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整理收納後,生活才正式開始

>>下載本文PDF檔<<
以下為純文字貼上

整理收納後,生活才正式開始

教學部契約醫務管理組員 楊于萱

 

每年臺北國際書展都備有精彩的講座供民眾聽講,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停辦一屆,回想起去年在書展參與了一場精彩的講座,並將當日所學實際應用在生活中,藉此機會將經驗整理成文字分享給大家。

時間先拉回到十年前,2010年12月日本整理諮詢顧問近藤麻理惠出版了個人第一本著作《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獲得廣大好評,短短數個月在日本的銷售量就超過百萬本,一年後2011年10月,中文版在台灣上市,當時我也買了這本書回家拜讀並實際操作,就我個人的結果來看,成效無法維持,生活起居的空間裡還是堆滿了物品,不過當下我也沒有很意外,畢竟從小到大我對於整理和收納就不是很擅長。

時光飛逝來到了去年2019年1月,Netflix相中近藤麻理惠的收納整理術,製播一系列到府指導民眾整理與收納的實境節目“Tidying Up with Marie Kondo”,讓麻里惠的整理術橫掃歐美,形成一股 “KonMari” 社會現象。一月剛好接近農曆新年,依慣例在過年前都會打掃家裡,看完了一季的節目後,想要好好將家裡整理一番的衝勁又湧上了心頭,上網搜尋關鍵字「收納」時,得知農曆年後的臺北國際書展有一場關於整理收納的講座─《走進陌生人的家》新書分享會,當下立刻邀好友一同前往。講座內容十分精彩,讓我的腦袋及心靈都滿載而歸,回到家後開始著手進行該書作者何安蒔老師教的整理術,以下分享我的實作經驗。

1. 先整理心,再整理空間: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整理收納方法,一定要花時間與自己對話,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現在想改變?」你手上是否有很多想完成的事情或閱讀的書籍,但一回到家看到桌上的雜亂,那種無助的煩躁感就立刻壓在心頭?心無法動彈,就沒有力量去動手整理,問問自己為何想改變,找出明確的原因。

2. 思考空間的定位:在整理前,要先思考空間的定位。首先先了解自己的需求,以我為例:扣除上班及睡眠的時間,每日可自由支配的時間所剩不多,所以我不希望花太多時間在尋找物品上,物品放對地方可以減少尋找的時間,所以要放在生活動線上讓自己可順手拿取或收納,另外如果物品被囤積,就會生灰塵,避免囤積物品,常常讓物品流動可防止灰塵堆積,就不用花費太多時間打掃,省下來的時間可用來完成自己規劃的事情。

3. 選擇整理方法:對於想要的空間有了明確的目標之後,開始選擇要採用的整理方法,因為平日白天要上班,只能利用下班後的晚上或是週末來整理,週末也可能有行程,無法整天待在家裡,所以我無法採用麻里惠的方式:將同類的物品全部集中起來放到一個地方,一件一件檢視是否怦然心動。我改採用何安蒔老師的作法:「分區整理」,何安蒔提到,一般人比較沒有時間一件一件拿起來感覺是否怦然心動,這樣要花上太多時間,只要這些物品沒有對你造成影響,並且東西的量是空間收納範圍內所允許的,分類並收納妥當即可,沒有一定要把他們丟掉,但如果那堆物品已對身心造成影響(例如一看到就覺得很煩躁),或是物品擺放位置影響到動線、收納空間明顯不夠等,就務必要選擇丟掉或收納,東西不一定要丟到剩下幾件或一定的比例,可以先從破損或不合現代潮流的開始丟。

內心有了目標及選擇要採用的方法之後,接下來開始規劃及執行:

1. 先決定要整理哪一區:以房間為例,我計畫先整理櫥櫃、書桌及抽屜這一區,接著是衣櫃,最後才是紀念品,分區整理的好處就是沒有一定的先後順序,要先整理櫥櫃或是衣櫃因人而異,只有一個例外,紀念品務必留到最後再整理,因為人們很難去割捨帶有回憶的物品,透過前面反覆整理的練習,慢慢能培養出準確判斷物品去留的能力。

2. 淘汰:我將物品分為三類「要、不要、猶豫」,我使用三秒鐘決定法,如果這項物品我無法在三秒鐘內判斷去留,就先丟入猶豫區,我個人非常建議一定要設立猶豫區,因為我在整理的時候發現,有些A區淘汰出來的東西會很適合放在B區,物品有時只是因為位置被擺錯而無法發揮功效,並不一定就是不好用。再者,透過不斷地整理及選擇,這過程會加速自己判斷物品去留的能力,最後當你再去檢視的時候,會很容易地確定是否丟掉那些讓你猶豫的物品。至於那些因為內心無法割捨卻永遠再也用不到的東西,記得跟他說聲謝謝,謝謝它,曾經陪伴你走過人生的旅程,謝謝它,完成了階段性的任務,藉著向物品道謝,我們完成了與它共同經歷的旅程,也將自己對它的感情畫下句點,進而展開新的開始。如果經過上述的方法還是有丟不掉的紀念性物品,也就別勉強自己了,找個地方展示他吧!收在櫃子深處也是挺可憐的。

麻理惠「留下令你心動的東西」的整理觀念,對於剛開始整理的新手來說,這個方法會很容易造成一些嚴重的後果,最後反而令開銷大增,根據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記者約斯曼(Karen Yossman)自己的親身經歷,她在某年春季整理衣櫃時,將不令人「心動」的保暖上衣、長褲和多件厚棉T扔掉,聖誕節到加州海邊度假時,約斯曼仍秉持斷捨離原則,一家三口出門時只帶了一個小型行李箱,當發現衣服不夠時只能手洗衣物,或是將衣物送洗,一共花了150英鎊(約5,789元台幣)洗衣費,她直言,「這一點都不令人心動。」剛開始時對於判斷物品的去留沒有那麼敏銳,所以很容易會因小失大。而何安蒔則認為不需要勉強遵守斷捨離,「有的人大掃除時一口氣丟掉許多物品,需要用時又後悔,買回來更多,從此不敢隨便丟棄東西,反而造成更嚴重的囤積。這些都是沒有計畫的整理所造成的結果。其實隨著生命歷程的變化,自然就會去尋找自己需要的空間,也就知道哪些東西該丟了。」

3. 分類:將不需要的物品淘汰之後,我把要留下來的依照「使用頻率」及「種類」分類,越常用到的要放在隨手可得的路線上,以「立即取用」為準則。把桌面收拾得很乾淨,但是要找東西時卻找不到、也想不起來放在哪裡,無法稱之為有效的整理。因此,在整理環境的同時,必須同步設想到,若是日後需要某樣東西時,能否在最短時間內「俐落地取出」所需物品。

4. 定位:將物品分類完之後,我在本子上規劃了一個「收納圖」,將可以收納的空間用筆在紙上畫成等比例縮小的格子,順便檢視還有哪些地方可以收納,對我而言「動線」很重要,考量到該項物品的「取用頻率」,再來決定應該收納在哪個位置,決定好之後就動筆將預設擺放的物品種類寫進格子中,這就成了你專屬的收納圖。我強烈建議一定要動筆寫下自己的想法,因為作筆記有助於整理問題,無論是利用圖像或文字,只要能將腦中的想法「具象化」,思緒就會變得更清晰,與問題相關的癥結點也能在紙上一目瞭然。

5. 收納:開始將物品按照收納圖所規劃的一一擺放,如有覺得路線不順的地方就隨時調整位置,確定好位置後,丈量收納空間的長寬高,再去添購適當大小的收納用品,千萬不要在開始整理前就買一大堆收納盒回來準備著,買了一堆不合用的收納用品,這些都會產生財務成本。麻里惠說:「與其在整理途中去買臨時應急的收納商品,倒不如在整理結束後,再慢慢地去尋找自己喜歡的款式。」因為遵循著「淘汰→分類→定位→收納」這四個步驟,這次整理我只花了196元,用來買四個49元的收納盒來放置我的書寫文具。

6. 資源流動:經過這次的整理之後,我清出了許多因為捨不得而未曾使用過的物品,我上網找到「iGood愛物資」的網站,透過物資捐贈媒合服務的平台,使閒置資源再次流動,正確地將物資分享給需要的人。

7. 反思及回饋:做好整理收納之後,務必再次確認自己是否能立即取出想要的物品,只要會有時間上的浪費,就可能不是理想的整理方式。並非每個整理術或收納法都適合自己,如同「淘汰→分類→定位→收納」的步驟一樣,從他人的經驗中「淘汰」不適合自己的方法(例如我無法徹底實行麻里惠的怦然心動,但我選擇用麻里惠向物品道謝的方式來跟紀念性物品道別),將適合自己的整理法「分類」作成筆記,並「定位」該方法適合用在什麼樣的空間,最後將這些經驗「收納」至自己的腦袋裡。資訊的整理是「吸收」知識,而非「保存」知識,每個人每天接收的資訊量雖然龐大,卻不全然是需要的資訊。為了不被氾濫的資訊淹沒,在接觸資訊的初期,必須有意識地篩選出必要的資訊,切勿吝於捨棄。

有人說世界上最可怕的浪費是浪費時間,我覺得這有因果關係,如果你浪費空間收納毫無意義的物品,讓自己生活在雜物中,你的思緒亂糟糟,內心當然也會感到無力,進而你就會浪費時間在無謂的事情上,因為你不知道自己該做、或能做些什麼。當你因為空間整理好而減少尋找或打掃的次數,省下來的時間就可以安排喜歡的事情來療癒自己,一次把心、時間、空間整理好,可以說是「以空間換取時間的療癒整理術」。

「整理」是面對自己想改變的決心,「收納」是針對自己真正需要的物品做取捨,配合生活的動線和需求,打造出屬於自己的整理收納方式。這世上沒有最好的整理法,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整理法,多閱讀、多實作,只有開始作了才知道適不適合自己。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