科部接受一般外科住院醫師訓練,八十七年起接受整形外科住院醫師及總醫師訓練,九十二年升任主治醫師,專攻顯微重建手術,曾任顯微手術小組的負責人,參與口腔癌多專科治療團隊,負責顯微游離皮瓣重建手術的發展。
    在學術研究上,民國九十三至九十九年在職進修,就讀國立陽明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組織工程及血管新生,取得博士學位,民國九十七至九十八年出國進修,前往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擔任訪問學者,研究細胞陣列及拉伸刺激對幹細胞分化影響。
    民國一百零四年五月任重建整形外科主任,六月二十七日發生八仙樂園粉塵暴然事件,在院長,副院長及各級長官領導下,成立跨專科治療團隊,協調病患救治事宜,成效良好。
    規劃未來發展方向,在既有基礎上進一步追求卓越,重點發展領域包括顯微手術重建,乳房重建,慢性傷口跨專科治療,美容醫學,顱顏外科顏面創傷重建,及燒傷醫學,提升臨床服務品質及學術研究成果。

 

第六任:王天祥 代理科主任。2021.5~2022.4. 

              王天祥 科主任。2022.4~迄今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