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訓練計畫

一、訓練目標

急診醫療是分秒必爭的作業,而近年來急診人口急遽增加,是促使急診醫學快速發展的重大因素。然而急診病人的病情具有相當的複雜性及不穩定性,常需同時針對各器官與系統之病況展開檢查及治療,但以目前醫療專業專科化之態勢,要由專人處理專門的事務,才會專精。因此建立急診醫學專科醫師訓練計畫乃成為本院重要之目標。


二、訓練特色

◆ 為全國首屈一指的教學醫院具優良傳統
◆ 病患層面分布廣泛
◆ 各項專科醫師師資陣容堅強
◆ 負責到院前緊急醫療救護與災難醫療體系,並參與品質管制的工作。
◆ 各項檢查治療設備完善
◆ 各科教學及會診資源豐富
◆ 從事急診醫學的行政、教學和研究。


三、訓練期間

急診醫學單專長住院醫師訓練為期三年
急診醫學進修醫師(Fellowship),完成急診醫學專科醫師訓練後,接受為期二年之急重症加護訓練。


四、訓練目標

對於急性病症或創傷的病人,能夠立即的認知、評估,給予適當的處置以穩定病人。
完成所有訓練課程以及研究教學要求。
通過ACLS、ATLS、PALS、NRP、ACLS instructor及其他緊急醫療網與災難醫學相關訓練。


五、訓練內容

單專長住院醫師:
(1) 第一年住院醫師派赴內科部學習心臟科1個月、腸胃科1個月、胸腔內科1個月、神經內科1個月、感染科1個月、毒物科1個月、呼吸治療科1個月、婦產科1個月、急診醫學科3個月。
(2) 第二年住院醫師派赴內科加護病房1個月、心臟科加護病房1個月、超音波訓練1個月、急診醫學科2個月、社區醫療1個月、影像診斷2個月、精神醫學1個月及外傷骨科2個月。
(3) 第三年住院醫師派赴兒科2個月、麻醉/皮膚科1個月、災難醫學1個月、社區急診1個月,眼科/耳鼻喉科1個月及急診醫學(Core Content)6個月。
雙專長住院醫師(外科與創傷/急診醫學):
第一年~第四年:由外科部訓練。
第五、六年:接受創傷/急診醫學科訓練,包括急診總醫師訓練、災難醫學及緊急救護、兒科急診、超音波(腹部、婦產及心臟)訓練、兒科急診、社區醫療及急診醫學訓練。
總醫師:
  總醫師訓練(包括行政、教學、臨床、緊急救護及災難醫學)。
進修醫師:
  接受急重症相關醫學及各加護病房訓練,包括ER-ICU、ICU、Surgical-ICU、RCU、NCU、Stroke-ICU、CCU及Medical-ICU。
  參與急診醫學相關講座並從事基礎及臨床研究。


六、其他相關訓練

1. 到院前緊急醫療救護訓練:每一個急診住院醫師都必需參與到院前緊急醫療救護訓練,熟悉雙軌救護流程並有現場治療的經驗。
2. 逐年取得ACLS、ATLS、PALS、NRP及Instructor資格,並負責院內ACLS教學課程。
3. 參加院內毒化災及大量傷患演習,熟練大量傷患救護時之應變措施及急救技巧。
4. 學習基礎及臨床研究的方法、統計分析和設計。


七、考核

急診部住院醫師除接受急診專科醫師定期考核之外,亦接受其他訓練科部主治醫師之考核。
考核項目包括臨床知識與技能、服務態度、病歷記載、責任感、醫病關係、與學術活動出席狀況。


住院醫師每次輪完急診時,同時讓住院醫師發表對本部所安排的教學之意見,以達雙向評估的目的。




八、學術活動

本部定期與不定期舉辦各項學術活動,包括:
 ◆ 急診陷阱討論會
 ◆ 創傷討論會
 ◆ 急診影像討論會
 ◆ 主治醫師教學
 ◆ 總醫師察房教學
 ◆ 到院前急救及院內急救品管討論會
 ◆ 病例討論會
 ◆ 醫學論文研討會
 ◆ 教科書讀書會


所有實習醫師、住院醫師、總醫師及進修醫師一律參加各項學術活動。



九、其他科部住院醫師在急診醫學部之訓練

提供雙向之急診醫學訓練。
各科住院醫師輪派至急診部服務期間,需接受急診部主任、主治醫師、與總醫師之調度與教學。
各科部醫師在急診醫學部訓練重點為:
對於急性病症或創傷的病人,能夠立即的認知、評估,給予適當的處置以穩定病人。
除緊急處理病人外,尚有能力盡量在急診室對於每一位需住院的病人給予正確的判斷。
知道如何處置病人,例:何時該讓病人住院、轉院或出院,該會診那一類專家,該在那一科追蹤治療。
各類急重症病患之搶救與復甦措施。
針對診斷未明病患,以症狀導向之處理方式。
同時處理多重病患的方式與能力。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