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新加坡樟宜醫院(Changi General Hospital)參訪經驗分享

 >>下載本文PDF檔<<

以下為純文字貼上

新加坡樟宜醫院(Changi General Hospital)參訪經驗分享

護理部督導長酒小蕙

  在護理部長官的支持及兼善基金會的基金補助下,一團10人於2019年的8月25日到30日參訪新加坡醫院,8月26-27在新加坡樟宜醫院進行1.5天的參訪活動,這次的活動目的在學習腦中風的防治、門診服務、護理人員訓練與管理、環境設備及智慧醫療等。

  新加坡土地面積僅五百餘平方公里,約與臺北市大小相當,整個城市在綠化和環境衛生方面效果顯著,故有花園城市之美稱。全國劃分為五個行政區,中區(人口約120萬),東北區(人口約130萬),西北區(人口約83萬),東南區(人口約84萬),西南區(人口約83萬),是世界人口密度第三高的國家。自1965年獨立後,靠著國際貿易人力資本的操作,迅速轉變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同時地理優勢,是亞洲重要的金融航運中心之一。新加坡是個多元文化種族的社會,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主要由華人組成,和一部分馬來人及印度人,其中華人文化以福建移民為大宗,大多數的人民都通曉兩種語言,分別是英語以及自己的母語,所以在新加坡說華語倍感親切。

  新加坡的醫療保健系統高效率且完善,在世界衛生組織2000年的世界衛生系統排名中排名第6位,也是目前擁有世界最低的嬰兒死亡率,及最高的平均壽命,相對的也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新加坡的醫療保健主要由衛生部責任,實行醫療儲蓄的全民免費醫療模式,政府醫療保健的支出總額只占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的3-4%,政府在私人醫療保健方面的支出非常低,透過定期政策調整,積極規範「國內的供應和醫療服務價格」,以控制成本,新加坡的醫療保健系統十分獨特,係以個人儲蓄為基礎的體制,由醫療儲蓄方案、醫療保護方案和醫療基金方案三方面組成。為了補充醫療儲蓄方案,新加坡政府於1990年開始醫療保護方案,是一種基本的、低費用、大病保險計劃,目的是為了幫助參加者支付大病或慢性病的醫療費用。新加坡社會的養老設施很完善,適合老人居住,例如,多數公車均可以輪椅上下,司機和乘客會耐心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上下車;政府免費發放預防跌倒的小冊子,讓老人及子女重視跌倒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提高防範認知;每座組屋都為老齡和兒童設立了活動區,並設有食閣和公車站,屋主下樓就可以吃飯,而從家門口到車站均建有封頂的綠色廊道,方便居民雨天出行,減少了老年人滑倒的事故。此外,新加坡建屋局建構「居家老人智慧警報系統」,可監測年長者的日常活動,並在老人摔倒等意外發生時能即時通知看護者。所有這些配套設施和建設,都表現出政府防患於未然的規畫。

  樟宜醫院1998年成立,是Sing Health醫療機構集群,為新加坡第一所專門性綜合醫院,服務於東北及東部區,超過1000張病床,服務100多萬人口。在聯繫的過程中,就感受到工作人員的熱誠與積極度,二天的行程都由護理部張副主任親自接待與全程帶領,過程中,同仁也很熱烈的參與提問與討論,參訪中學習到的醫療的特點包括:

腦中風防治

  1. 腦中風病人的照護,包括急性期處理在於黃金6小時,身心靈社會的完整性評估,早期介入心理評估與輔導,病房處置在於早期復健,後期照護重點在健康生活模式的重塑。
  2. 急性中風病房: 24-48小時跨團隊評估及完成所有檢查。

門診服務

  1. 門診護理人員視病人需要,提供敬老貼紙,可獲得優先的就診服務。
  2. 糖尿病病人衛教提供一站式服務流程,可獲得完整性服務,避免病人往返的疲累。
  3. 以有顏色的腳型標示作地點的指引;科區以不同顏色作標示。
  4. 門診採預約看診方式,使用者付費,可自費指定醫師提早就醫。

環境及設備

  1. 以健康城市的概念建構社區醫療網,社區包含急性醫療、社區醫院、長期照護、居家醫療、學校等。
  2. 感控:醫院出院病床環境清潔使用自動化通知系統,有效率掌控流程。利用電梯的門張貼醒目的預防感染貼圖,積極宣導相關政策,醒目且讓人印象深刻。
  3. 單位防護裝置,採用明顯的標示,且以123步驟明示,醒目且清晰易懂,乾洗手液也有提醒標示。
  4. 再生紙便器、尿壺,提高便器的清潔。
  5. 慢性病房天花板有移位機軌道,增加病人下床的便利性,並避免醫護人員職業傷害;每床都有cuff pump防腿部深部靜脈栓塞。
  6. 復建科病房:有模擬住家大小坪數房間,可讓出院病人學習及適應返家環境設備的訓練;病房中間有休息區,早上可讓病人看景觀與家屬一同用餐。

資訊化:

  1. 床位資訊電子化:每個病房皆使用電子白板,清楚標示病人狀況;急診運用電子白板,掌控全院床位,亦含有出入動態,待床時間等充份的訊息,提供管理者運用,床位運用率達到到120%,床位的不足,擴充床位是樟宜醫院未來的規畫。
  2. 病人餐車、文件採機器人自動化配送,節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3. 藥局運用機器手配藥,自動配送,藥劑採單劑量包裝,若退藥仍可回收使用。
  4. 住院病人配戴追蹤手圈,可尋找病人行蹤,避免走失。
  5. 陪客管理係利用電梯出入口資訊化證件申請,刷卡進出自動監管。
  6. IC net (抗藥菌感控監控軟體) :可直接偵測並通知隔離抗藥菌,可抓曝觸病人,可選曝觸期間,可自動產生報表。
  7. 使用Q-system多媒體診間報到系統,病人報到後會印出看診流程指引。

護理人員管理

  1. 護理人員以專科為主,護理工作分級,護病比:1:5,人力較穩定;因G世代的衝擊,也同樣面臨人力流失,護理人力缺乏的問題。
  2. 異常事件處置:分析事件原因,賞罰分明,無心之過或故意犯錯,會權宜輕重處置,從基本的教育訓練為主,將理念、價值觀貫徹於日常工作中。
  3. 建構並落實於每個單位,鼓勵員工及病人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識。 

  在政府睿智的領導下,新加坡人民守法,環境井然有序,土地雖小,但不自限,不斷突破現狀,尋求發展,已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發展的成就被國際肯定,但醫療費用貴,及等候就醫時間太長,是人民抱怨最多的原因之一,相較於臺灣全民健保的便宜與效率,是他們所稱羨的。護理人力的不足是普遍國際性的問題,但新加坡透過菁英培訓、人性化管理、護理人力的分級等措施來因應,似乎也獲得改善的成效。運用資訊來簡化工作及提高效率,是我們學習的重點,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參訪行程雖結束,但回國後以他們的經驗與優點,實際運用在本院臨床實務中,是我們的使命與責任,以營造更好的專業環境,提升照護品質。感謝護理部長官的支持及兼善基金會的基金補助,使得這趟醫院參訪的活動順利成行,團隊的合作與默契,學習的態度與精神,使得這趟行程收穫滿滿。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