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高低,決定治療深度!
臺北榮總大腸直腸外科 主治醫師 鄭厚軒
2019年發表在Digestion Journal的文獻顯示,「肌肉量」會顯著影響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的病人在接受治療的成效,肌肉量高的病人相對肌肉量低的有較長的存活期,且因治療導致的嚴重副作用也比較少;由此可見肌肉量對病人的重要性。臨床上除量測病人的肌肉量以外,最常使用的評估標準乃病人的「體重」;而自1980年開始,有越來越多的文獻證實「體重」會顯著影響癌症病人的預後及存活;因此,照護癌症病人積極抗癌的同時,亦應密切注意病人的體重是否有減輕之情形,以確保治療效果能發揮到最大。
體重減輕有多可怕?
大腸直腸癌病人需要接受許多不同的治療方式,如手術、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等等,常導致食慾降低及體重減輕。體重減輕因腫瘤種類不同而有不同的發生率,其中大腸直腸癌的病人為六成左右。體重減輕會造成許多不良影響,如術後傷口不易癒合、感染風險較高、生活品質變差、對治療的耐受性降低等等,進而造成治療延後甚至停擺,嚴重的話將影響病人的存活期。
什麼是癌症惡病質?
若是不積極介入體重減輕的治療,就會演變成「癌症惡病質」,文獻指出大腸直腸癌病人有四成左右都會產生癌症惡病質。國際上對於癌症惡病質的診斷共識為「過去六個月內無任何原因體重減輕5%以上」,如一位50kg的癌症病人,過去六個月內體重減輕2-3公斤就會確診為癌症惡病質。癌症惡病質分三階段,惡病質前期(pre-cachexia)、惡病質期(cachexia)、難治性惡病質期(refractory cachexia),當病人走向難治性惡病質期時,體重減輕已相當嚴重,對多數治療也無反應,此時再介入惡病質的治療已無法扭轉局勢;因此,如何在惡病質前期及惡病質期積極介入治療,以預防病人走向難治性惡病質期,是病人與醫護人員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標。
大腸直腸癌病人有什麼武器可以打敗惡病質?
癌症惡病質不只是單純的食慾降低所致,還有另一個原因為代謝改變,腫瘤細胞會分泌發炎前驅物質與增加蛋白質分解的因子,促進體內的肌肉及脂肪組織分解,因此癌症病人即便在休息狀態仍會有不間斷的能量消耗。單純補充營養品是無法治療癌症惡病質的,需從癌症惡病質的機轉進行治療。建議病人可以少量多餐的方式攝取高營養高熱量的食物外,可以使用短期的類固醇或是促進腸胃道蠕動的藥物,此外臨床上最常用於治療癌症惡病質的藥品就是黃體激素類的藥品,此類藥品能提高癌症病人食慾,增加病人的瘦肉組織、脂肪組織及體重,並提升生活品質,幫助病人克服癌症惡病質。均衡飲食的習慣,輔以治療癌症惡病質的藥品,方能戰勝癌症惡病質。
開啟癌症惡病質雷達的方法?
癌症惡病質最好的照護就是「避免它、戰勝它」,病人及家屬必須開啟癌症惡病質雷達,當病人有食慾不振、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時,請立即向醫護人員反應!癌症惡病質的介入治療應越早越好,病人恢復食慾與體重了,才能有更多線的治療機會,整體存活期方得以延長。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