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 Pixabay & Pexels &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
跳到主要內容
:::
:::

淺談攝護腺癌

下載本文PDF檔
以下為純文字(完整版請見PDF)

淺談攝護腺癌

國軍花蓮總醫院家醫科  陳杰

慈濟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    

前言

攝護腺又稱前列腺(prostate);攝護腺癌好發年齡在50歲以上的西方男性,攝護腺癌是男性中常見的癌症之一[1];攝護腺在解剖學上主要分為4個區域,包括peripheral zone、transitional zone、central zone及anterior-fibromuscular stroma,65~75%的攝護腺癌發生在peripheral zone;而良性攝護腺肥大(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 BPH、又稱良性攝護腺增生)則大多發生於transitional zone[2];在美國每年有超過160,000個新病例被診斷出來,而有366,000人死於攝護腺癌。攝護腺癌早期通常不太會有臨床症狀,以至於診斷時通常都是癌症晚期,但攝護腺癌仍然是男性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三大原因[1]

 

Key words:prostate cancer, metastatic 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 neuroendocrine prostate cancer(NEPC).

 

臨床症狀及流行病學

    臨床上良性攝護腺增生常以下泌尿道症狀(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LUTS)來表現,這些症狀又分為排尿症狀(voiding symptoms)和儲尿症狀(storage symptoms)兩種類型;排尿症狀包括:排尿延遲、尿流細小無力、用力才能解尿、尿解不乾淨等;儲尿症狀則包括:頻尿、急尿,夜尿等;當懷疑攝護腺癌時,每半年應該做一次肛門指診的理學檢查,及檢驗血清PSA(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而攝護腺組織切片仍然是診斷的黃金標準,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攝護腺癌,則應提早自45歲起每年檢查一次。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臺灣國內男性攝護腺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近年來均呈逐年增加情形,近5年內國內,每年有超過一千位攝護腺癌新病例被診斷出來,2002年初次診斷為攝護腺惡性腫瘤者,已高達2,189人,佔全部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的3.43%,發生率的排名於男性癌症的第六位;而1995年當年度國人有371位男性因攝護腺癌死亡,1998年則有540人死亡,2002年死因為攝護腺腫瘤者也高達750人,死亡率的排名於男性癌症十大死因第七位,佔全部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2.18%。

    比較1998年~2002年的攝護腺癌患者,年齡標準化發生率增加幅度達15.52 %[3];近年來由於醫學診斷技術進步,絕大多數攝護腺癌為典型的腺泡狀線癌(acinar adenocarcinoma)表型,經由早期的診斷及各種有效的治療,攝護腺癌的五年存活率可達70%左右;但,有一種神經內分泌攝護腺癌(neuroendocrine prostate cancer, NEPC)非常惡性,比起攝護腺的腺泡狀腺癌更容易轉移,由於癌細胞生長緩慢,患者在臨床初期,診斷上幾乎無法辨識而經常被忽視,然而在治療後復發的前列癌當中,卻常常可以觀察到這一類癌細胞的存在。

    NEPC對荷爾蒙療法幾乎沒有反應,並與預後極差的去勢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或稱為hormone- 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的轉移性發展有關[4];目前對NEPC癌細胞轉移的遺傳驅動因子,和激活途徑了解甚少,使得對病人的治療受到部分限制,導致疾病的治療和預後不佳。

    攝護腺癌是男性全球前五大癌症發生機率中,第二常見的癌症;攝護腺癌因為在早期沒有太明顯的症狀,並且通常病程發展相當緩慢,可能需要透過主動篩檢以及監測,才能早期發現。

    根據GLOBOCAN 2018年的估計[5],2018年時全球報告了1,276,106例攝護腺癌新診斷病例,以開發中國家的罹病率更高;2018年國人的主要死因統計,仍是以癌症位居榜首,死於癌症的總死亡人數約為42,559人,佔全國所有死亡人數的28%[5],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183.5人,其中前列腺癌排在第七位,死亡人數1,096人,佔全部癌症死亡人數的2.6%,標準化死亡率則為每十萬男性人口中有6.4人[5];全球發病率的差異反映了診斷標準的差異[5-8]

    攝護腺癌在美國的發病率,和攝護腺癌死亡率與>65歲老年男性、與年齡因素高度相關,也是美國男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大約65%的攝護腺癌在診斷時屬於臨床癌症的晚期,且大約只有1/2患者在手術時是僅侷限於攝護腺;因此將近2/3的攝護腺癌,在第一次轉移時已經擴散到攝護腺以外的組織。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最近10年來國人攝護腺癌的發生率從男性十大癌症之第9名上升到第6名(粗發生率17.58/100,000人),死亡率也從男性癌病死因之第12名上升到第7名(死亡率6.06/100,000人),均明顯呈現逐年增加之情形;每5年發生率約增加2~3倍;目前標準化發生率佔所有癌症第五位,死亡率則為第七位;2017年時美國約有160,000名男性被診斷為攝護腺癌,當時國內已經有330萬攝護腺癌患者仍在治療當中;與白人男性相比,非裔美國男性的發病率最高,攝護腺癌的侵襲性更強;目前尚未有高度有效的,關於如何預防攝護腺癌的證據被提出。

    攝護腺癌的一個顯著特徵是它與老化也密切相關;事實上衰老是前列腺癌唯一最重要的風險因素,儘管稱之為攝護腺上皮內瘤(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PIN)的癌前病變,亦可以在20多歲的男性中被發現,並且在50多歲的男性中相當常見[9],但臨床上可明顯檢測到的攝護腺癌通常要到60~70歲。

    此外癌前病變的發生率(據統計約1/3男性曾有攝護腺PIN)明顯高於攝護腺癌的發生率(約佔1/9的男性),因此與非惡性癌前病變相關的形態學變化,相當常見並且發生在生命較早期(40~50歲),但由於年紀老化(60~70歲)因素,老年男性人口進展到侵襲性癌症,在一般人群中發生的機會相對較少,類似於身體其他部位,產生的惡性上皮癌發生率一樣並不常見,而飲食和環境因素被認為在攝護腺癌發生率中有著關鍵的作用[10]

    然而最近的證據,比較亞洲男性與美國男性的癌前病變的相對發生率,是否確實存在差異,提出了質疑(Miller 2000);種族或飲食的影響可以從移民當中看出來,非洲裔美國人的發病率大約是中國上海男性發病率的60倍,雖然這種差異部分是受到診斷率提升、和篩檢普及化的影響;而1990年~1992年非裔美國人的死亡率,比香港的死亡率高了12倍;儘管存在這些差異,亞洲飲食的西化的地區的死亡率增長速度,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快;此外觀察亞裔移民與美國人生活方式相關的環境影響,作為攝護腺癌的發生機率,提供了有力的證據,而日裔美國人的發病率是居住在日本的日本人的43倍,數據顯示出移民的飲食習慣提高了風險模式[11]

 

 攝護腺特異性抗原臨床上的應用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簡稱PSA, 攝護腺特異性抗原),是一種僅由攝護腺上皮細胞分泌的絲氨酸蛋白?;正常攝護腺、良性攝護腺增生及攝護腺癌組織,皆會分泌PSA,因此單獨使用PSA是無法明確判別是BPH或攝護腺癌,根據美國癌症協會在2018年提出的攝護腺癌指引,正常健康男性血液中的血清攝護腺特定抗原數值小於4 ng/ml,若患者的血清攝護腺特異性抗原大於10 ng/ml,則有超過50%的機率患有攝護腺癌,30%~50%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PSA濃度升高,具體取決於前列腺的大小和阻塞程度,以及25%~ 92%的前列腺癌患者的PSA濃度增加,具體取決於腫瘤體積;血清PSA的測量是可用於監測前列腺癌進展和治療反應的最敏感標誌物,但其對前列腺癌早期檢測和分期的價值尚不清楚,美國FDA已同意對於50歲以上男性每年應用PSA結合肛門指診檢查,有助於早期診斷攝護腺癌,因此PSA已廣泛運用於各項健康檢查中,PSA雖然改善了攝護腺癌的偵測率,但其敏感性(sensitivity)和特異性(specificity)仍不足以成為篩檢攝護腺癌的工具,僅當作癌症患者化療或術後追蹤的參考指標[12]

    雖然攝護腺癌很常見,但許多攝護腺癌病程的症狀不顯著和不佳的篩檢及早發現,可能使攝護腺癌發現時已經骨轉移,威脅治療預後,仍然是男性中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造成攝護腺癌的原因迄今未知;男性的致病危險因子包括了年齡、遺傳、種族、節食、生活習慣、藥物等其中較為明確;攝護腺癌之相關危險因子為年齡及家族病史[13],其他相關危險因子如:種族、吸菸習慣、身體活動、脂肪攝取、蔬菜及水果攝取、鎘曝露、農耕及農業化學品曝露、性行為及BRCA1/BRCA2基因等之研究尚未有一致性的結果[9];攝護腺癌在45歲以下是少見的,危險性隨著年齡而增加,而平均被檢測出來的年齡是70歲上下;不過許多人終其一生不知道自己有攝護腺癌,一項對中國、德國、以色列、牙買加、瑞典以及烏干達的其他死因男性進行屍體解剖研究發現,50歲以上男性中30%攝護腺內存在癌細胞,而70歲以上者比率甚至高達80%[14];有研究顯示一般空氣汙染或是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會增加攝護腺癌的風險,但是糖尿病用藥metformin會降低攝護腺癌發生機會,因此糖尿病是否會增加攝護腺癌的發生率目前沒有定論。

 

癌症分級(Gleason grading system)

    自從2011年以來,攝護腺在癌症臨床症狀診斷方面,取得了有意義的進步,和增加治療選擇,使得去勢抗性的攝護腺癌,也有第一線治療(去勢)失敗之後的治療選擇,如:免疫療法、放射物質治療。傳統上將診斷分為低、中級和基於Gleason score總和的高風險等級,PSA數值和臨床Gleason grading system分期為攝護腺癌分級中,最常使用的分級系統,此系統是將腫瘤切片置於顯微鏡下,依據細胞分化的成熟度,將其分成1~5級,分化最成熟的為1級,分化最不成熟的則為5級,而此系統從攝護腺癌組織切片中,取前兩大面積者的級數相加而成Gleason score:總分從2~10分;Gleason score在7以上的病人預後明顯比Gleason score在6以下的病人來得差[15]

    攝護腺癌屬於在初期,很少有明顯症狀的一種癌症,多半都是在腫瘤已經很大且壓迫到膀胱或尿道時,才會出現頻尿、解尿困難、排尿時有疼痛及燒灼感,甚至血尿等;不過由於良性攝護腺肥大也會有類似的症狀,所以有時也很難以這些症狀來判斷是否罹患攝護腺癌,當攝護腺癌發生遠端轉移的時候,最常轉移到骨骼,此時多半會引起骨頭疼痛,或壓迫神經引起神經痛的症狀,嚴重的話還會有病理性骨折情形。

    由於攝護腺癌症狀的差異性,更多的診斷系統不斷被發展出來,像是2014年歐洲共識會議修訂版,病理分級為五級,這個新的grade分級標準,主要是它通過Gleason score重新制定切片的診斷,例如:量表為切片Gleason score:3 + 3診斷為grade 1,其次更精確地匹配通過區分Gleason score:3 + 4判斷腫瘤為grade 2,和Gleason score:4 + 3(grade 3)和Gleason score:4 + 4,3 + 5和5 + 3 (grade 4),Gleason score:4 + 5,5 + 4和5 + 5(5級)[16]

    攝護腺癌的鑑別診斷和症狀,透過風險分級(grade)的改進,變得越來越精確,以及生物指標(PSA)的進展,現在有多種針對診斷患者攝護腺癌的生物指標,例如:結合型PSA,與α1-Antichymotrypsin(PSA-ACT)及α2-Macroglobulin等抗蛋白?形成複合體的生物指標可供監控,準確度已經大大提升,尤其是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低於10 ng/mL且Gleason評分為3 + 3的初期腫瘤患者;在治療方面,傳統手術、放射線治療仍是局部攝護腺癌的主要治療方法,但副作用像是:泌尿系統症狀和性功能障礙等,可能會影響生活品質。

 

前列腺癌預防與治療:

    文獻有提及三種膳食抗氧化劑與降低患前列腺癌的風險有關:硒、維生素E和茄紅素,在硒和維生素E最初旨在解決其他腫瘤的不適,臨床試驗中觀察到了在一項研究中,皮膚癌復發風險增加的男性,被隨機分配到每天服用200微克的硒或安慰劑組,儘管對皮膚癌沒有影響,但接受硒的這一組中,攝護腺癌的發病率降低67%,但這些研究在這些物質的攝取並沒有達到統計上顯著的差異[17]

    轉移性癌症以化療作為初始治療,而現在出現標靶藥物與單獨的雄性素去勢療法相比,可以增加5年存活率,新型的注射藥物荷爾蒙去勢療法和標靶藥物,也已證明對轉移性攝護腺癌,比對傳統荷爾蒙療法有效,攝護腺10年死亡風險範圍從3%~18%,而接受傳統化療的男性,10年死亡率在33%或更高。

    對於某些基因遺傳的男性可能需要兩種治療方式合併治療,臨床診療指引建議同時使用ADT(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和接受放射線治療,尤其那些疾病預後不佳的患者;隨著輻射劑量的增加,臨床隨機試驗已經證實了對攝護腺腫瘤的好處(例如:接受ADT的患者,6個月腫瘤的控制、疾病進展與存活率等);以及中長期(24個月)ADT對於接受手術治療的男性,臨床隨機試驗結果亦支持輔以放射線治療,對局部病理組織切片腫瘤呈現陽性的好處;因此在輔助放射治療之前應該與患者討論治療的選擇性與益處。最近一項臨床試驗,患者進行隨機臨床試驗,加上ADT和放射治療對化療中的患者的手術後復發的影響,同時進行ADT和放射治療顯著降低單獨放射線治療轉移機率和死亡率。雄激素剝奪療法(ADT)仍是治療轉移性攝護腺癌的男性第一線治療方式,然而這種治療與毒性有關,除了生理不良反應(如:骨礦物質密度降低、代謝變化、性功能障礙、潮熱)、心臟病和認知功能障礙已經有被報導;而統合分析發現ADT與心血管死亡增加之間沒有聯繫,但臨床試驗數據的事後分析證實,心臟已有健康問題的患者可能存在發病率;一項統合分析報告了間歇性ADT與連續ADT相比,具有較佳的癌症存活率和生活品質,在治療休息期間恢復代謝上的變化,一些報告提到身體機能(例如:骨骼健康)或性功能有所改善[16-20,21]

    治療對ADT無反應的轉移性攝護腺癌,近日有免疫療法,Denosumab是一種作用於接受器的人的單株抗體核因子配體激活劑(NF-κB, B細胞中kappa輕鏈啟動者),促進破骨細胞形成和散佈;與Zoledronic acid相比,去勢復發性攝護腺癌的預防性治療癌症骨轉移denosumab(對NF-κB配體(RANK)具有親和力);延長癌細胞骨轉移時間3.6個月。

    另外放射性鐳223是一種α-粒子選擇性結合在骨轉移的癌細胞,和首次發生骨骼相關疾病的時間,與安慰劑組相比,延長總生存期中位數為5.8個月[19],放射性鐳223也改善了癌症患者整體的生活品質,多管齊下的治療方式和精準醫學(DNA基因突變(如:BRCA1、BRCA2)修復)可能是轉移性攝護腺癌未來的治療趨勢;最近研究顯示,區域淋巴結轉移的男性患者,可能除了ADT治療之外,還可以從放射性鐳的治療中受益[19];此外放射性鐳223局部治療可能適用於淋巴結陽性疾病,並且可能對於轉移灶數量有限的男性有效;根據研究雄性素受體變異的患者,可用於選擇更有效的治療方法(例如:docetaxel、enzalutamide、abiraterone acetate);另外ADT加Docetaxel和Estramustine組合與鐳223隨機臨床試驗,對比局部治療前單獨使用ADT(87%放療,6%前列腺切除術),可以降低癌細胞轉移組約29 %[20,21]

 

臨床鑑別診斷:良性攝護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 BPH)

    良性攝護腺肥大是指泌尿道周圍的前列腺體增生肥大壓迫尿道,會造成下泌尿道症候群,是50歲以上的男性常見的問題,也就是俗稱的良性攝護腺增生,下泌尿道症候群可分為刺激性(如:解尿急迫感、頻尿、夜間解尿次數增加);和阻塞性(如:解小便時需較多時間或較出力才能解出、尿柱變細、斷斷續續解尿、解完小便後仍有尿意)兩大類[14]

表一、國際攝護腺症狀評分表IPSS(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 ]

    隨著臺灣飲食習慣西化、生活方式改變,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受到攝護腺肥大的困擾;全世界泌尿專科醫師,共通使用的國際攝護腺症狀評分表(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 IPSS),用來評估任何攝護腺肥大或排尿障礙最常見的問卷;基本上有七個問題、一題5分,所以滿分(最嚴重)是35分;完全正常是0分;填完評量後把分數相加即可得總分:0-7分代表症狀輕微,8-19分代表中等程度症狀,20-35分代表嚴重症狀[18]

    七個問題又可分為二大類,第1、3、5、6題是有關「排空尿液」的功能,第2、4、7題是有關「儲存尿液」的功能,由此可了解病人主要是以排空、儲存、或兩者皆有哪一方面出問題? (表一)

 

結語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攝護腺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均呈逐漸增加現象,國家衛生研究院建議我國50歲以上男性,每年應接受例行肛門指診及PSA檢查,而若家族中有攝護腺癌患者,應從45歲便開始進行每年例行檢查;合併肛門指診(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 DRE)與攝護腺特定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檢查,是目前公認最佳早期偵測攝護腺癌的診斷工具,專家一致建議50歲以上男性每年應接受例行肛門指診;而對於治療後之攝護腺癌患者,建議前5年每半年追蹤一次PSA,若無異常則之後每年追蹤一次,其中任一項(PSA數值或肛門指診理學檢查)不正常時,都應考慮攝護腺切片檢查;前列腺癌的診斷與治療的進步,提高了基層醫師篩檢的意願,患者亦能透過癌篩,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參考文獻:

  1. Heidenreich A, Aus G, Bolla M, et al. EAU guidelines on prostate cancer. European urology 2008; 53(1): 68-80.
  2. Bashir, MN. Epidemiology of prostate cancer.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2015; 16(13): 5137-41.
  3. 吳俊賢、林嘉祥。預防攝護腺癌的實證醫學。台灣醫學 2015; 19(6): 614-8.
  4. Yamada Y, Beltran, H. Clinical and biological features of neuroendocrine prostate cancer. Current Oncology Reports 2021, 23(2): 1-10.
  5. Bray F, Ferlay J, Soerjomataram I, Siegel RL, Torre LA, Jemal A.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18; 68(6): 394-424.
  6. Kimura T, Egawa S. Epidemiology of prostate cancer in Asian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ology 2018; 25(6): 524-31.
  7. Rawla P. Epidemiology of prostate cancer. World journal of oncology 2019; 10(2): 63.
  8.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報告。最後瀏覽日:2021/07/30。取自: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269
  9. Brawley OW. Prostate cancer epidemiology in the United States. World journal of urology 2012; 30(2): 195-200.
  10. Pernar CH, Ebot EM, Wilson KM, Mucci LA. The epidemiology of prostate cancer. Cold Spring Harbor perspectives in medicine 2018; 8(12): a030361.
  11. Brawley OW. Trends in prostate cancer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Monographs 2012; (45): 152-6.
  12. Sartor O, de Bono JS. 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8; 378(7): 645-57.
  13. Ganesh B, Saoba SL, Sarade MN, Pinjari SV. Risk factors for prostate cancer: An hospital-based case-control study from Mumbai, India. Indian journal of urology: IJU: journal of the Urological Society of India 2011; 27(3): 345.
  14. Dotson SJ, Howard MD, Aung M, Keenan JA, Jolly PE. The Epidemiology of Prostate Cancer in Western Jamaica: Risk Factors,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Practices. West Indian Medical Journal 2016; 65(1): 60.
  15. Litwin MS, Tan HJ.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rostate cancer: a review. JAMA 2017; 317(24): 2532-42.
  16. 黃柏仁、邱逸淳。攝護腺癌早期診斷指引:摘譯2014年美國泌尿科醫學會評論。北市醫學雜誌 2015; 12(3): 1-8.
  17. 黃昭淵。攝護腺癌病人的生活建議。台灣醫學 2015; 19(6): 609-13.
  18. Giri VN, Knudsen KE, Kelly WK, et al. Role of genetic testing for inherited prostate cancer risk: Philadelphia Prostate Cancer Consensus Conference 2017.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18; 36(4): 414.
  19. Sartor O, Vogelzang NJ, Sweeney C, et al. Radium?223 safety, efficacy, and concurrent use with abiraterone or enzalutamide: first US experience from an expanded access program. The oncologist 2018; 23(2): 193.
  20. Heinlein CA, Chang C. Androgen receptor in prostate cancer. Endocrine reviews 2004; 25(2): 276-308.
  21. 張嘉哲、鍾立民。去勢療法抗性攝護腺癌近期治療指引與藥物介紹。臨床醫學月刊 2019; 84(3): 613-22.
 

最後更新:

回到最上