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榮民總醫院病理檢驗部分子病理科
1. 分子病理科負責之檢測業務:
1.1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 (Immunohistochemistry)
1.2 骨髓血液染色體分析 (Cytogenetic analysis of bone marrow)
1.3 癌症相關分子檢測 (Molecular testing of cancer),項目參考表一。
No. |
檢測項目 |
發報告時效 (days) |
1 |
High Sensitivity EGFR Mutation test |
≦7 |
2 |
ALK FISH |
≦10 |
3 |
ALK immunohistochemistry |
≦7 |
4 |
Tumor all RAS mutation test |
≦7 |
5 |
BRAF V600E test |
≦7 |
6 |
Her2 FISH |
≦5 |
7 |
MGMT promoter methylation test |
≦7 |
8 |
1p19q co-deletion FISH |
≦7 |
9 |
B cell/T cell clonality assay |
≦10 |
10 |
EWSR1/SS18 break apart FISH |
≦7 |
11 |
Multiple cancer mutation panel |
≦14 |
12 |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PCR |
≦7 |
13 |
HLA-1502 allele test |
≦7 |
14 |
Genotyping (for tissue identification) |
≦7 |
15 |
High risk HPV typing |
≦7 |
2. 癌症相關分子檢測送檢須知及注意事項:
2.1 本實驗室之分子病理檢體型式包含福馬林固定之病理組織、細胞抽取液和肋膜積液。
2.2 本院病人且病理組織檢體在本院:
2.2.1. 臨床醫師開單後,將申請單(不須檢體)直接送至醫學科技大樓5F R5009。
2.3 本院病人蠟塊檢體不在本院,須向外院調片時:
2.3.1. 臨床醫師於病理檢驗部網頁「相關資訊」下載「外院借片」申請單。
2.3.2. 「外院借片」申請單上須註明病人「外院之病歷號」、「外院之病理號」、「組織來源與診斷」、欲調蠟塊之「醫院名稱」。
2.3.3. 請病患簽名,並臨床主治醫師蓋章。
2.3.4. 「外院借片」申請單送至醫學科技大樓5F R5009。
2.4 外院病人代檢:
2.4.1. 福馬林固定之病理組織: 至少3片以上組織切片(於未coating玻片)及1片HE染色片,室?運送。
2.4.2. 細胞抽取液和肋膜積液: 製作成細胞學抹片,於100%酒精保存運送。
3. 於病理檢驗部網頁「相關資訊」下載「外院代檢」申請單,連同病人檢體及寄至「台北榮總病理檢驗部分子病理科 醫學科技大樓 6F R6004」。
4. 強酸液之脫鈣過程會嚴重破壞組織內核酸之完整性,造成核酸檢體嚴重degradation,因此不適合進行分子病理檢測。若可能的話,宜更換無脫鈣的組織。
5. 檢體處理過程必須仔細核對病人之基本資料,包含姓名、病歷號、病理號與分生病理號,以避免檢體搞混。
6. 退件標準:
6.1. 標示不清楚的檢體。
6.2. 不適當的檢體型式。
6.3. 檢體有被污染的可能性。
6.4. 病人的切片染色?有腫瘤細胞或與欲檢測之組織不同。
6.5. 檢體?有申請單或申請之記錄。
6.6. 病人的資料與申請單有誤。
7. 假如收到不適當的分生檢體時,應先聯絡開單醫師處理,若無法處理才執行退件動作,以減少退件情況產生。
8. 骨髓血液染色體分析送檢須知及注意事項:
8.1 骨髓血液染色體分析之檢體須使用Heparin抗凝劑。
8.2 臨床醫師開立病理部染色體檢查申請單(order#70181730;Chromosome study), 開立醫囑時應輸入檢體類別,相關臨床資料及臨床診斷‧住院病人在大電腦開立申請單, 門診病人在門診電腦開立申請單. 開單後應電話通知染色體檢驗室(7449-250),並請病人至收費處核價繳費。
8.3 病人持檢驗單至檢驗室‧血液檢體均在門診檢驗室取樣‧骨髓檢體在各病房檢驗室取樣。
8.4 血液檢體採樣:
8.4.1 10 ml 針筒,用0.5 ml heparin (5000 unit/ml) rinse 管壁。
8.4.2 選擇手臂適當皮下靜脈,無菌操作採週邊靜脈血5-10 ml,將血液注入無菌試管(內含抗凝劑),上下搖晃混合均勻,標上病人姓名。
8.4.3 將申請單連同檢體試管一併交由傳送人員,送至染色體檢驗室(醫學科技大樓R6004)。
8.4.4 檢驗室接收血液檢體時間: W1 – W5, 8:30 am –4:00 pm
8.5 骨髓檢體採樣:
8.5.1. 準備10 ml 針筒,用0.5 ml heparin (5000 units/ml) rinse管壁。
8.5.2. 病患側臥,醫師以手觸壓確定posterior iliac crest 穿刺位置並標記。
8.5.3. 無菌操作,醫師戴無菌手套。
8.5.4. 4.3.1 以Betadine與alcohol消毒穿刺位置皮膚。
8.5.5. 蓋無菌洞巾,露出穿刺部位。
8.5.6. 局部注射穿刺位置Lidocaine(2 %),包括皮膚,皮下與骨膜周邊。
8.5.7. 麻醉後取骨髓穿刺針,垂直旋轉刺入穿刺位置。
8.5.8. 穿入骨髓腔固定後,取出內針裝上針筒,抽取適量骨髓檢體(染色體檢查需檢體約5-10 ml)。
8.5.9. 檢體取完後將骨髓穿刺針拔出。
8.5.10. 以紗布覆蓋穿刺處並壓迫5-10分鐘。
8.5.11. 針筒蓋緊上下搖晃,將骨髓檢體混合均勻,並標上病人標籤
8.5.12. 將申請單連同檢體針筒一併交傳送人員送至檢驗室。
8.5.13. 檢驗室接收骨髓檢體時間: W1– W5, 8:30 am – 4:00 pm。
8.6 退件標準: 當檢體具以下情況時,醫檢師應退回檢體至臨床單位:
8.6.1. 檢體的標示與申請單無法辨視時,
8.6.2. 檢體的標示與申請單不符合時,
8.6.3. 檢體嚴重凝固, 無法打散獲得液狀部分,
8.6.4. 其他可能因素,例如抗凝劑使用不對時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