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臺北榮總放射線部實習心得

 >>下載本文PDF檔<<

以下為純文字

臺北榮總放射線部實習心得

陽明大學醫學系五年級醫學生 張祐維

  過去雖然在學校大四課程有學習過相關的影像診斷課程,但是看著投影幕上的影片跟實際臨床上的應用仍然十分不一樣。進到外科實習的時候,老師總是看著影像系統講得頭頭是道,但是對於我來說,大三學過的解剖構造,跟影像看起來實在一時難以搭配聯想,因此常覺得自己事倍功半,霧裡看花。

  這次進到放射部實習,終於有機會認識各個影像檢查的原理,以及判讀的技巧,像是CXR、KUB、brain MRI、ultrasound 等影像檢查,每天安排的課程老師都十分親切有耐心的指導我們,從基礎開始建立,這一個月真的從老師以及相關課程上學習到很多實用的臨床知識與技巧。但是最令我感到驚訝的,過去總以為放射科醫師要長時間坐在螢幕前判讀影像並完成堆積如山的影像報告,但在臺北榮總放射部的醫師,除了判讀影像之外,還專精各種介入性治療,收病人住院,能夠第一線接觸病人提供病人治療,讓我感到十分驚訝,也改變了我過去對放射科醫師的想像。

  在放射部的這一個月,每天晨會除了presentation 之外,會讓住院醫師一一上來判讀影像,再由主治醫師在旁及時回饋,這樣對於在旁觀摩的clerk 是十分有收穫的,聽住院醫師判讀影像,可以了解每位住院醫師判讀時的不同思路與邏輯,而主治醫師的即時回饋也可以讓我們了解判讀上需要注意的細節與陷阱,經過這一個月的晨會,確實學習到很多。可惜有時晨會主題太過專精,無法在前一天先做功課,在晨會時往往聽的一知半解。

  在放射部我常去MRI 練習打iv,以及去超音波室在放射師旁邊看他們操作超音波,護理長、護理師與放射師都很親切友善也很有耐心,讓我學到很多,是很難得的經驗。在介入檢查區學長姊也都很親切,雖然很忙,但是也會主動跟我們講解一些臨床上的技巧與知識。

  最後一周的case presentation 是考驗我們學習成果的機會,在與住院醫師討論MCA infarction 的過程當中,對於住院醫師的判讀技巧與相關知識,讓我收穫良多,準備報告的同時,確實把上課所教到的brain MRI 以及CT early ischemic sign 都應用到了,讓我可以一邊準備報告查相關文獻,一邊複習所學到的,溫故知新。

  在放射部的這個月一轉眼就過完了,謝謝學長姐以及老師們的指導,這個月真的收穫良多,十分充實!!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