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科部介紹

 

‧本部簡史
 
    本院於民國五十二年初成立婦癌科,後改組為婦科。 五十七年增設產科,五十九年成立婦幼中心。婦產部於六十四年成立,下設婦科、產科、生殖內分泌科, 繼而成立婦癌實驗室及優生保健科,至具今日之規模。歷經首任主任崔玖,第二任主任孟憲傑,第三任主任吳香達,第四任主任袁九重,第五任主任趙灌中,第六任主任顏明賢及現任主任王鵬惠。負責醫療、教學及研究之任務。
 
由於部內全體同仁的努力,多年來醫療、教學及研究相輔相成以致有以下的成果
 
七十年 策劃建立國內首座精子銀行,首創羊水細胞染色體診斷產前檢查。
七十一年 支援行政院衛生署群體醫療網計畫。
七十二年 開設優生保健諮詢門診。成立試管嬰兒小組。隔年胚胎著床成功 。
七十三年 一月設立「優生保健諮詢中心」並建立國內首株子宮頸癌的細胞 線CC7T。
七十四年 四月臺北榮總順利誕生台灣第一位試管嬰兒。
七十五年 建立國內首株之鐵蛋白單株抗體融合瘤,有認定子宮頸癌的特性 。
七十六年 開始做產前羊膜穿刺檢查,為國內之始。
七十七年 廣泛用陰道鏡輔助篩檢早期子宮頸癌病患。開始於化學治療卵巢 癌病人做藥物敏感度篩檢。更嘗試用最進步的「由腹腔內直接藥物灌注療 法」,可使存活率更為提高。
七十八年 首次使用栓劑安胎。引進方法用以鑑別母血或胎兒的血液。實施 輸卵管內胚胎植入術。試管嬰兒手術及輸卵管內的精卵植入手術的病人, 全面改為門診手術作業。使用精蟲顯微手術,由動物實驗開始,用以治療精蟲稀少症的不孕病患。引進多種顯微操作技術,以解決男性不孕症,同時利用胚胎染色體檢查,早期發現先天性遺傳疾病。
七十九年 產科使用E2型前列腺素陰道塞劑來幫忙引產。家庭計劃科以精蟲 顯微注射在卵子透明帶下的技術,治療極度精蟲稀少症的病患。
八十四年 利用PCR方法,建立地中海型貧血的基因診斷。接受卵漿內單一 精蟲注射法的不孕患者首次懷孕成功。首創國內共同培養到囊胚期再植入 子宮,以提高受孕率。次年首例不孕者懷孕成功。
八十五年 針對「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創新設計出一新的基因診斷, 被譽為極有診斷價值的新方法。發表國際文獻後,國外遠自巴西等地都寄 標本來求合作。
八十六年

(一)利用「同工基因染色體對數」觀念的新嘗試,再極短的時 間內診斷唐氏症。(二)成功地結合單株抗體MAb Cx-99,並精確地將動 物身上栽種的子宮頸癌定位出來。這類放射免疫結合物 均為國內外首創。 (三)採行剖腹產諮詢制度,使得剖腹產率下降至31.47%。
美工圖片

八十七年 婦產部余堅忍醫師發明「片型縫線攜帶裝置組」獲得國內專利。
八十八年 (一)應用MAb Cx-99相對抗原基因,成功發展出偵測婦癌病患 血流中的癌細胞的測量方法 ,是國內首創。(二)利用三度空間影像分析方法自行設計出腫瘤大小體積的精準計算。且利用虛擬實境的原理,設計出腹腔鏡手術訓練箱的雛型,均為國內首創。
美工圖片
九十年 婦產科專科醫師訓練醫院評鑑,在23家醫學中心裡,榮獲第一名。 同年劉偉民醫師及鄢源貴醫師榮獲美國內視鏡醫學會之首獎及次獎。
九十年 本部共發表定期專刊文章41篇,其中國際科學引用文獻(SCI)達 24篇。
九十一年 以虛擬實境技術平台發展出”虛擬骨盆解剖”,為國內外先進之教學評估系統待申請專利。
九十三年

(一)開發出platinum -DNA adducts之定量分析法,開創新型之化學治療評估系統。
(二)以SNP開啟MDR1 gene在化學治療拮抗的新觀點與應用。未來深植研究根基,加強與國外學術合作,以維持一流醫療水準。培育國內醫療人才。同時,拓展社區服務,以嘉惠所有婦女同胞。也參與多項防治癌症的活動,像與婦癌基金會合作的「六分鐘護一生 」等。

 

‧硬體設備
 
名稱 數量
病床數

婦女醫學部有婦科85床、產科40床  共125床

待產室 有9間待產室;各1張床(急產時待產室也有生產設備)
產房 3間產房,必要時可擴充至6間(調借婦科手術室)
嬰兒室 3間,共51床
超音波室 4間(高層次超音波3台及取卵專用超音波共6台)
母嬰同室特等病房 9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